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查看: 12209|回复: 40

[古城影像] 天气晴朗,气温舒适,出门散步。西大街东大街沿线古建筑随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2-18 14:20: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dream134 于 2019-2-18 16:02 编辑

趁着天气好,气温好,心情好。出门拍拍照去,还是喜欢古建筑,于是就去西大街和东大街沿线溜达了。
其实也是洗完澡搓完背以后饿了,嘴馋了,想去市里吃小吃了,所以并没有从大西门开始逛起,而是从永华大街开始,因为那里有我最爱的勿忘我炒冰和炸串。如今的网红小吃勿忘我已经从小门脸搬到了南边双彩广场的大门面,档次上去了一点点啊,这到了今年夏天岂不是可以利用旁边的小广场摆更多的桌椅板凳,让更多的人品尝美味夜宵了,也省的我晚上十点多过来还没有位置


几个炸串下去饱是饱了,感觉少点东西,正好在双彩小区里卖涮豆皮的大爷出摊了。以前只是听说还真没吃过,今天正好到这了怎么也得尝尝。这豆皮小时候真是常吃,那时候自己嘴里索拉完了嫌味淡了,还要再去蘸料碗里涮一涮,这大家的口水就混合到一起了,后来由于卫生问题,也就不再见有人摆摊有人吃了。只有这个老大爷,只让你在蘸料里蘸一下,挨过嘴以后那就别想再蘸了,就这样坚持了十来年,到现在也成为了保定的一道出名街边美食。


吃饱喝足开始干活吧,走起来。显示走到了协生印书局旧楼,这个楼也是多次易主,在我印象中曾经干过西餐,保定最早的卖披萨、意大利面的一批餐厅。后来是老街坊,现在成了时下最火的整容整形。外观还保留着,也算是“保护”起来了吧。


从东往西拍摄西大街,西大街一直是我心中最大的遗憾,去过很多古街古镇,真的绝大部分都没有西大街的规模、气势和底蕴,但是也都保护开发起来,再看看现在的西大街。。。心痛啊。


万宝堂,老字号药店,当年李鸿章提名的牌匾,以及两侧的“杏林”“橘井”还“留存”。


往前走没几步就到了稻香村,虽是古楼老字号,但是店内装饰还是跟得上形势的,客人也是络绎不绝。为我们的保稻骄傲。


马路对面是人民照相馆,不知道是不是老店,只知道东大街以前就是照相馆的聚集地,看这名字看这楼和内部装修,也挺像老店的。也请了解的老师讲解一下。


西大街与商场街交口,直隶大剧院后身的牌楼,看着挺精美的,就是这煞风景的广告牌遮住了这建筑的所有风采,哎,不说了


秀水街的新牌坊看着还是那么回事儿吧。说到秀水胡同这也有个两家互相占道,然后有人出来说“让他三尺又何妨”,然后两家互相各退三尺的这种民间故事。听起来很耳熟啊,感觉到了各个景点都有类似的故事。


往北走就进入了城隍庙街,往北望去这条街已经被装裱店、画廊以及夜店KTV占领了,这也真是大俗和大雅共存啊。


再往前面就到了地标性建筑万星楼和万星楼牌坊了,懂的同志就可以去面壁思过了。


城隍庙街走到头那自然就是城隍庙了,现在还在维修,整个区域围起来,只能从外面看到大殿,但愿尽早恢复原貌,向我们开放参观啊,也为老城区规划开发打个样。


有意思的是古城宾馆的大理石牌子还留了下来,古城宾馆已经被移除了,居然还留了一个牌子。不过换个角度想,古城宾馆也是城隍庙历史中的一部分,留下点痕迹让后人记得这段历史也是很好的。


城隍庙西侧就是清真北寺,也顺道去看了一眼。不知道这是不是市区保存最好的清真寺了,我记得东寺和女寺已经残破不堪了。


说真的,我还是第一次走进清真寺内部参观,也不知道允许不允许,进来的时候还挺忐忑的,不过也没人管我,主要是没人,顺手拍了个照片。


城隍庙的东侧就是元宵王,本想着元宵节将至,买一点回去,结果一看这排队架势,还是算了吧,拍了个照片就撤吧,老字号的魅力啊。


兜兜转转,钻进了紫河套小区,也不知道这条道是不是以前紫河套的位置了,紫河套这个名字和他承载的寓意可能也就只有这些楼牌号上面还有所留存吧。以前的旧货杂铺和文玩店也都变成矮矮的,不新不旧的小楼房了。紫河套名字的来历但愿还能一直流传下去。


往前走就到了今天的重头戏大慈阁了,别看我从小生活在保定,也喜欢保定历史和古建,但今天是我第一次进入到大慈阁内部,尽管路过过无数次。先拍一张后门的关帝庙,据说是少有的坐南朝北的倒座关帝庙。


绕到正面,记得以前大慈阁香火很盛,我还跟着家里人来这里烧香(并没有进去),门前的广场上一堆堆的烧香山的大师和信众。那时候烧香山这种新奇玩意很是吸引了我。虽然现在的广场干净整洁,但是想想以后看不到那种香火旺盛的场面也是有点遗憾的。


大慈阁的山门,上写真觉禅寺,门口有个算命的,很喜欢逗弄来往小孩,可能也是在寻找有缘人吧。


进入寺内首先看到的是一个“鼎”,知识匮乏,实在不知道这个东西在寺庙内叫什么,香炉?水缸?


