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5-3-24 10:39:04
|
显示全部楼层
珠海九大湾区“串”成 浪漫风情海岸带
湾区是海岸线中最吸引人的元素之一。情侣路沿线蜿蜒曲折,拥有形态不同、大小各异、变化多样的多个湾区资源,风光旖旎,这是情侣路有别于其他滨海地带的优越禀赋。
结合山海湾最具特色的资源特点与外部条件,珠海规划形成“一带九湾”(一带指情侣路浪漫风情海岸带,九湾指金星湾、淇澳湾、唐家湾、凤凰湾、香炉湾、九洲湾、拱北湾、横琴湾、新洪湾)的浪漫海岸,同时制定各个湾区的发展指引,引导未来情侣路的全面提升。
据了解,“九湾”的功能定位不尽相同,景观特质各有侧重,既提供了不同视角的景观效果,又形成湾湾相扣的整体景观风貌。
“这可以更好地体现珠海的城市特质,释放其吸引力与影响力,也是珠海实现环境宜居与欧美先进国家相媲美目标的关键。”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深圳分院副院长范钟铭说。
金星湾
依托大学城和高新区构建珠港澳科教创新平台
作为情侣路最北端的湾区,金星湾片区是珠海北部重要的陆上门户,也是北部进入珠海的第一窗口。随着广珠城轨珠海北站的开通运营,金星湾区位发展优势愈加明显。同时,湾区周边大学园区、金鼎工业园、赛车场、珍珠乐园以及多个楼盘生活配套也让金星湾形成独特的发展基础。
按照《规划》,金星湾的发展将立足于现有高新区、大学城等优势资源,吸引香港和国内知名文科艺术类大学进入,打造创智中心、科技创新海岸,构建珠港澳科教创新平台。在珠海北站TOD规划的基础上,以情侣路作为主线串联“产—学—研—创—智”五大功能片区,引领科技提升,激活带动周边区域协同发展。
具体而言,金星湾将通过两条发展轴实现科技生长,并通过成长细胞的注入提升湾区科技实力,以滨水公共服务走廊、创智中心、水文化岛、北站TOD核心区、科技社区、商业酒店等完善科技海岸的相关功能。另外规划建设滨海公共服务轴,完善公共配套,增强滨水活力。
在特色交通系统上,金星湾将注重构建连续的开放空间体系,结合山、海、河道、公园等自然要素,在区域内形成连续的步行系统,同时在湾区内规划更多的小街区,从而增加更多的临街界面,提升湾区内的人气。湾区的道路景观体系则从铺装、灯光、标识系统等多个层面出发,全面提升滨海休闲带环境品质,打造风格统一、特色鲜明的国际海岸带。
淇澳湾
联动淇澳岛挖掘文化资源塑造绿色休闲体验湾区
同样坐落在唐家湾镇的淇澳湾拥有更加优良的自然条件,石坑山公园、淇澳大吊岭、海上红树林等众多自然要素在众多湾区中独树一帜。与此同时,唐家湾镇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为该湾区增添了历史厚重感。但是近年来,淇澳湾片区建设了大量楼盘,片区公共性与开放性相对缺乏。
按照规划,改造后的淇澳湾将成为情侣路北端的绿色休闲体验湾区,即通过联动淇澳岛共同发展,充分利用湾区内的自然环境禀赋完善湾区内的绿色休闲活动,形成情侣北端一个新的休闲活动片区。
同时,该片区拟构建彼此连通的开放空间,将山体公园、滨海绿带、住区商业、社区公园联通开放,打通石坑山公园、社区绿廊、滨海绿带的连接,并将军用码头改建为公众游艇码头,保护淇澳岛周边的红树林,恢复公众沙滩,为居民提供山—海—湾—岛一体的休闲体验,改变现有居住为主的格局。
在空间塑造上,片区注重控制山海视廊,打通到达海边的便捷通道。据了解,目前湾区内的已建建筑普遍过高,使得建筑与山体之间的关系没有得到良好的展示,而未来的发展将通过视廊预留、提高滨海可达性、完善步行网络系统等手段,降低现有建筑过高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提升片区的环境品质与公共特质。
唐家湾
借景龟蛇二岛营造自然绿色岸线
