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查看: 3783|回复: 18

沸腾的广州,无法沉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9-8 09:44: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陈Sir扬言(第920期)

  广州天河商圈从菜地到寸土尺金只有短短二十来年的历史。此时此刻奢谈文化还是早了一点点。(来源:南方都市报 南都网)

  这么一条小小的新闻竟然也在本城媒体上掀起波澜。暨南大学一位教授炮轰天河商圈没文化,“偌大个商场,竟然买不到一份报纸,买不到书,买不到杂志,如何成为一个优秀的商圈?”(来源:南方都市报 南都网)

  我极少去这个所谓的天河商圈,不是因为这个地头没文化,而是因为堵车和停车难。假如用买不买得到报纸、书、杂志来作为有文化的标志,那么天河商圈的文化就实在多到满泄啦!大的书店有购书中心,年营业额以亿计,小的有品位的书店有方所,我还在那里做过讲座,至于报纸杂志要买的话,地面上、地铁里头都有报刊亭啦。不知道教授说的天河是不是广州大道以东的那个天河?

  我是怀疑媒体误解了教授的意思,因为报道中引用了教授的一句话:“亚洲的购物天堂是哪儿?香港。它为什么能成功?文化。”的确,把香港的尖沙咀广东道搬到地球上的任何大城市都会立刻显得不伦不类,倒是把天河商圈整个搬到地球上的任何城市都O K。是不是这就是文化的原因呢?我不懂。因为我也没有文化。

  香港著名的购物区油尖旺旺了多少年?没有100年也有几十年了吧?这个天堂不是“打造”、“创建”出来的,只是一个城市的历史沉淀的结果。而广州天河商圈从菜地到寸土尺金只有短短二十来年的历史。此时此刻奢谈文化还是早了一点点。

  其实广州也不是全无文化,教授对广州的上下九、北京路和城隍庙就赞誉有加。说这里有闻名遐迩的骑楼街,有“千年古道遗址”,说这是商业与旅游文化相结合。这其实根本就不是当代广州人的文化功劳,那些卖羊肉串之类的庙会是怎么回事,老广州都知道,就不要入文化的数了。骑楼街千年古道和城隍庙都是先人留下来的,当代广州人不全部拆掉已经功德无量。照这个逻辑,天河商圈岂不是要绕着体育中心、太古汇,挖几条河涌种上几亩青菜才算有文化?

  其实不玩针尖对麦芒的文字游戏,我们都能大概感觉到这位教授要表达的东西,但是教授自己讲不清楚,媒体也没有报道清楚,我们也领会不清楚。所以我说现在读报真的是一件体力活。一阵天河一阵油尖旺,一阵广州一阵香港一阵东京,把人搞糊涂了。我猜教授想要表达的,是一个超级大城市通过自己的顶级商业区对世界所能产生的城市文化影响力问题。这既不是博物馆能够完成的任务,也不是一个演唱会能够完成的任务,当然,更不是一个超级商业圈的年营业额或者租金总额能够完成的任务。

  假如我没有猜错教授的命题的话,那么,这个历史性的使命是没有办法在短期内,无论是用行政主导或者市场主导的方式来完成了。只有用时间来主导,用一个城市的历史沉淀、文化沉淀和商业沉淀来逐步形成。这个过程东京似乎已经完成了,香港也似乎已经完成,但是广州还远远没有开始,更不要说完成。

  因为常识告诉我们,无论是历史的沉淀还是文化沉淀或者商业沉淀必须有一个相对静态的环境。广州正在日新月异地沸腾,无论什么都沉淀不下来。沸腾的欲望,沸腾的规划,沸腾的租金,沸腾的变化。因此,我们对广州通过自己的顶级商业区对世界所能产生的城市文化影响力,实在不能抱太大的奢望。就目前的阶段性而言,无论广州的什么商圈,都只能是租金租户和地主业主的关系,和文化没有半毛钱的关系。

