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5-11-24 10: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过去十年“资源分化”
给航空物流发展带来致命伤
这个“资源分化”问题,是有所指的。
据南都记者了解,根据香港、新加坡这些航空枢纽机场的经验,在国际货物量达到百万吨级之前,都是由一家企业运营。反观广州,在应处于资源整合期的十年,白云机场却经历着一场资源分化的博弈,“这是广州航空物流发展不起来的致命伤”,白云国际负责人说。
据悉,2004年,为配合机场转场随之增大的货运需求,白云机场集团和南方航空“诞下”他们的“爱情结晶”广州白云国际物流有限公司(简称“白云物流”)。双方期待综合保税区能整合广州乃至珠三角航空物流的地面处理资源,但事与愿违。
据上述负责人观察,目前航空物流是内部小区域竞争,在市场未充分发育,仍处于低总量和低速发展的阶段,整个空运货量不足以支撑目前的竞争形势,且资源未充分整合导致操作场所分散,效率较低,投资过大,回收期较长等弊端,不利于广州空运市场的健康持续发展。
空域资源紧张,也是航空物流发展受限的另一个原因。今年2月,白云机场第三跑道启用,广东省机场集团前负责人却很着急。建了第三跑道,白云机场只增加了10多架次的航班,“太可惜”。该负责人说,包括阿联酋航空在内的航空公司都在向机场请求增加航班。统计显示,各航空公司每天需增加的航班总计超过300个,“一些机场求航空公司开航线,但白云机场是航空公司求我们给班次。”
在珠三角空域资源没有解决的时候,肩负自贸区和国际航运中心、物流中心使命的南沙商务机场。又被纳入今年广州市的重点建设项目,这在刘子静看来不可思议。
广州市官方显然也意识到制约白云机场发展的瓶颈所在。“空港经济区要是没有国际航空枢纽的建设、没有海量航班配合,则都是虚话,”分管空港经济的副市长蔡朝林在今年10月27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透露,“广州正在协调打开空域资源的‘天花板’,力争年底内能够取得突破。”
千辛万苦引来国际巨头
联邦快递却称“吃不饱”
如何把资源整合起来,把蛋糕做大,是不是就有希望给广州航空物流带来更多资源呢?
2003年,联邦快递向广州市政府透露,希望将亚太转运中心“迁往广州的打算”,随即得到国家和地方政府的重视。广东省机场集团和联邦快递随即开展历史25个月23轮艰难谈判,联邦快递提出的落户条件包括航空燃油费、航路费、起降费“三费”优惠,甚至享受了机场、海关和国检的“特殊照顾”:自主地面操作权、有26个机位的专属停机坪———有本地物流企业形容这些是“连本土企业都无法享受的‘超国民待遇’”。2005年7月13日,广东省机场管理集团公司和联邦快递公司正式签约,联邦快递亚太转运中心落户广州白云机场。2009年2月正式启用。
可是,以“特殊待遇”请来的巨头却大呼“吃不饱”。
联邦快递在广州的大本营,位于白云机场东面,占地63公顷。这里,每小时最多可以分拣4.5万个包裹和文件,每周有144个航班进出。就算这样繁忙,但这也仅仅达到转运中心作业线1/4的饱和度。像货物分拣系统,还能处理目前三倍的货物增量。
据悉,目前联邦快递亚太转运中心只处理国际货物,国内物流还是盲点。有入驻空港经济区的企业负责人评价,联邦快递对广州空港的带动确实有限,“航权无法开放是一个客观原因”。联邦快递是外资航空公司,未获得在国内开展货运的航权要求,仅有的上海-广州航线还是特批的。“联邦快递只能通过广州做国际中转业务,而无法将国内与国际中转业务相衔接。”
据花都区一位熟悉航空物流的人士回忆,当初从国家到地方,都对联邦快递“寄予厚望”,希望亚太转运中心在未来30年里成为联邦快递在亚太区的中心,进一步促进欧盟至亚洲之间的贸易往来,并通过美国和亚洲这两个世界上最大的市场向客户提供快递运输服务,增进美国与亚洲间的贸易往来。
可联邦快递这位“巨头”如何才能在广州空港经济区发挥它的产业连锁效应?上述企业负责人坦言:“这一问题的解决不在广州市,也不在广东省,而是需要国家层面统筹考虑。”
跨境电商,空港物流业的新兴力量
●新白云机场综合保税区(中区):占地998亩●共19家跨境企业,占进驻企业总数约10%●平均每天业务量2万票,月出单量逾50万票●截至今年7月底●B 2B 2C网购保税进口业务累计票数:198 .7万票●商品备案:逾15万种●个人物品累计票数:80 .3万票●B 2C直购进口业务累计票数:128万票
07-13统筹:南都记者裘萍 黄海珊
07- 09采写:南都记者赵安然 裘萍 梅雪卿 实习生黄婷婷 郭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