导 航
楼主: shevapippo

[公共交通] 厦门第二东通道工程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公告 跨海段采用公轨合建沉管隧道方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4-21 19:43:16 | 显示全部楼层
seewill 发表于 2016-4-21 11:39
http://www.fjhb.org/thread-283-1-1.html
看看厦门高崎机场的净空图。从枋钟路到刘五店建筑大桥完全不 ...

你对机场净空根本不了解,深圳平安大厦因为机场净空被砍掉60米,平安大厦离深圳机场超过二十公里,也不在深圳机场跑道方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4-21 19:45:03 | 显示全部楼层
平安大厦拟建高度调降至600米
2015-01-15 20:29:41来源: 财新网作者:林金冰 贺信责任编辑:贺信
2015年01月15日 20:29 来源于 财新网
原本计日可期的“中国第一高楼”盛誉,终与深圳市和平安国际金融中心无缘,航空安全和效率的考虑是关键原因
2010年11月28日,深圳,建设中的平安国际金融中心。 Daniel Berehulak/CFP 相关报道
平安易贷称其网上放贷实名制
平安信保与宜信业务员械斗 一死两伤
平安集团高层人事变动获批
中国平安H股拟定增计划募资368亿港元
平安万科推216套房玩众筹
   
  【财新网】(记者 林金冰
财新记者个人主页——在这里“遇见作者”林金冰林金冰
财新驻深圳记者

  贺信
财新记者个人主页——在这里“遇见作者”贺信贺信
财新传媒法治记者

)作为深圳市未来的新地标,平安国际金融中心(下称平安大厦)的高度会是问鼎“中国第一高楼”的667米,还是与广州塔平起平坐的600米?围绕这一问题,利益相关各方博弈长达四年,方有定论。

  财新记者日前获悉,平安大厦拟建海拔高度已从此前的667米调降至600米,因为667米的高度会对深圳地区空域的航行安全和航行效率造成负面影响。

  有民航系统的知情人士透露,平安大厦的“降高”方案在2014年下半年就已确定。这是民航系统、深圳宝安国际机场(下称深圳机场)与深圳市政府、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601318.SH/02318.HK,下称中国平安)等各方的协商结果。

  据财新记者多方了解,深圳市政府起初不愿接受民航等方面的“降高”意见。平安大厦建成后必属深圳新的标志性建筑,原本有望超越现已封顶的上海中心大厦,问鼎“中国第一高楼”,登上“世界第二高楼”宝座。然而,降高之后,破记录设想落空。即便是将视野缩至华南地区,600米的高度也只能是和广州塔平起平坐。

  无独有偶,作为广州的地标建筑,广州塔也曾“降高”,建议同样来自民航部门。有知情者透露,广州塔在规划前未有征询民航相关机构意见,超过600米的部分对航空器安全造成负面影响。广州塔后于2010年耗资上千万元进行拆降处理。

  与其事后拆降,不如中途改弦易撤。平安大厦降高,正是顺此逻辑。但是,这一决定来得并不容易,深圳市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中国平安以及民航系统、深圳机场等利益相关方,心中各有思量。最终,航空安全因素在这场论战中占据上风。

  平安大厦降高原委

  2014年12月末,坐落于深圳市CBD黄金地段的平安大厦,实现核心筒结构封顶,建筑结构高度突破555米。建设方预计于2015年4月之前,完成大型塔吊拆除工作,之后进入外框楼板施工与塔冠安装的后期阶段。

  竣工日期渐行渐近的平安大厦,原本设计主体高度588米,加上避雷针等附属设施的总高度为660米,海拔高度达667.12米。

  两名独立信源透露,中国平安方面原先无意将平安大厦建至660米,但后来在深圳市政府的游说之下将设计高度调整至660米。中国平安方面对此保持低调态度,起初也不愿声张。

  早在2009年初,即有媒体报道“中国平安欲建中国第一高楼”,旋即,中国平安新闻发言人盛瑞生旋明确表态,予以否认。盛瑞生其时表示:平安大厦项目尚处规划阶段,但可以肯定的是,中国平安没有计划建设中国第一高楼。