  当你还在马背上征战的时候,假如非要谈论音乐不可,那么你唯一可能听到的只有某个士兵偷偷吹奏口琴的声音。当然,谁都不能说那不是音乐。

  □陈扬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8 10:06:59 | 显示全部楼层
换个角度来看,就把各种教授的各种批评当做激励我们自己的动力就好了。有时候媒体的报道也总是会偏离教授的原话的,因为记者也不能全面理解,加上篇幅有限,往往把“但是···”给忽略了。 还有,楼主文采挺好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8 11:04:01 | 显示全部楼层
教授讲文化是狭义的文化,有深度的文化,这一点广州确实是缺乏的。
陈sir想为本地鸣冤,讲的是广义的文化现象,如饮食文化,当你把喝一碗粥都看成有文化了,广州就很有文化了。
天河路沿线如何注入广州几千年积淀的文化元素是值得思考的,咳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8 12:14:36 | 显示全部楼层
又是一篇无比垃圾的臭文!

等吃完饭,用几句话就把他驳得找地缝儿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8 14:08: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guohejun 于 2012-9-8 14:59 编辑

第一

最简单的道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发展权,决定沉淀权

例如香港,其流行文化能在近30年风靡大陆

正在于其经济起飞和崛起

广州也一样,天河就是中环,将来天河发展到中环这样地层次
文化就自然而仍然地蜂拥而来

也就是说,是沸腾,把香港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渔村,沸腾成一个国际金融中心,沸腾成一度风靡内地的的流行文化
广州也必将走这个路径,而且其沸腾,必将更加大气磅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8 14:16:16 | 显示全部楼层
相关链接

什么叫文化?

什么叫都市文化?

http://gaoloumi.cc/forum.php?mod ... &extra=page%3D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8 15:40:09 | 显示全部楼层
沸腾与沉淀
不是一对有你无我的死敌关系
可以有机并存

为啥这些家伙总爱走极端
有了沸腾,就一定不会有沉淀??

沉淀要靠活力的沸腾去表现
沸腾要靠稳重的沉淀去压阵
其实这两者是一对亲密合作的伙伴关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8 16:42:4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陈SIR说的对,商圈的氛围是需要沉淀的,靠政府主导是做不来的,外地看到很多政府搞假的“文化街”都没什么人气,而且怪兮兮的不伦不类。 城市文化反应的是这个城市的精神面貌,现在的天河路的商业氛围折射的正式新广州蓬勃发展的时代景象嘛 政府人为的搞些“文化”出来 倒是可能最后搞的不伦不类 浪费了宝贵的资源。 当然商家如果基于对市场的考察自己努力做些尝试,我不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8 20:48:1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陈SIR说的对,商圈的氛围是需要沉淀的,靠政府主导是做不来的,外地看到很多政府搞假的“文化街”都没 ...
zhongxuren 发表于 2012-9-8 16:42



    那你也被表面的东西骗了
可能是你不了解其核心思维的缘故
其核心思维在标题里就显露无疑
那就是:排斥外来竞争,还我穗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8 20:54:13 | 显示全部楼层
教授讲文化是狭义的文化,有深度的文化,这一点广州确实是缺乏的。
陈sir想为本地鸣冤,讲的是广义的文化现 ...
xinxi123 发表于 2012-9-8 11:04



    广州也不缺深度的文化
只是还没有平台表现出来
原因,除了新世代的城区还没完全崛起这一主因外
另外的主因之一就是:这帮极端本土派在拖后腿!

当然什么叫深度的文化呢
其实很多国人也许也说不上来是怎么回事
简言之,能保持这个地方继续千年不衰的文化,就是深度与的文化
而不只是会听歌剧这么表面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8 21:43: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征服者 于 2012-9-8 21:44 编辑