旁边是信众捐赠的大钟


往中间走是寺内天王殿


穿过天王殿就到了大慈阁眼前,从下往上看真是没想到的雄伟,本以为百米高楼比比皆是的今天,我不会被一个百年前的建筑所惊叹,但是当我站在他脚下看他是,还是被大慈阁的气势所折服,“市阁凌霄”所言非虚。


登上大慈阁看远处,杂乱的裕华路,北国等建筑反而影响了景致,不如从下往上看的精彩。但是可以看到寺内的钟鼓楼,晨钟暮鼓。


大慈阁殿内原来还有精美的壁画,按理说大慈阁现在的保护和修缮程度应该在市内是数一数二的,但是这壁画却保存成这个样子,再过几十年可能就全部消失了,真的让人痛心。


院内还有几处碑文,分别是民国时期,道光、顺治时期重修大慈阁的碑记。但是还有一处石碑已经完全无法辨认上面的文字,也不知道有没有相应的文字记载,如果得不到重视,后人都将无法知道这一段历史了。


大慈阁最后面就是倒座关帝庙的正殿了,不是很了解关二爷和佛教是如何挂上钩的,也希望有行家能给讲解一下。


大慈阁院内还有一些石雕和奇石散件,看起来也挺有意思的。





继续往东走,就扎进了中华小区,先是得去何家烧饼打个卡,每次路过都得买几个烧饼回家当早饭。排我前面的大哥把带馅的烧饼全给包圆了。。。我只能来五个麻酱味的了。。。



往北走,没几步就到了福兴里7号院,看院子保存的还可以,里面有人居住。


绕到一边拍摄一下正门,看着葡萄架,老院子夏天爬满葡萄,在下面喝酒喝茶也挺美的。


附近还有幸福里街10号院,这个看起来就稍显破败了


院门开着,走进去,发现住的人还是挺多的,有人在打麻将,有人在看电视,充满生活气息,但是却也为这院子的保护担忧啊。


隔壁就是撒珠胡同8号院,这个看起来就更是现状好一些,配上红春联,还挺喜庆的


往回走再回到穿行楼街,从北往南再拍大慈阁,夕阳下。说起穿行楼,真的是感慨啊,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复建穿行楼,这几年民间一直有这个呼声,但愿可以成真啊,到时候让“横翠朝晖”能给回归保定。


走到北大街,向北望去,还有一些依稀的感觉,可能主要是东侧的彭园保存的还比较完好,保留了一些老味道。


彭园的正门,来得晚了,并没有能够进入,如今是古玩市场,里面还有一些老物件的收集和神道碑等古物。


一直神秘不对外开放的北大街55号院,虽然重修,但是好歹留下了些东西,也算是为了保护古迹做了贡献。你不让我看就不让看吧,你把这宝贝都保护好了,我也是十分感谢您了。


现在55号院有一部分是根雕艺术馆,所以门口的几个根雕也看着不错。


和北大街55号院100米之隔的琅瑚街80号院就是另一副光景了,看这样子年久失修,墙体已经裂缝,勉强用铁皮固定,门前堆满了垃圾。


不过说实在的这真是几处古民居里最有味道最有腔调的一处了,可能没有经过翻新,反而更招人喜欢。有点没看够有绕路进入中华小区,打算从后面侧面欣赏一下这个院子,果然是没有辜负我,从侧面看到了这个院子的内院和主屋,可以看出内部建筑也是很精美的。就看什么时候可以修复一下,开放参观。并且整个院子面积不小呢,估计有50*80的样子。


本来已经打算往回走了,骑着单车沿着石柱街往回走的时候,往南随便看了一眼,貌似看到了什么古建筑,赶紧掉头过去,果然是他,枣儿胡同31号院,差点就错过了,现在是折扇艺术馆,看起来保存的也不错。


最后路过了老急救中心,现在被中心医院收编以后,新急救中心搬到了北院。老楼就成为了中心医院的学生公寓,这也是算保定的一段历史了,拍照记录一下。


大概三个小时,溜溜达达,挺有意思的,记录了一些东西。保定整体的文物古迹那真是海了,而且也相对集中,如果真的**有魄力能规划改造一下,发展一下旅游业,保定不会比那些古城差的。这次主要是东西大街沿线。裕华路沿线的,和裕华路往南的文物古迹留在以后有时间再去探访吧。

