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4-5-13 11:09: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honet 于 2014-5-13 11:54 编辑
西塔的造型与比例是不错的,细节在幕墙上出了问题,不同质感的幕墙就可以改变水桶腰的气质。细节的品质影响全局的效果,类似wudi们叫嚣的只管大格局不管细节的结果就是效果可以打五折。(大剧院也一样,一个可以成为世界著名的建筑却在外墙上和色彩准确度上大打折扣)。本来晶莹剔透的西塔现在黑黑的弄得像个烟囱都是幕墙的错,如果晚上打开LED或内透看不到幕墙颜色的时候效果还是很出彩。没有好的细节大格局也是缺胳膊少腿。
最遗憾的是局部整体规划上有缺陷,三塔因为东塔改了设计(东塔本身很好),三者之间的协调性、对话性就差了,以致三塔整体效果大打折扣(小蛮腰和西塔的横立面是椭圆,纵向是外露的三角形的交叉支撑柱结构。小蛮腰内陷的曲线与西塔外凸的曲线对应。三塔的位置也是个等腰三角形。三塔体系里面椭圆形和三角形还有曲线的因素很重,而东塔的方形和直线因素是另外一个体系的。横向的椭圆型与纵向的三角型以及小蛮腰内陷的曲线和西塔外凸的曲线对应,这三种主要视觉因素再加上高度和色彩的协调应该构成三塔之间的共同元素。而东塔却是方的、直的,没有三角形,椭圆形、曲线因素,缺乏与西塔和小蛮腰的对话。东塔、西塔与小蛮腰的外墙颜色也各管各的,三者之间的统一性被打破,就像两套不同体系的出彩作品硬生生凑在一起,不伦不类的。无疑原来的设计是有全局性的,但是执行修正过程出现了偏差,犯了很基本的美学错误。
大剧院、博物馆、少年宫和图书馆也一样,缺乏整体的协调感,给人感觉各管各的,之间缺乏对话。只追求单体设计的优秀忽视建筑群体之间的协调关系,这也许是为什么广州给人乱的原因吧。
有人建议大剧院放珠江中间的海心沙的一头那效果是相当出彩的。
单件的设计无论有什么缺陷问题,都还可以通过整体协调来修正过来。但是实际效果恰恰相反整体的协调反而是最弱的,某些部门在整体规划和设计管理上是否出了什么问题?这往往暴露执行部门各做各的,即使修正原来方案也缺乏整体布局的协调性。
希望在中轴线往南延伸的三馆一场能解决这个问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