其实说到底,都系沉淀的问题。
比如我做地产,全国有超过1000个楼盘抄袭星河湾的园林,但就每个去踩盘的人都觉得星河湾的园林最靓。
点解?为什么?
有次陪同一位资深地产人士,他感慨后道出过天机:星河湾的园林真是养出来的。
明白么?
你可以很有钱把几十米高的百年老树移植过来,可以买再贵的石头,请再好的园林设计师。
但是没有自然生态的美,没有建筑和植物融合的美,没有层次的美。
星河湾历经十几年,早期的园林完全成型,展露出来的美感是一夜之间堆彻起来的园林所不具备的。
所以说中国现代民居建筑谈园林,从星河湾开始。
(星河湾快卖完,而且不愁卖,我没必要为它做广告。仅是举例而已)

再说到摩天大楼;一直以来我看迪拜的摩天楼为什么就是没有曼哈顿的美。
这是死物和活物的分别。
同样的道理,在天河商圈,当然需要沉淀,但沉淀之前是成熟,成熟之前是沸腾,需要一个时间的过程。
给天河时间,

天河的写字楼要建完起来,商铺要再易几手,花城汇要和太阳城PK多几次,冼村要改造完成,人潮要去了又来,珠江新城里住宅的灯都能亮起来,
当天河的起重机少于10台之后,政府别再发布什么天河朝令夕改的规划。

那时候你认为天河会差于尖沙咀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9 06:15:28 | 显示全部楼层
沉淀意味着发光、意味着固化,当然也意味着引领。
天河或广州现在阶段需要的沸腾,不是沉淀。
沉淀是一个具备独特、具有地区、世界影响力的阶段,是一个世界亮点,引领点。
上下九、北京路因为历史已具备其沉淀特征,但还需要强化其影响力。
天河,一个活跃的经济区域,不该人为的使之沉淀,而是因应其需要不断注入新元素,特别现代化、国际化的因素。
在天河没到引领阶段,千万别人为的去进行所谓的沉淀。

陈对天河终极影响力的理解是对的,但却误解教授的意思,并把事情简单化,忽视培育过程,且总是用批贬态度以显得自己多清醒,态度有问题。
教授显然没有涉及到天河引领阶段,而是在沸腾阶段,天河除了城建、经济之外更要有意识的不断的去充实提高现代的、国际的文化元素,使之各种文化元素在天河得到碰撞,激发起文化的活力和激情,随着时间推移,天河的文化和经济得到同步发展,不光是经济文化的聚集地,更应该是经济文化的引领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9 14:10:01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说到底,都系沉淀的问题。
比如我做地产,全国有超过1000个楼盘抄袭星河湾的园林,但就每个去踩盘的人 ...
征服者 发表于 2012-9-8 21:43



    沉淀之前是成熟,成熟之前是沸腾



哲理金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9 14:27:59 | 显示全部楼层
没前途,一个只会装B的城市
打倒广州狗 发表于 2012-9-9 03:29



建議版主封了此人的ID
帶有明顯的地域岐視.和地域攻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9 14:59: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guohejun 于 2012-9-9 15:25 编辑

岭南文化的核心特质,就是开拓,求变,创新
总的来说是处于相对的运动状态的,而不是静止状态
这恰恰就是岭南文化对于相对静止的大陆文化的优势

有网友总结的好
他说,广州注定就是一个不断发生大事件,呈现大场面的城市
这个论断,恰恰符合国家给广州的最本质的定位:国家综合性门户城市
一个门户城市,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最频密
必然是大人物频繁出现和展身手的平台,必然是大事件、大场面频繁发生的平台
频繁发生,即运动为主导,而非静止,而非沉淀
举个例子,很多人说怎么广州几千年的历史
历史文物也很多,但分布却很分散呢,不像北方一些都城那样相对集中呢
这正是广州特有的运动性发展规律造成的

运动中不是没有沉淀
运动中蕴含了沉淀
或者,沉淀在相对短暂的时间内完成,继续运动
举个最显著的例子,在2007年--------2010年,广州就短暂地沉淀了---------------在思想意识领域,做了很多事情,主要是围绕转型升级,科技创新,城市环境治理,水环境治理,退二进三等,这个时候我们的发展速度相对慢了下来,停下来,所谓的思想解放,总结发展规律,那就是转型升级,现在就添个新名字,叫新型城市化
沉淀完成后,现在,显然是着手进入提速的阶段,即运动的阶段
第二个例子,为什么广州是华侨之城!?这也是广州的运动规律造成的,历史以来的运动路线:大陆---------------广州---------------海外,或者反过来