谢谢各位的耐心和观看。有什么见解,什么想补充的内容特别欢迎提出来,我很喜欢保定的历史和故事,也希望您可以告诉我更多。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评分

6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2-18 14:49:49 | 显示全部楼层
每一张照片都是古城最美好的记忆,,这么好的古建和文化,何时才能在保定复兴?期待。。。{37.那张照片是俩位人擦到了吗?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2-18 14:57:3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图!!!!没见过这场景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2-18 16:03:49 | 显示全部楼层
趣言适意 发表于 2019-2-18 14:49
每一张照片都是古城最美好的记忆,,这么好的古建和文化,何时才能在保定复兴?期待。。。{37.那张照片是俩 ...

你不提我都忘了说了,这个挺逗的,我正拍照呢,有三个醉汉相互搀扶着走过镜头,然后一起摔倒,三个哥们哈哈大笑,我在一旁也乐得偷拍一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2-18 18:28:36 | 显示全部楼层
       仔细观赏了每一张照片,唤起许多以往的记忆。那个人民照相馆的门面与五六十年代的原貌差别就很大,此照相馆在保定颇为知名,以前记得叫鼎章照相馆,六十年代改名。
       保定丰厚的历史文化浸含在这些古建及民居中,若得不到很好的保护,保定的历史将丧失展示的平台。实际上,这些文物古迹及民居保护得并不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2-18 18:37:38 | 显示全部楼层
图文并茂,好图好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2-18 19:00:08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前些日子晚上去绿萝湾吃饭,在西大街逛了逛,觉得成现在这样挺可惜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2-18 22:52:17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建筑不少,这么好的一条街应该好好保护修缮,广告牌子全部取缔,还有那个牌坊上面全是广告牌,这个没人管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2-18 23:30:1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家东大街沿街房子就是清末古建筑,想转让,有意者可联系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2-19 09:16:1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爱石门 发表于 2019-2-18 22:52
好建筑不少,这么好的一条街应该好好保护修缮,广告牌子全部取缔,还有那个牌坊上面全是广告牌,这个没人管 ...

估计只有收钱的时候有人管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2-19 09:19:0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suzhy36 发表于 2019-2-18 18:28
仔细观赏了每一张照片,唤起许多以往的记忆。那个人民照相馆的门面与五六十年代的原貌差别就很大, ...

谢谢老师的解释。这种老国营风格的照相馆也不知道还有多少客人,不知道还能存活多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2-19 10:36:11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拍的尤其写的相当不错。宗教建筑的共生现象在中国并不鲜见,通常是佛教建筑中给道教建筑留一席之地,这种现象在乡间宗教建筑中更多见一些。佛教本来就是包容的,所谓大肚能容,开口常笑,当然可能也有其本身为外来宗教的原因。虽然是无神论者,但确实觉得佛教是很伟大的,它给了中国人一个更广阔的视野和胸怀,看看别的大的宗教间的流血冲突,就知道中国接受佛教是多么幸运的事情了。印度文化对中国的影响远大于中国文化对印度的影响,当然玄奘对重建印度历史是有很大贡献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2-19 10:41:35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清真寺管理人员都是很通情达理的,只是咱们汉族人觉得伊斯兰教有点神秘因而敬而远之而已。某种程度上回族人才更多是老保定文化的代表,就像满族人才更多代表北京文化一样,起码人家在保定已经有四五百年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2-19 11:31:28 | 显示全部楼层
清清河水清水塘 发表于 2019-2-19 10:36
楼主拍的尤其写的相当不错。宗教建筑的共生现象在中国并不鲜见,通常是佛教建筑中给道教建筑留一席之地,这 ...

您回答的真好,的确是佛教是最包容最平和的宗教。其实之前我还在疑惑,玉皇大帝和如来佛祖什么关系,观世音菩萨到底是在哪里上班?感觉在天庭的时候比在如来那里时间还多。佛道不分家和融合也是中国的特有文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2-19 11:33:38 | 显示全部楼层
清清河水清水塘 发表于 2019-2-19 10:41
其实清真寺管理人员都是很通情达理的,只是咱们汉族人觉得伊斯兰教有点神秘因而敬而远之而已。某种程度上回 ...

对,尤其是保定,回族确实是很多文化的代表,饮食为例,罩饼、白云章包子、卤煮鸡等等。而且老城区,老保定里回民商店和居民还是非常多的。他们代表了伊斯兰的同时,也代表了我们保定的一种传承。下次我就大大方方的进去,甚至和里面的人如果有机会聊聊学习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7-20 11:28 , Processed in 0.035729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