从现状来看,唐家湾地区的滨海可利用空间十分有限,缺乏滨海活动的可能性。这一段山海间的空间距离很小,地域特征明显,是一段很有特色的自然段落,但滨海步行环境一般,缺乏一定的休闲活动设施。
《规划》指出,要在情侣路以东的狭长滨海区域规划绿地,形成一条浪漫的滨海休闲绿带,最大限度地观赏海上风景以及龟岛、蛇岛。同时,《规划》建议该湾区内不设置游艇码头,防止游艇遮挡龟蛇二岛的视线通廊以及景观特色,以免影响游人欣赏滨海和享受湾区纯净、美好的自然绿色岸线。
《规划》建议,湾区可以构建唐家湾休闲体验带,在情侣路东侧构建滨海绿化休闲带,完善滨海步行道,连通情侣路慢线,沿海边增加木栈道、观景平台、停靠节点等,丰富休闲体验。
湾区还将增强亲水性,加强滨水连续步道的建设,并以龟岛、蛇岛为观景点形成对景效果,在绿带中增设停留点、观景平台、活动设施等,丰富滨水活动体验。
凤凰湾
融合山水并适度填海打造五段式浪漫爱情海岸
凤凰湾依山傍海,生态本底十分良好,但也存在着腹地少、用地较紧张的情况。据了解,凤凰湾的地块狭长用地以居住为主,配有少量的公共服务设施。尤其是滨海一线用地多为现代居住,难以体现滨海资源公共性,且不利于打造显山露水的空间格局。
此次《规划》提出要控制该段湾区的居住建设,增设公共服务和商业旅游设施,建设滨海慢行通道,在全域的视角下进行高度、天际线和开发强度的控制。
为了打破空间局限,凤凰湾区需要进行适度填海,增加滨海公共空间。目前,部分区段较现状滨海岸线已经外填了约110米,共填海24.5公顷。
新的凤凰湾将依托湾区现有山水资源,建设“生态低碳休闲滨水海岸”,以会务休闲度假功能为主。同时,整治、串联银坑现状沙滩岸线,建设长达1.7公里的天然优质海滩。重点建设情缘天定相知湾、银坑度假会务岛、锦瑟齐鸣执手湾、文化公园及规划展览馆等4个生长细胞和11个文化项目,涵盖商业、文化、航海和公园绿地4个领域,与香炉湾共同打造“相知—相爱—定情—相守—追忆”为主题的五段式浪漫爱情海岸。
在空间布局上,凤凰湾还将利用大浪湾现状岸线形状,规划布局休闲游艇码头“渔人码头”;保留并整治现状村落,建设民俗生态博物馆,展示银坑历史文化、贩卖海产及海洋手工艺品、提供民宿酒店及小规模海鲜特色餐饮。在湾区中部延续城市建设肌理,建设会务酒店及演艺中心,岛南则做商业开发,围绕南部山体,打造海鲜美食街、星级度假酒店、培训会务主题海湾。
香炉湾
野狸岛将建滨海艺术山体公园形成海陆互动的动感旅游内湾
香炉湾是珠海发展最早的地区,但也面临传统地区的城市复兴责任。该湾区以居住用地为主,公共活动空间及公共设施缺乏。居住用地几乎占据现有滨海一线用地,其公共服务设施主要是珠海歌剧院和珠海展览馆,也包括海天驿站、文化公园、野狸岛、香山公园、山公园和海滨公园等多个公园。
按照规划,未来香洲港将少量填海,为香炉湾的提升、香洲港成为珠海标志性的滨海公共活动节点提供基础。据悉,湾区多个地块已陆续编制更新改造规划规划,但开发建设量较大且风貌各异,需要在全局的高度进一步统筹引导,引发香炉湾城市更新与功能调整的良性连锁反应。
《规划》提出,香炉湾要依托山水资源、发展历史和城市发展动力,建设成为都市型低碳高标准滨水海岸。同时,对该段湾区采用文化提升策略,增加旅游文化节点,提升文化体验,通过公共空间文化事件凸显艺术浪漫主题。
在与凤凰湾联合建设情缘天定相知湾、银坑度假会务岛、锦瑟齐鸣执手湾、文化公园及规划展览馆等4个生长细胞的同时,香炉湾还将推出规划展览馆、文化展示馆和游艇码头、珠海歌剧院、航海博物馆和滨海市场、野狸姻缘岛、金婚银滩(追忆湾)等6个文化项目。
具体而言,湾区将依托野狸岛,以珠海大剧院为核心,建设文化艺术现代海岸,形成海陆互动的动感旅游内湾。在滨海沿线布局大量商业文化设施,提高滨海公共性,包括酒吧街、文化休闲街、游艇俱乐部、海上娱乐中心等,并建设野狸岛滨海艺术山体公园,与香洲港内湾形成良好的景观互动。
九洲湾
打造商贸旅游之城 考虑建设渔女沙滩