  平安大厦拟建海拔高度从667米降至600米的故事,要从七年前说起。

  2007年11月,作为中国平安旗下骨干成员,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平安寿险)以16亿余元的的挂牌起始价,竞得位于福田区益田路与福华路交汇处的中心区一号地块,用于建设中国平安的总部大楼,项目计划总投资额高达95亿元。

  当时的土地使用合同约定:这一地块的土地用途为商业办公用地;计入容积率的总建筑面积在30.29万-37.86万平方米,其中,商业4.7万-5.9万平方米,办公、酒店25.59万-31.9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自用率须达60%以上,且这部分建筑面积在十年之内不得对外出售。

  两年过后的2009年8月29日,平安大厦正式动工兴建,从彼时至今日,都属深圳已建和在建的最高楼宇。

  又一年后,平安大厦和航行安全的矛盾,方才引起各方注意。来自空管系统的信源告诉财新记者:相关人士在与深圳机场高层谈及平安大厦高度时,意识到667米可能影响航行安全的潜在风险。而在此前,深圳市政府有关部门作相关审批之时,未曾意识到有此问题。自然而然,中国平安方面就按照667米的批复高度,着手设计建造。

  时至2010年8月,作为平安大厦的投资建设单位,平安寿险与深圳机场的运营管理商——深圳市机场股份有限公司(000089.SZ,下称深圳机场公司)正式接洽,希望办理平安大厦对航空通道影响的审核意见。

  有信源透露,深圳机场公司将此告知中国民用航空中南地区管理局(下称“中南局”),因事涉后者审批权限。中南局方面遂建议平安寿险委托专业机构展开航行研究,同时表示,之后将组织专家对此作出评估论证。


  航行安全效率考量

  2010年至2014年这四年间,平安大厦高度会否影响航行安全、有无必要调整一事,历经数次评估协调会、研讨会和审查会。诉求不一,相关各方迟迟未能达成共识。

  平安大厦位于深圳机场跑道的东南方向,二者直线距离在20公里开外。按中南局2011年的批复,深圳机场的净空保护区域,划定为深圳机场现有跑道及规划跑道中心线两侧各10公里、跑道端外20公里的区域。因此,平安大厦并不在深圳机场的净空保护区范围之内。

  从技术层面考究,前述空管信源分析:平安大厦虽然距离深圳机场跑道超过20公里,但不幸的是,正好位于深圳机场进离场航线下方。

  进离场属航空术语。所谓离场,是指飞机从滑跑起飞到离开跑道、加入航线,这一轨迹反过来即为进场。该名空管信源分析,平安大厦位于进离场航线下方意味着,深圳机场从东面进场的飞机由南向北进近时,将会受其影响。

  飞机在空中飞行时须受高度层限制。按现行民航空中交通管理规则,航路等待空域的飞行高度层配备,8400米以下的每隔300米为一个等待高度层。假如平安大厦真按667米的设计高度建成,900米的高度层将不能使用,飞机飞越平安大厦时需在967米以上。有航空专业人士分析,967米不属300米为单位计算的高度层,因此飞机在平安大厦上空的飞行高度只能是1200米,但这会带来飞机下降梯度过大的问题。

  “如果飞机要在1200米的高度上开始进场,这么短的距离、这么高的落差,将会导致飞机难以平缓下降,旅客会感觉不适。”该名航空专业人士分析,另一种情形,若是飞机离场,则要求飞机上升坡度加大,这就需要对飞机的单发性能即单引擎运行性能和超障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再退一步考虑,如果667米的方案定要执行,那么还有一个办法或许可行——改变深圳机场进离场航线。但前述空管系统信源认为此法不可操作。

  据其分析,如是为了绕过平安大厦,那么深圳机场朝东南方向起飞的飞机都不能左转,只能右转,这就需要重新设计航线。这样一来,这些飞机就会与从北面落地的飞机形成相向的冲突。

