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查看: 29496|回复: 169

[经济资讯] 华为任正非谈中美贸易战及芯片研发:要将差距缩小到“能活下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7-1 21:16: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摩天圳 于 2018-7-4 17:28 编辑

搜狐科技7月4日消息,华为任正非近日一份在Fellow(公司级院士)及部分欧研所座谈会上的讲话曝光,对话中,华为任正非分析了中美贸易战,并表达了对芯片制造和中国制造2025的看法。

任正非分析中美双方贸易依存度大,不会强烈冲突,双方会走向相互妥协。而中美竞争关系也将持续。任正非强调:“我们只有承认先进,知道别人的强大,才知道尊重别人的创造。”他表示华为不会与美国高通等企业走向对立。

有提问指出是否会减少对美国进口部件,任正非指出今后依然会继续大量使用,但同时会加强基础研究的投资,“我们要将差距缩小到‘我们要能活下来’。”。任正非指出:“芯片急是急不来的,不光是工艺、装备、耗材问题,股市为了圈钱,夸大太多了。我们还是要踏踏实实,自知在云、人工智能上我们落后了许多,才不能泡沫式地追赶。在这些问题上,我们要有更高眼光的战略计划。”

以下是任正非讲话的节选:

与会人:想听听您对中美贸易战的看法。

任总:中美两国贸易依存度很大,不会强烈冲突的。而且中美第二次会谈前,中国成功与日本签订了十项协定,没人会想到中日之间会突然拥抱起来,那么谁知道中国和德国、法国、英国、非洲、亚太……会不会拥抱呢?如果各个国家都想获得自己的利益,加强与中国的贸易,那么大家不是有更多的机会了吗?中国最大的武器就是十三亿人民的消费。中国开放了金融,开放了制造业,降低与人们相关的日用品、奢侈品的关税,后面还有很多领域会制定路标一点点开放,容纳世界的“水”流进来。所以,我认为中美贸易战打不起来,应该会相互妥协。

美国在科技上是很强大的,它是个法治社会,对知识产权的保护非常完善,对人才的尊重,促使创新动力非常强大。CDMA无线技术始于40年代,在通讯领域应用研究,美国60年代就进入高潮,那时我还刚入大学。我们公司进入无线通讯研究才多少年呵,起步才仅仅十几年,我们只是努力把产品及工程做好了。5G的标准,是全人类共同努力奋斗的结果,更是全世界数十家公司、数万科学家和工程师、十数年的努力而推动的,华为只是其中比较努力的一个而已。后面的路还很长,也不知我们跟得上、跟不上。我们只有承认先进,知道别人的强大,才知道尊重别人的创造。即使我们真正领先,我们也会公平、无歧视许可别人,决不会用优势去敲诈社会,也不会敲诈别的国家、别的公司的。

我们今年还要买高通5000万套芯片,我们永远不会走向对立的,我们都是为人类在创造。我们与英特尔、博通、苹果、三星、微软、谷歌、高通……会永远是朋友的。

希望你们科学家领导更庞大的后继队伍,努力冲锋,像美国一样具有这么多先进要素和先进理论,让我们的黑土地更肥沃一些,也能做出先进的产品,服务人类社会,自己也能生存下来。

与会人:我们有没有计划,减轻对美国进口部件的担心?

任总:首先,要继续大量使用美国的部件,这是利用人类文明成果,美国也需要市场支持它的产业发展。我们是买家,只要善待供应商,会成为友好伙伴的。我们也要加强基础研究的投资,希望用于基础研究费用从每年总研发费用150-200亿美金中,划出更多的一块来,例如20%-30%,这样每年有30-40亿美金左右作为基础研究投入。

第二,我们希望大幅度增加对大学相关教授和世界标准组织的资助。全世界几百个标准组织和平台组织,我们可以多出一些会费,使世界组织得到更好的支持。华为公司赚钱的一个目的是希望造福人类社会,支持标准组织及平台组织也是造福人类社会。

我们支持大学教授去做后天的探索与研究。公司做基础研究的一万多人主要做明天的“know-how”,“know-how”这个东西是需要Fellow看清楚并理解外部科学家的思想理论,给引路的,让我们的专家、年轻人来做研究。研究是将金钱变成知识,开发是把知识变成金钱。你们做思想领袖、理论领袖,这样转换一下工作负担,让公司能够很好前进。

至于我们与美国之间的差距,估计未来20-30年,甚至50-60年还不能消除,美国领先世界的能力还很强。但是,我们要将差距缩小到“我们要能活下来”。以前这是最低纲领,现在这是我们的最高纲领。任何时候要保持头脑清醒,不要一点小成功,就小人得志。

我们过去把网络安全、隐私保护列入优先的项目来努力,以后我们要把网络安全、隐私保护列为公司的最高目标,确保用户的利益不受侵犯。可能产品成本会高一些,东西好也可以卖贵一点嘛。

与会人:基于我们所看到的新闻,无论中东事件还是中国制造2025计划,中国应该会加大在硅和半导体方面的投资。现在看到中国越来越多初创型小公司像雨后春笋一样冒出来,但在美国大企业的竞争力其实远远超过小企业。我想问问我们的策略,我们希望做些什么来更好的保护我们自己?使我们变得更放心,还是让我们不惧怕初创型企业的竞争。

