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科技大学校园二期项目将于2017年年初全面施工建设,完工后学校建筑面积将近70万平方米,一个现代、实用、环保的新校园将以崭新的姿态矗立在深圳特区的山水之间。
在南科大创建发展的征途中,空间是影响学校发展的先决条件。从深圳市民中心对面停车场内的一间地下室,到位于通新岭的筹建办公室,从深圳大学城的启动校区,到新校园首期工程以及即将开始的二期建设……南方科技大学从无到有,从借地办公、借地办学,到拥有独立的美丽校园,一路蜕变,一路收获。
每一次创建和等待,都是执着和坚持的硕果,都是理想和信念的胜利,也点滴凝聚成南科大独有的精神气质。
党和国家刚刚举行纪念长征80周年的系列活动,弘扬长征精神、走好新长征路是时代的召唤。我们的校园建设和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探索也是一场新的长征。回望历史,不忘初心,大学之路在我们脚下延伸。
南科大建设前的这片土地(2009年以前)
如今的南科大校园,九山一水,满眼翠绿,宁静而充满生机。而就在几年前,占地近2平方公里的这片土地还是典型的城中村模样:逼仄的握手楼,林立的厂房,熙来攘往的菜市场,还有村口的古榕树、供奉祖先的祠堂……
南科大校园建设征地拆迁,涉及南山福光、田寮、长源三个村庄,共搬迁企业700多家,搬迁人员5万多人。其中,福光、田寮两村整体搬迁。当年过古稀的老人们告别生活一辈子的村庄,当有着100多年历史的村庄从地图上消失,尽管不舍,但村民们懂得,他们曾经生活的土地上拔地而起的将是中国高教改革的希望。
拆迁前的福光村
福光村全景
古榕树,要几人才能合抱,每逢初一十五,就有人来烧香祭拜,祈求风调雨顺,家人平安
陆纛宫
带着浓郁生活气息的福光市场
建设中的南科大(2011至2013年)
2010年9月,在美丽的西丽湖畔、塘朗山下,南科大校园建设项目首期工程正式破土动工。2011年1月,历时3年的南科大拆迁安置工作全部结束,总计145万平方米的建筑被拆迁,为南科大校园建设扫清了战场。2013年7月,南科大校园建设首期工程32栋建筑主体工程及配套工程完成验收移交,全体师生员工从启动校区搬迁至新校园。
今天,我们有幸拿到了一期校园建设过程图,贴出来大家感受一下当年创建阶段的艰辛。
建设初期的行政楼,周围各栋楼也在同步建设中
建设中期的行政楼,周围各栋大楼已初具规模
完工的行政楼,不远处耸立的吊塔将助力一座新的大楼拔地而起
2012年,建设中的教师及专家公寓
建设中的书院,红色横幅上写着“奋战120天,确保6月30日完成校园建设任务”
建设中的食堂
学校正门口的桥,对面就是塘朗山
校园二期规划(2016到未来)
首期校园的建筑和设施大家都非常熟悉了,二期校园会给我们怎样的惊喜呢?看看下面这些规划,有没有让你眼前一亮?
1. 理学院
理学院结合科教中心建筑体量现状,顶层平台与接待中心连接,形成独特的智慧之门形态。总建筑面积约6.45万平米,地上面积5.49万平米,地下面积9606平米。
2. 商学院
商学院利用中庭空间以及建筑的逐层退让形成向上逐渐放大的空间,寓意开放的“升华之道”,丰富了空间效果的同时强化了空间的体验性。商学院总建筑面积约2.81万平米,地上2.14万平米,地下6683平米。
3. 公共教学楼
公共教学楼总建筑面积约1.6万平米,地上1.39万平米,地下2405平米。其内部空间以教学功能为主,安排了丰富的交流空间,将教师休息空间化零为整集中布置,形成供教师交流和休息的“教学会所”。
4. 南科大中心
南科大中心是师生交流的节点,体验各种公共空间,在体验当中学习,在学习之中潜移默化的体验人生,将“游”与“学”融合。在满足基础功能块设置的基础上,本设计尽可能多的提供为师生启发身心的公共空间。这些非正式的活动场所,激发了正式交流和可能性的产生。南科大中心包括餐饮中心、图书馆二期、综合服务楼,总建筑面积约2.57万平米,地上2.36万平米,地下2082平米。
5. 学术交流中心
学术交流中心建筑整体形态方面呈小体量群落状布局,顺应山势,空间和造型上都力图传承岭南传统园林的精髓,以现代的手法诠释岭南地域文化的内涵,建筑总面积约7125平米,地上5090平米,地下2035平米。
6. 人文社科中心
人文社科中心总建筑面积约6136平米,地处山谷,与山谷另一侧的学术交流中心遥相呼应,环境优美,设计师力图将建筑设计和山地景观相结合,形成建筑和景观相互交融的一个整体。
7. 工学院
工学院是学校西北角的标志性建筑,东南面是两座山丘,设计方案为两栋U形体量的教学楼,向内开放的庭院面对山体,有效利用景观。总建筑面积约11.50万平米,地上9.54万平米,地下1.96万平米。
8. 学生宿舍区
“山水之间,天街之上”是对南方科技大学学生宿舍区最好的形容。宿舍区建筑排布保留东西向山脉走势,依山而建,傍水而居,与环境自然结合。各栋宿舍之间又通过二层慢行系统——“天街”连接,形成全天候步行系统,是学生聚会、休息、交流的共享空间,成为多元化的空中载体,别有情趣。总建筑面积约12.45万平米,地上11.33万平米,地下1.12万平米。
天街设计图
我们在路上
创建南科大,是一座伟大城市的伟大尝试。这是一项具有开创性、艰巨性、复杂性的事业,正如万里长征一样,这同样是一次理想信念的伟大远征,一次检验真理的伟大远征,一次唤醒民众的伟大远征,一次开创新局的伟大远征。
作为中国高教改革的试验田,南科大从零开始,短短几年间跨过了一座座“雪山”一片片“草地”,实现了高起点进步、稳步发展,目前已初具规模,在招生改革、人才培养、师资引进、科学研究、国际合作等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截至今年10月中旬,学校已引进教师260人,其中90%有海外工作经验,包括院士14人,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34人,教育部“长江学者”12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3人,“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46人,深圳市“孔雀计划”147人。南科大全部校园建设,将在2018年梦想照进现实。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在建设南科大的这条长征路上,我们将继续一往无前。一天走不完长征路,但长征需要每一天。目前,国家大力推进的“双一流”建设、广东省高水平理工大学建设,以及深圳市大力发展高等教育的政策支持,为我们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为了实现“扎根中国大地,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为了服务深圳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建设和创新型国家建设,我们时刻在路上。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评分
-
3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