  该名空管系统信源分析,由于起飞航空器不能影响落地航空器的安全,因此,除非减少飞行量和飞行密度,否则航行安全无法保障。如此一来,深圳机场的航班、航线容量和机场运行效率,都会遭受严重影响。

  据财新记者多方了解,在历经多次评估协调会、研讨会和审查会之后,中南局于2014年3月发文批复:无论是从深圳机场抑或珠三角地区空管运行现状和未来发展的角度考虑,平安大厦海拔高度都应控制在600米以下。

  同年9月中旬,中南局向深圳市政府发函表态,用词坚决:无论是从保障航空安全、提高深圳机场运行效率的角度,还是从推动深圳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角度,平安大厦“高度控制在600米以下非常必要”。

  有知情人士分析,中南局作此表态的背景之一与深圳所处空域环境有关。当下,南珠三角空域涵盖范围内机场众多,空域环境复杂,空中交通流量繁忙,空域资源已经趋于饱和。

  此间,中国平安和深圳市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或公或私尝试与民航系统协商,但最终都无法改变民航系统的意见。

  综合多名知情人士分析,大致可将深圳机场与中南局视为同一阵营,中国平安与深圳市政府属另一阵营,前者对667米持反对意见,后者希望前者作出退让,因为一旦调降高度,中国平安可能因此承担较大经济损失,于深圳市政府而言,平安大厦也将无缘“中国第一高楼”“世界第二高楼”盛誉。

  前述民航系统知情人士透露,2014年下半年,有关方面即已确定平安大厦高度调降至600米。2015年1月15日,财新记者向中国平安发去问询,但未获正面回应。中国平安方面仅表示“不追求中国第一高楼”。


  城市天空冲突频发

  诚然,城市对高大建筑物的需求与日俱增有其现实原因,土地资源日益紧张是其中之一。但近年来,中国地方政府热衷于推动企业大手笔打造摩天高楼,颇有竞赛之势。

  一家民营房地产开发商高管向财新记者分析,驱动摩天高楼建设的动力颇多,其中一个明显动因,当属地方政府的政绩欲望与冲动。

  如果对上世纪80年代以来,广深两地的摩天大楼梳理一番,就不难发现地标建筑的竞争态势。

  1985年,160米的深圳国贸大厦竣工,享誉“中国第一高楼”。11年后,深圳地王大厦以384米的总高度登临榜首,成为当时的亚洲第一高楼。到1997年,广州后来居上,中信广场大楼高达391米。此后,广州西塔、深圳京基金融中心(现名京基100大厦)轮番刷新记录。不久前封顶的广州东塔建到530米。

  设若平安大厦执行667米的原计划,即可傲视632米的上海中心大厦和600米的广州塔,登上“中国第一高楼”宝座。深圳与上海这两大金融城,在高楼建筑方面也不无竞争意识。

  然而,拔地而起、冲天而建的高楼,也对航行安全和净空保护构成巨大挑战。享有“小蛮腰”称号的广州地标广州塔,就是其中一例。

  广州塔大致位于广州白云机场南侧,二者直线距离约有30公里。知情者透露,广州塔规划前未征询民航相关机构意见,结果,超高十米部分影响到由南向北进场的航空器安全,后耗资上千万元进行拆降处理。

  根据广州市审计局公布的数据:2009年5月,广州塔项目完成614.2米的海拔高度建设,次年3月,业主单位广州新电视塔建设有限公司按中南局函复要求,实施天线桅杆下降14.2米的工程。这一施工变更增加支出1600多万元。

  深圳机场的净空环境也是日益严峻。有接近深圳机场公司的知情人透露,2011年初,深圳机场公司展开针对深圳机场净空环境的两次净空普查,共发现257处超高建筑。因事态严重,深圳机场公司遂向深圳市政府报告相关情况。在后续处理中,当地一座电视信号发射塔被勒令拆降。

