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长的车身、手风琴似的“肚子”,肚子里还有个圆圆的“转盘”,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很多人都坐过这种被称为“大通道”的加长公交车。昨天,一辆新版“大通道”公交车上路试跑,引得不少市民侧目,纷纷拿出手机拍照。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这次投放的5辆“大通道”公交车,不会作为青奥会用车,可能在100路营运,每天只在早晚高峰亮相。不过,具体什么时间上路,还没有确定。
实习生 张希为 现代快报记者 刘伟伟
新车亮相
新版“大通道”18米长,有34个座位
昨天上午,现代快报记者在江南公交第四巴士公司看到了新版的“大通道”。从车头处看,“大通道”与普通的公交车没啥差别。可从侧面看,这辆车就显得很“拉风”了——它比普通车型多了一截长长的“腰身”,后面还跟了一段“尾巴”,有三个车门,三对车轮。整辆车长18米,比老式的“大通道”还多了4米。
进入新版“大通道”,第一感觉是车厢里很宽敞。车厢内共有34个座位,其中前向式23个,后向式10个,侧向式1个,座椅也非常舒适。
最吸引人眼球的还是车厢中部的“转盘”。过去,“大通道”两节车厢连接处并不是封闭的,车厢壁两侧的油布像“裙子”一样罩着底部的活动转盘。车子一开动,车厢两边的油布也跟着一起摆动,车厢内难免灰尘四起。
新版的“大通道”,车厢连接处是封闭的,“转盘”两侧不再设置座位。圆盘四周有一层塑胶圈包裹,而且车辆转弯更灵活。
更加重视乘客和驾驶员的安全,是新版的“大通道”给记者的又一印象:全车共配备了6个逃生窗口和6把安全锤,3个车门处都有手动开门装置,如遇突发状况,乘客可以有效自救;车内外共设置9个摄像头,光是车内车头处就有3个;为方便乘客下车,下车处不再设置阶梯,而是与车底保持同一高度;驾驶员座位周围用透明材料隔成一间驾驶室,以减少车内环境对驾驶员的影响。
据了解,新版“大通道”每台造价在150万元左右,比普通空调车要贵一半左右。

80年代的南京大通道公交
 |
评分
-
1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