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7-4-7 19:28:03
|
显示全部楼层
所谓“金鱼”,是因从唐开始,五品以上官员就有佩戴鱼袋的传统——三品以上紫袍,佩金鱼袋;五品以上绯(大红)袍,佩银鱼袋;六品以下绿袍,无鱼袋。他的后代也均是高官,佩戴金鱼袋。所以才有了“金鱼世家”“金鱼巷”。
上世纪,金鱼巷因泉州人民影院还热闹过一阵,现在更多的是成为一条怀旧街巷,间或有几家特别有名的小吃,也渐成为年轻人的一条吃货街。
泉州古城的街巷大多没有高墙建筑,巷子不宽不窄,早上六点多的阳光下,从中山路金鱼巷的前段走到后段,如果你慢慢走,慢慢吃,能玩味一个上午。
喜欢历史,你可以在金鱼巷144号找到泉州早期建筑大师傅维早故居,在84、86号遇见光绪31年最后一科进士、后任内阁中书的吴桂生的故居,在68号撞见清代诗人丁炜的府邸, 后来成为领导泉州光复的革命者蒋以麟故居。
喜欢人文,你可以随走随停,发现这样生动丰富的建筑集群,看到老人骑着老式自行车从你身旁经过,摘一颗趴在墙头上的薜荔果,经过一道让你不敢不低头的矮墙天桥。
喜欢美食,你自然就会知道巷口的金凤元宵圆,巷中任性“售罄为止”的鸡腿怣(音同“又”),还有泉州经典小吃四果汤、菜头酸、土笋冻、沙茶面等。
https://mp.weixin.qq.com/s/yrEwObSUZ0Sw9x4rKIn2yQ转载链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