  过去十余年间,城市高楼因突破机场限高,而招致重新设计或拆降的案例,在北京通州区、福建晋江、四川绵阳和陕西延安等地均有发生。

  “从市民角度讲,城市发展快,我们脸上有光;但从机场保护角度讲,我们希望尊重规律。谁都只从自己的角度考虑,那么谁来保障公共安全诉求?”前述空管系统信源感慨,“中央军委、国务院、民航局和机场,谁都可以发一个文件,现在就缺乏一个地方政府和民航等有关机构公认的准则。”

  机场净空保护在全球各地都属难题,尤其是与城市建设发展生发矛盾之时。该名空管系统信源建议,身为行业政府的空域监管机构和地方政府应当达成共识,确认准则并令社会周知,减少日后可能出现的矛盾与摩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4-21 19:45:22 | 显示全部楼层
平安大厦位于深圳机场跑道的东南方向,二者直线距离在20公里开外。按中南局2011年的批复,深圳机场的净空保护区域,划定为深圳机场现有跑道及规划跑道中心线两侧各10公里、跑道端外20公里的区域。因此,平安大厦并不在深圳机场的净空保护区范围之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4-21 21:43:3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eewill 于 2016-4-21 21:46 编辑
太直 发表于 2016-4-21 19:45
平安大厦位于深圳机场跑道的东南方向,二者直线距离在20公里开外。按中南局2011年的批复,深圳机场的净空保 ...


你看过机场净空规范吗?
你拿个667大厦的极端例子出来是有多无聊,一个桥建60米高都撑死了。集美大桥设计桥高15~20。你倒是生一个667米高的大桥来给我看看,我至少还是看过规范的,虽然不是很了解,多少还是了解一点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4-21 22:15:51 | 显示全部楼层
seewill 发表于 2016-4-21 21:43
你看过机场净空规范吗?
你拿个667大厦的极端例子出来是有多无聊,一个桥建60米高都撑死了。集美大桥 ...

翔安大桥从一开始就设计为悬索桥或斜拉桥,从来不存在连续结构的设计,你把翔安大桥当集美大桥本来就大错特错,两者根本没有可比性,集美大桥设计通航能力仅仅三千吨级,而翔安大桥如果要建设的话设计通航能力至少在五万吨以上,这样的通航能力只能选择悬索桥或斜拉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4-21 22:29:0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eewill 于 2016-4-21 22:37 编辑
太直 发表于 2016-4-21 22:15
翔安大桥从一开始就设计为悬索桥或斜拉桥,从来不存在连续结构的设计,你把翔安大桥当集美大桥本来就大错 ...


水浏线以北的两公里海域岸线是可以牺牲的,理由前面我已经说了。如果牺牲这两公里岸线,就可以造像集美大桥一样的连续梁结构的桥梁。

退一步说,就算要保护这两公里岸线(完全没必要,做成海岸景观带更好),需要通行五万吨的集装箱轮船,那就建悬索桥吧,净空参照海沧大桥。海沧大桥在高崎机场的跑道延长线上,尚且不影响机场净空。这个翔安大桥在跑道延长线的平行线上,更不可能影响机场净空了,而且其本身也不在净空控制区内。

总结一下:
第一:连续梁结构的桥梁已经够用。
第二:退一步说,即使建造悬索桥也不会影响机场净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4-22 09:03:44 | 显示全部楼层
seewill 发表于 2016-4-21 22:29
水浏线以北的两公里海域岸线是可以牺牲的,理由前面我已经说了。如果牺牲这两公里岸线,就可以造像集美 ...

