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查看: 3681|回复: 5

[通州新城] 不止建设重点功能区,副中心路网和城市管理也在全面升级改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9-28 09:40: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idavailable 于 2020-9-28 09:41 编辑

慢行系统建设项目-精简护栏自行车道改造

按照市委、市ZF要求,结合通州区2019年已确定的交通建设项目,区城市管理委经过认真梳理、多轮方案筛选、现场调研,初步拟定对区内25条城市道路进行慢行系统的的升级改造。主要针对现况道路机非混行、路权不明确、公交车进出站干扰、超宽行人过街、盲道设置不规范等慢行系统不足,通过设计改善上述道路,实现市委、市ZF既定的工作目标,并形成样板工程,在通州区起到引领示范作用。
整体项目位于北京市通州区,共6个片区内的25条路,6个片区分别为梨园北区片区、梨园南区片区、京洲片区、会议中心片区、东六环片区、物资学院片区
对城市副中心155平方公里范围内25条道路,总长30公里,进行优化,增设机非绿化隔离带“拆烂增绿”,对步道通行环境进行提升。保障原断面机动车通行能力、自行车路权和近期机动车通行能力,全面精简硬质隔离护栏为基础进行局部断面改造。道路改造主要在车行范围内进行改造,维持原机动车道数不变,机动车道外侧设置1.5米绿化隔离带,自行车道宽2.5米。同时将树池联通分隔自行车与行人。

区级疏堵工程建设项目——通州区重点路口交通组织优化提升项目

项目名称:区级疏堵工程建设项目——通州区重点路口交通组织优化提升项目。
建设时间:2020年
年度目标:具备通车条件
项目概况:
随着城市副中心建设速度的加快以及2018年底市ZF东迁,通州区人口数量及以及机动车保有量逐年剧增,目前通州区的路网还处于区级水平不能满足城市副中心的出行需要,交通拥堵情况日益严重。为充分发挥交通基础设施功能,保障交通安全及畅通,缓解日益突出的交通拥堵问题,完善智能交通系统,提高交通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我委依据区ZF专题会精神(北京市通州区人民ZF专题会议纪要第68期)以及2019年通州区交通综合治理行动计划(通政办发2019[12])组织实施通州区重点路口交通组织优化提升项目。
本项目采取路幅改造及路口渠化增设进出口车道、新建安全岛、重新施设交通标志标线等措施,完善路口交通组织与行人过街系统,合理优化信号配时,规范行车秩序,缓解交通拥堵。截止2019年底已完成路口改造并通车共计30处,涉及道路包括朝阳北路、京榆旧线、新华大街、玉带大河大街、梨园南街、梨园北街等10条道路。

慢行系统建设项目-路侧停车电子收费路段自行车道改造

按照市ZF和市交通委部署,通州区与东、西城区于2019年1月开始全面实施路侧停车电子收费改革。通过路侧停车电子收费一期和二期项目建设,实现了北京城市副中心155平方范围内44条道路3807个车位的电子收费。
2018-2019年,市委sj蔡奇同志数次提出重视自行车道和步行道建设,保障自行车和行人路权,要求城市副中心首要做好相关工作。为此,我委对实施路侧停车电子收费建设项目一期和二期“一块板”道路进行调研,综合考虑现状条件和规划红线,拟改造颐瑞中三路、万盛北街、月异东路、怡乐北街、梨园中街和玉桥东路等6条道路,总长约5.2公里。项目改造后将可实现机非分离、人车分离,为周边居民出行创造更好的绿色出行条件。

通州区18条背街小巷通过市级验收
日期:2020-09-28

截至目前,2020年32条背街小巷环境精细化整治提升市级任务中,新街下坡路等18条背街小巷作为我区第一批申报市级验收街巷,目前已通过市级验收;物资学院东路等10条背街小巷计划9月底前申报第二批市级验收街巷;其余梨园中街等4条目前正在对照新三年标准加快整治提升,预计11月底前完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9-28 10:23:09 | 显示全部楼层
通州和五年前相比,真是日新月异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9-28 10:34:43 | 显示全部楼层
北京的希望在通州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10-15 09:02:28 | 显示全部楼层
副中心智慧交通平台发布,将运用大数据、AI等技术缓堵
发布时间:10-13 新京报

