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经过广泛征集、市民投票和专家评审,恩宁路微改造二期征名揭晓,“西关里”力压“粤韵坊”“恩宁苑”“逢春里”等提名,成为评委们最“心水”的案名。今年的**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快城市更新改造,推动151个老旧小区微改造、10个旧村改造、50个旧厂改造项目。恩宁路微改造二期作为重点项目写入**工作报告,其骑楼部分的改造将在9月底前完工。
在恩宁路微改造二期的征名活动中,与“西关”相关的提名出现频率也非常高。 自去年底公开征集案名以来,收到公众提名约550个,其中有20多位提出“西关里”,最终由最早提交、完整诠释案名的何先生提名入选。 含有“西关”二字的案名更达到100多个,如“西关印巷”“西关坊”等。在市民投票环节,“西关里”与“广州里”“粤韵坊”以绝对优势名前三甲。 为提升征名的专业性和全面性,活动组委会邀请由城市更新专家、城市规划专家、语言文学专家、媒体记者组成的评审团,对十强案名进行打分。 “西关有‘最广州’的特色,‘关’是做生意的地方,寓意生意兴隆,对整个项目来说有着不错的意头。”中山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系教授李郇说,“里”和“坊”是一个系列,西关里可以和永庆坊组成系列,比较容易接受。 华南理工大学城市规划系主任、教授王世福表示,“西关”表达出区位的地名乡愁,也传递出明确的文化特征;与一期“永庆坊”形成较好的前后连续效应。 此外,“粤韵坊”“逢春里”等案名也受到不少评委们的青睐。 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黄天骥认为:八和会馆曾在恩宁路,用“粤韵坊”一名是合适的,比较有诗意。 “逢春里”寓意吉祥。但他也认可“西关里”案名,要求恩宁路二期项目“能代表整个西关”。 不过,也有评委持反对意见,如“粤韵坊”过于突出粤剧味道,“逢春里”缺乏历史底蕴等。 最终,“西关里”最受青睐,综合得分排在第一。其命名承载乡愁,又面向未来,内涵诠释为“永远的西关,世界的广州”,打动了许多市民和评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