现在再跟你争论这个毫无意义,反正隧道已定,并不是我们小老百姓所能左右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4-22 12:15:0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eewill 于 2016-4-22 12:16 编辑
太直 发表于 2016-4-22 09:03
现在再跟你争论这个毫无意义,反正隧道已定,并不是我们小老百姓所能左右的。


争论不是我喜欢的,我跟你一样讨厌争论。
但是第二东通道的建设是关系厦门这个城市未来发展的一件大事。俗话说真理越辨越明,这个辨不是言字旁的辩,不是辩解的辩,是辨明事实的辨。
我们辨这个事,就是将错误的、不科学的排除的过程。如果辨有助于政府的科学决策,那么我觉得每个人都应该尽一份力,去辨,去发声。不能说政府决定了,“肉食者谋之,又何谏焉”,就不管了。第二东通道选择隧道方案,我虽然愚蠢,没什么知识,也看得出这不是个好的方案。既然连我这么愚蠢的人都能看出这个方案不科学,为什么还要选择这个方案呢。这个事情还没有立项前就还有再探讨的余地,明知道是错误的事就应该去制止,这才是一个公民应该有觉悟。
我们的能力有限,做不了什么事,也就只能在网上发发声,但是哪怕就是这么一点能做的事,我们也该去做,你说对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4-22 14:01:24 | 显示全部楼层
seewill 发表于 2016-4-22 12:15
争论不是我喜欢的,我跟你一样讨厌争论。
但是第二东通道的建设是关系厦门这个城市未来发展的一件大事 ...

政府的决策是经过相关专家反复考察比较筛选出来的结果,专家的论断比我们要科学一万倍,这是政府左右不了的,因为政府也不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4-22 14:13:5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太直 发表于 2016-4-22 14:01
政府的决策是经过相关专家反复考察比较筛选出来的结果,专家的论断比我们要科学一万倍,这是政府左右不了 ...

专家的论断?我怎么认为是领导的论断。
至少第二东通道一直说的是大桥,怎么最近就变成隧道了?至少的专家怎么跟之后的专家不一样了?
之前的专家科学决策,怎么之后的专家就不科学了?
这其中难道没有问题?
如果是科学决策的,就应该是现在是隧道方案之前也是隧道方案,前后一致,这才是科学。又怎么会之前是桥梁方案呢?难道之前的专家决策不科学,现在就科学了?怎么同样的专家变成前后矛盾了呢?只能解释成专家同一批,领导换人了,你说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4-22 14:28:12 | 显示全部楼层
seewill 发表于 2016-4-22 14:13
专家的论断?我怎么认为是领导的论断。
至少第二东通道一直说的是大桥,怎么最近就变成隧道了?至少的专 ...

当初政府说的也只是初步设想而已,还没经过专家论证,只有正式提出建设日程才会进行勘探论证综合评估等可行性综合研究,这是常识,你应该明白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4-30 11:41:2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seewill 发表于 2016-4-20 18:00
太直说要保护岸线资源,说港口是厦门的立市之本,为了翔安两公里的浅水岸线,要多投入可能几十上百亿修隧道 ...

第二东通道本来就是想用大桥的,可惜行不通了,那里有白海豚保护区,用沉管隧道应该是海上作业时间比较短的一种施工方式了,估计建大桥环评过不了。至于隧道跟大桥通行能力,海沧大桥是5.5万,海沧隧道是8.5万,并没有隧道比大桥差的说法。但过隧道确实没有大桥好啊,专家商议这么久决定建隧道必有其原因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4-30 12:41:3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helensharon 发表于 2016-4-30 11:41
第二东通道本来就是想用大桥的,可惜行不通了,那里有白海豚保护区,用沉管隧道应该是海上作业时间比较短 ...


海沧大桥现在可以走16万,虽然拥挤却有序。翔安隧道跑9万就要堵半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5-1 11:43:54 | 显示全部楼层
helensharon 发表于 2016-4-30 11:41
第二东通道本来就是想用大桥的,可惜行不通了,那里有白海豚保护区,用沉管隧道应该是海上作业时间比较短 ...

海沧大桥是八车道,翔安隧道是六车道,设计通行能力本就有差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5-2 00:32:1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太直 发表于 2016-5-1 11:43
海沧大桥是八车道,翔安隧道是六车道,设计通行能力本就有差别。

我说的是海沧隧道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

GMT+8, 2024-4-28 21:12 , Processed in 0.074671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