任总:华为还是要踏踏实实继续做学问,过去的三十年,我们从几十人对准一个“城墙口”冲锋,到几百人、几千人、几万人到十八万人,都是对准同一个“城墙口”冲锋,攻打这个“城墙口”的“炮弹”已经增加到每年已经接近150亿到200亿美金,全世界很少有上市公司敢于像我们这样对同一个“城墙口”进行投入,要相信我们领导行业的能力。我们有的研究所已经在单点上突破,领先世界了,要继续在单点上的突破的基础上,在同方向上多点突破,并逐步横向拉通,在未来三、五年内,我们是有信心保持竞争力的。当然,我们也可能会产生一些困难,过一些苦日子,那时华为内部股票的价值可能会下跌,希望你们不要去兑现。只要我们踏踏实实在基础研究上前进,在一个比较窄的方向上突破,就有可能博弈。我们已经有近8万项专利获得授权,许多还是基本专利、核心专利,这对人类是一个贡献,当然对美国的信息社会也是一个贡献。高科技不是基本建设,砸钱就能成功,要从基础教育抓起,需要一个漫长的时间,我们公司也是急不得的。

与小公司比,我们没有他们灵活,他们是新生力量,有强大的动力与欲望。我们是领导者,领导者的责任,是要跑得最快,否则就被追上了。可惜现有的定律、标准都快到尽头了,发展已在曲线的饱和段,我们也跑不快了,心里也忧虑发愁。

芯片急是急不来的,不光是工艺、装备、耗材问题,股市为了圈钱,夸大太多了。我们还是要踏踏实实,自知在云、人工智能上我们落后了许多,才不能泡沫式地追赶。在这些问题上,我们要有更高眼光的战略计划。

Fellow是从作战队伍走过来的,希望你们能消化世界更先进的文明,转过来多仰望星空。世界风云多变幻,到我们理解的时候,已经不是科学了,只有你们才能理解未来是什么样。要敢于在假设上创新,在方向上创新,在思想、理论、技术、商业模式上创新。实行多路径、多梯次、多场景的进攻方式。敢于单点突破、横向拉通,逐步平台化。我们要敢于投入,向死而后生。

我们要站在后天看明天,也要从今天看未来,我们也要找到明天的技术曲线与商业需求曲线峰值的重合部,就是我们的战略机会,作为我们排炮攻击的“城墙口”。当然,这个“城墙口”也随时间与需求的变化而变化的。“炮火”的校正就是我们的战略规划的责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7-1 21:17: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摩天圳 于 2018-7-4 17:29 编辑

http://www.sohu.com/a/239231485_115565老爷子利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7-1 21:17: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摩天圳 于 2018-7-2 17:59 编辑

华为回应搬迁东莞传闻:深圳是核心不会搬迁 将加大总部投资力度
U
V
c
分享到: Evelyn Zhang • 2018-07-02 14:24:01 来源:前瞻网 E1661G0
华为公司将部分终端环节布局在深圳以外地区,引发“房价过高导致”等猜测。
1
今晨,多家媒体报道转载称,华为公司7月1日正式搬迁,将有2700人从深圳搬到东莞松山湖溪流坡村上班,并且还称其安排了40辆8吨货车,共60车次的“搬家货车”,以及约1500辆(其中大巴70辆)的通勤接驳车,到达仅需1小时。
华为相关人士表示,今年4月4日,深圳市人民政府和华为签署“扎根深圳,展望未来”合作协议,早已表明华为会留在深圳,不会搬迁。
根据协议,深圳市政府将持续深化营商环境改革,积极为华为公司经营发展提供优质的保障和服务。华为公司将加大在深圳的投资力度,将新技术、新业务在深圳实现产业化,建设国际化的总部。
据透露,华为松山湖基地建设已有一段时间,早已在深莞两地安排正常通勤用车,华为松山湖南方工厂早已在正常运转之中,均为正常业务布局。
今年4月,华为公司总裁任正非会后接受媒体采访时,对于外界传言的华为“外迁”,他直言这是不存在的事情,“深圳的营商环境总体已经很好了“,“我们从未想过要外迁,我们总部基地永远在深圳”。
华为业务遍及170多个国家和地区,早在十多年前,就开始在中国乃至全球各地设立各类分支机构或研究所,以更好地支撑公司全球化业务开展。


https://t.qianzhan.com/caijing/detail/180702-14f6da82.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7-1 21:28:54 | 显示全部楼层
弱弱的问一句,华为的研发投入会算进东莞的GDP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7-1 21:33:54 | 显示全部楼层
kimmy09 发表于 2018-7-1 21:28
弱弱的问一句,华为的研发投入会算进东莞的GDP吗?

在哪里研发就应该算在哪里。华为去意已决,不是深圳的企业了。应该把占用的地全部收回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7-1 21:47:19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7-1 21:56:4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总部不走就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7-1 21:59:49 | 显示全部楼层
亚洲第四城 发表于 2018-7-1 21:17
祝华为给东莞经济社会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

祝oppo给深圳总部经济社会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 too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7-1 22:03:18 | 显示全部楼层
但是华为的总部大楼永远都是在深圳那边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7-1 22:10:10 | 显示全部楼层
然后xjp改革开放40周年纪念日把东莞并入深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7-1 22:14:3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2020年深圳前海企业所得税优惠到期,北雄安接棒,华为跑到东莞交25%这是主要原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7-1 22:18:2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走就走吧,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培育更多科技企业才是王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7-1 22:25: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来就是原先定好的终端过去。有什么好惊讶的。总部依然在深圳。华为全球18万员工。去个两三千人大惊小怪。这些人之前大部分都是在天安云谷工作的那群。华为营收三大业务运营商业务、消费者业务、企业业务其中运营商业务占比近半。这部分一直都在深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7-1 22:30:05 | 显示全部楼层
华为未来发展方向是2000亿美元的世界级大企业,应该早点在惠州东莞广州等周边地区布局拿地!要不然日后更多的部门和人员只能流向武汉西安成都上海等地!松山湖模式是成功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7-1 22:32:3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标题党,被深黑们看到,又可以引用N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5-18 00:25 , Processed in 0.048730 second(s), 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