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国金融中心指数报告:上北深广连续11年蝉联前四,南宁黑马杀出
12-19 23:25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12月19日,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在深圳举办的“粤港澳大湾区地方金融发展圆桌会”上发布了第十一期“中国金融中心指数”(不包含港澳台地区)。
该期中国金融中心指数综合竞争力排名依次是:上海、北京、深圳、广州、成都、杭州、天津、重庆、南京、武汉、西安、郑州、苏州、大连、济南、青岛、厦门、长沙、沈阳、福州、合肥、宁波、无锡、南宁、昆明、南昌、哈尔滨、石家庄、温州、长春和乌鲁木齐。
第11期“中国金融中心指数”综合竞争力得分

(数据来源: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
首期中国金融中心指数于2009年发布,其后每年更新一次。上海、北京、深圳和广州四大一线城市连续11年蝉联前四名。
今年排名上升最快的城市是南宁,较上期提升了6个名次,上升至榜单第24位。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分析指出,近年来,广西实施强首府战略,获批建设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南宁中国·东盟金融城加快集聚金融资源,金融政策支持力度较大,金融业保持较高速增长。
本期的统计结果显示,2018年,上榜的31个金融中心,掌控着我国72%的银行业总资产、89%的保险公司总资产、91%的公募基金管理资产、95%的证券公司总资产,以及100%的全国性金融交易市场。
2018年31个中国金融中心城市的金融业增加值累计达到了3.9万亿元,占全国金融业增加值总量的比重为56%,较上一年提高了0.6个百分点,这也是近十年来的最高占比水平;31个金融中心的金融业增加值平均增速达到了7.8%,远高于同期全国4.4%的增长水平。
31个金融中心金融业增加值总和与全国比较

(数据来源: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
从区域内部来看,金融机构资源的集聚呈现极强的“马太效应”,全国金融机构的资源主要集中在三大全国性金融中心,三者金融机构实力得分之和超过其它28个区域金融中心的总和。
此外,绝大部分新增机构都落户在上海、北京和深圳三大全国性金融中心,28个区域金融中心城市的持牌金融机构数量几乎没有增长,区域竞争格局相对固化。
整体来看,受宏观经济发展放缓、金融调结构去杆杠等因素影响,本期金融产业绩效得分增长呈现“负多正少”的情况,31个城市中只有12个城市得分正增长,19个城市出现了负增长。
2018年,31个金融中心金融业增加值增速全部回落至个位数增长,平均增速为5%左右,较上一年回落2个百分点,低于同期各城市GDP平均增速大约2个百分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