新京报快讯(记者 张璐)未来,北京通州居民出行遇到拥堵的情况将大大减少。
今天(10月13日),北京市科委和通州区ZF联合发布智慧交通领域应用场景项目——城市副中心智慧交通综合管理平台。平台将通过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智能化识别路侧停车等行为,自动发现占道施工、路口死锁、货车禁行、交通事故等交通事件,提高交通事件处置效率。
交通、教育等四领域深化新场景建设机制
今年7月,通州区发布城市副中心首批六个应用场景建设项目,涵盖了产业发展、城市管理、民生服务三大重点领域。
据通州区副区长苏国斌介绍,通州区正在联合制定副中心新场景建设有关措施,在大运河通州段、城市绿心、环球影城、张家湾设计小镇、台湖演艺小镇、行政办公区6个重点区域,数字化社区、智慧交通、医疗教育、产业提升4个重点领域,逐步深化新场景建设机制。
为落实《北京市加快新场景建设培育数字经济新生态行动方案》要求,北京市科委和通州区ZF今天发布智慧交通领域应用场景项目——城市副中心智慧交通综合管理平台。
交通数据将跨平台共享共用
苏国斌称,副中心将通过建设基于政务外网的交通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和数据交换全生命周期管理平台,实现通州区交通流约2000路视频数据汇聚。
交通视频数据资源汇聚后将进行统一的接入管理、使用管理、运维管理,确保视频流全程安全和可追溯。推动基于政务外网数据共享交换平台的信息跨平台、跨部门、跨层级共享共用。
运用新技术提高交通事件处置效率
副中心将升级道路基础交通设施,实现视频信号全覆盖,在此基础上,通过视频结构化算法,智能化识别和发现车辆路侧停车、交通事故、占道施工行为,提高交通事件处置效率。
平台通过精准管控限行车辆,有效调控市区行驶车辆数,提高城市道路交通运行效率。通过交通视频分析技术,实现自动感知和识别区内行驶的车辆,应用智能化设备提升交通治理能力,提高路面交通监控设施的使用效能、减轻路面警力部署压力。
通过AI等技术,对交通违法行为进行预警
据北京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通州交通支队相关负责人介绍,平台采用AI智能识别算法,能根据交通事件视频自动学习,自行优化算法,使车辆信息、交通事件判断更加准确。同时自动过滤视频背景,在晴雨天等不同天气、昼夜转换等情况下都可以精准智能识别交通事件。
交通事件感知服务还增加了其他视频分析算法,如自动发现占道施工、道路拥堵、货车禁行、交通事故等交通事件和交通违法行为,并对其进行预警,及时发现道路上各类异常并进行快速处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10-29 11:24: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idavailable 于 2020-10-29 11:27 编辑

2020年度BIAD优秀方案设计评选一等奖:北京急救中心通州部
总建筑面积约为35664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约19393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约16271平方米。建设地点:北京市通州区梨园镇 文化旅游区西侧






项目建设主体为北京急救中心。总用地面积约1.5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56万平方米,容积率为1.3,建筑限高24米。项目主要以调度、培训、业务办公等功能为主,地上面积1.93万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1.66万平方米,其中救护车停车位50个。方案呼应用地形状,呈正弧三角布局,以代表急救的“生命之星”为建筑的形式动力。建筑将分散的功能合并完善成一个整体,独立出洗消功能,建筑富有标示性,内部空间沟通高效,各功能之间联系快捷。同时,方案充分考虑建筑与城市的关系,采用首层架空形式,将城市绿廊引入建筑内庭院,在视觉上形成对话。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11-30 12:08:15 | 显示全部楼层
搞完通信线入地终于开始电力线入地了

北京城市副中心15条道路电力架空线入地,明年9月完工
北京日报 11-29

自2017年开始,北京市架空线入地改造提速,不少街道抬头已经不再是被线网“切割”的天空。市发改委近日披露,目前,2020年北京城市副中心老城地区电力架空线入地项目正在有序建设,涉及15条道路,预计全部工程将于明年9月完工。

城市副中心老城地区共58.5平方公里,北起温榆河、通顺路、朝阳北路,南至万盛南街,西起通州朝阳区界,东至东六环西侧路,涉及10个街镇。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通州区正在推进老城地区城市修补和生态修复,持续提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绿化美化等工作水平,电力架空线入地正是老城“双修”的一项重要工作。
按照城市副中心老城地区主次干路架空线入地三年(2020-2022年)任务安排,将分三年共计实施38条主次干路57.5公里电力架空线入地。其中,2020年安排15条20.3公里,2021年安排12条约15.2公里,2022年安排11条约22公里。“为有序推进城市副中心老城地区电力架空线入地工作,北京市发改委加强保障,由市固定资产投资给予资金支持。”相关负责人表示。
今年架空线入地项目以通州文化旅游区等周边区域为重点。其中,城市主干路5条,分别是群芳中二街、万盛中二街、怡乐南街、陈列馆路和潞邑东路;城市次干路10条,分别是张采路、群芳中三街、荟萃南路、颐瑞中三路、万盛北街、云景中街、北大街、榆景中路、源盛西街、赵登禹大街。
据介绍,主要建设内容为新建开闭器103座、箱变46座、派接箱36台、计量箱34台,新敷设高压电缆66.4公里、低压电缆8.5公里,新建电力隧道79米、电力埋管23.1公里。
改造后,效果将会如何?以万盛北街为例,经过改造,原来杂乱无章的架空线路和电力线杆被拆除,既可以美化周边环境,提升城市风貌,也能让居民用电更加安全可靠。
“改造过程中,还将结合周边情况,重点考虑箱体隐形化、小型化、景观化要求,避免占用人行步道等,节约占地空间。”相关负责人介绍,同时,考虑到老城地区人口密度较大,相关部门将合理确定施工时序,采取相应措施,保护环境、减少噪音,尽量减少对周边区域交通出行及居民日常生活的影响。
记者了解到,副中心2020年架空线入地项目已于今年10月启动建设,预计全部工程将于明年9月完工。工程实施后,市容景观、区域供电能力和可靠性将得到提升。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

GMT+8, 2024-5-17 16:15 , Processed in 0.075515 second(s), 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