作为珠海重要海上门户、形象窗口,九洲湾的规划目标为商贸旅游之城。 这里将构建区域内的蓝绿网络,串联各商贸组团和旅游景观节点。该段集中城市重要绿色空间、公园空间,通过步行系统网络形成滨海大公园体系,并通过情侣路串联起城市之心、九洲港等城市地标性区域,实现城市多种功能的高度融合。
记者了解到,九洲湾空间提升策略为“旅游生长”,目标是构建情侣路中南部最核心的旅游娱乐休闲片区、新的珠海印象展示窗口,提供集餐饮、购物、海洋体验于一体的“山—海—港—城”旅游休闲体验。
同时,依托直升机场改造、横山岛度假村改造、九洲海上公园建设、渔女区域交通组织等重点项目,珠海将不断完善其旅游、度假功能,将其打造成优质的滨海公共空间。比如直升机场改造项目,直升机场将变成飞行中心,成为短距离旅游飞行起落站以及私家飞机停靠站。
为了解决渔女周边交通及人流疏导问题,《规划》建议考虑贯通情侣中路与海滨北路或者考虑贯通海滨公园隧道,从而实现该区域快慢交通的分离。同时考虑建设渔女沙滩以及沙滩东西两处入口广场,从而增加渔女观景点,用以疏导渔女人流。
拱北湾
发展现代口岸门户 与澳门良好互动
拱北湾是珠海海岸线向西的转折处,与澳门隔海相望,海岸风光独特。拱北湾是珠海拱北口岸的所在地,承担着珠澳联动的重要通道,也是珠海对外的重要门户、形象窗口。
《规划》提出,拱北湾的发展愿景为“现代口岸门户”。该湾将构建指状延伸的蓝绿网络,增强与澳门的互动,并通过情侣路串联起九洲港、拱北商贸城、拱北口岸等城市地标性区域,实现现代口岸功能,与澳门形成良好的互动界面。
为实现上述愿景,拱北湾将完善一系列口岸服务功能,构建滨海公共服务轴,提高滨水公共性与活动性。同时通过珠海度假村、将军山公园、拱北国际商贸城、观澳平台、河道公园、湿地公园等生长细胞完善拱北口岸的服务、海滨环境、门户形象等功能,实现功能生长。
在交通组织上,《规划》将微调情侣路走向,划分快线、慢线。快线强调便捷性与可达性,设置在昌盛路;慢线则强调滨海景观、优质环境以及与周边功能的紧密联系与互动,沿国防道设置。
横琴湾
定位珠澳商务核心 展示一体化发展成果
横琴湾拥有良好的山、湾、渠生态景观资源,与澳门隔江相望。十字门作为跨界合作的重点地区,是珠海未来最具潜力的发展片区与新的增长点。但从现状来看,尽管横琴湾周边拥有湾仔老城、国际会展中心、十字门商务区、保税区等良好条件,但发展尚不成熟、处于底端层次。
《规划》提出横琴湾的发展愿景为“珠澳商务核心”,功能定位为国际主题旅游目的地、珠江西岸金融商务中心、大横琴地区综合服务中心,主导产业为主题旅游、商务办公、文化创意、综合服务等服务业以及以保税区为主导的现代制造业。
在空间提升策略上,珠海将以十字门水道及将军山为空间骨架,塑造珠澳合作的商务核心;同时在水道交汇处建设商务核心区、会展中心、酒店、马骝山公园、商务社区等完善商务海岸的相关功能,并建立情侣海岸、横琴新区、澳门一体考虑的功能布局体系。
新洪湾
打造渔港生态经济区 承接核心区功能扩散
位于情侣路最西端的新洪湾,现状以水塘、农田为主,洪湾港及香洲渔港未来将搬至本地区。“本地区具有优异的生态环境以及原生态的渔农文化,是珠海新港口区及生态游憩体验区。”《规划》指出,新洪湾的发展愿景为“渔港生态经济区”,该片区将利用优异的自然生态环境,结合新香洲渔港,建设以生态游憩体验、特色餐饮功能为主的都市休闲体验区。
新洪湾将以生态斑块为生长基底,保留原生态湿地特征,承接核心区功能扩散,形成特色餐饮游憩的渔港经济区。另外,将十字门水道通过毛细水网引入内部,山体则作为生态斑块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丰富的生态体验活动场所。
同时,新洪湾将控制山水视廊,形成联系山水的生态通道,并推动城市扁平化生长,强调片区的生态性及空间的开敞特征。同时注重湾区内的客货分流,避免客运交通与货运交通的交织,减少货运交通对居住生活的干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