确立了这个广州的发展规律,发展的本质,发展主旋律之后
我们可以找到广州城内存在的一对显著的矛盾
就是:老城区的基层老百姓,并没有深刻认识广州的这个发展规律和本质,他们不知道这回事,他们希望静止,希望所谓的沉淀
所以我们发现,我们的城市必须要运动,要求变,要发展,要创新的时候,这部分基层老百姓他是不理解的,甚至是反对的,过去一个最著名的案例就是,这部分市民的有些人说,不要建设国际大都市,不要引入人才壮大广州足球事业,只要搞好本地民生就可以了。把钱,把他们喜欢的环境和习俗,沉淀给他们。就正如陈氏此文的标题:要沉淀,不要沸腾,现在咱们高楼迷碰到的案例是,金融城要建设了,这伙人居然说,不要高楼,要把建高楼的钱,花到民生上去。我们已经成功把他们击破了,没有发展,何来资金反哺民生?果然,电视上那个大言不惭的家伙,近来确实有所收敛了一些

从市民生活的特点来说,确实,无论哪个城市的市民,都希望生活工作环境安静一点,绿化多一点,薪水多一点
但具体到每个城市,就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和去适应了,能适应的这个城市的发展本质的,才是这个城市的真正的市民
譬如咱们旁边的中山市,就不是一个沸腾性质的城市,而是一个相对静止的城市,中山市民希望中山像广州那么沸腾,也是不肯能,所以谁愿意静止和沉淀的,那你就去中山买房和居住吧,珠三角一体化的深入,能保证这个进程

由此可见以上这对矛盾的负面之处,就是这部分市民素质和认知能力也许是有限的,所以其思想和广州的发展本质有较大的矛盾,没有很好的统一起来,形成意见和舆论上的扯皮,尤其在我们高楼迷关注的城建领域,这些人总是逢x必反,但凡城建的大工程,几乎比反对,尽管很多只是口头上的反对,但毕竟还是要要花费很多人力物力来做解释和沟通工作!这样就使城市运作的基础成本,时间成本大大增加,以致贻误战机!

所以我们要及时解决这对矛盾

第一,是通过城区结构的调整和发展来解决,那就是发展新城,稳定旧城,即在新城发展新广州人群体,发展新岭南文化群体,老式的群体,最好是迁移至新的卫星城,然后要给他们修建一批福利医疗设施,生活安定无忧了吧,让他们去沉淀他们喜欢的生活方式吧,或者如上面举例的,引导他们往卫星城迁移,哪里环境安静,交通也不差,这样就你好,我好,大家好了。这个思维和设想,早就有很多人提出过,例如有智囊提出,老城区这么黄金的地段,不能仅仅以以居住为主,实在是浪费国家和城市的资源,例如我们的保障性住房政策比较坚决,也在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建设,并做好优良的配套,服务好即将迁移到这里安居乐业的市民,这个思维和规划,必须坚决执行,不可妥协,不可优柔寡断

第二,加强教育和引导,很显然,首先,以陈氏为代表的代言人,开着好车,住着洋楼,却煽动老城区人思想波动,显然他们是带有背景和任务来写作的,这是需要及时揭穿他们的面目的,他们的另一个代表,李g明,就公然说,他之所以希望不改造老城区,就是希望保留他童年的记忆而已,这是何其自私自利啊!所以要让市民知道,这些人的伪善和别有用心。其次,要在各种媒体,要积极宣传广州的广州的发展本质和发展规律,例如广州电视台就已经开始宣传广州规划的作用了,直接表明建设国际化大都市了,从而让市民的思想和城市的发展本质和规律吻合,减少双方的扯皮,万众一心,从而开创一个全新的canton大时代,繁荣下一个千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7-20 13:36 , Processed in 0.052281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