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3-3-22 00:03: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1788111 于 2013-3-22 00:04 编辑
三、顺应大势,体制创新,率先推进农民渐进市民化的进程
城市化是未来30年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而“农民工市民化”则是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一个大趋势。那种只利用农民工的青壮劳动力,而设置障碍阻止农民进城市民化的作法,不仅对新一代的农民工而言难以为继,也将与国家城市化的大趋势与大政策背道而驰。深圳应该率先推进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为中国城市化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同时,我们不能只看到农民工市民化,会要求政府增加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供给,会增加政府财政支出,更要看到农民市民化对一个城市的发展所带来的各种利益。对于当前中国国情而言,农民工这个庞大的劳动大军,是为一个城市创造产值、创造税收的基本力量。在经济发展的现阶段,我们还离不开传统制造业和一般服务业,我们也就必须创造条件继续吸引新一代的农民工进城就业,否则我们的经济就可能萎缩,我们的税收就难以增长以支撑城市发展的需要。农民工未能市民化,不常住下去,总处在流动的状态,我们也很难发展起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使得常住劳动力的素质难以不断提高,我们也就很难发展起新兴科技产业,形成新的增长动力。农民工市民化,常住下来,他们就会将更多的收入用于当地消费,购置资产,从而扩大当地的市场,促进当地产业和服务业的发展。农民工市民化,流动性减小,在城市安居乐业,更有利于缓和利益冲突,有利于城市的治安与和谐。
我们当然要考虑财政负担问题。特别是,如果仅仅通过扩大户籍人口,按照目前“户籍贵族”的标准来为新增的户籍人口提供公共产品,财政负担会过于沉重,每年新增的户籍人口一定极为有限,农民市民化的进程也会极为缓慢,根本无法应对现实的需要。为此,我们提出的建议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