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linyuan_1991

宜昌城西高速公路(含南津关长江大桥)|已开工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5-10-15 15:05:06 | 显示全部楼层
杨昌斌赴宜昌城西高速调研指导工作


来源:相关子公司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09日

  
       10月9日至10日,湖北交投集团党委书J、董事长杨昌斌带队深入宜昌城西高速调研指导项目建设工作。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总法律顾问罗寿龙,首席技术专家詹建辉参加调研。

       杨昌斌一行先后前往宜昌城西高速跨江大桥南岸主塔桩基施工现场、北岸主塔2号便道等建设工点,实地踏勘调研项目建设情况,认真听取桥旅融合设计理念、技术难点及当前建设进度汇报,就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困难问题与相关子公司负责人深入交流。

       杨昌斌在调研中指出,一要打造“典范工程”,进一步优化宜昌城西高速跨江大桥桥旅融合设计布局,重塑多元化商业模式,积极推动桥梁高空运动,文化旅游,康养度假深度融合,努力把跨江大桥打造成“桥旅融合典范工程”。二要融入地方发展,要积极融入地方经济发展大局,紧密依托地方ZF协调解决征地拆迁,电力迁改等一系列难题,为项目建设营造良好发展环境。三要确保质量安全,深入贯彻落实XJPZSJ提出的“四个宁可”防灾理念等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进一步强化安全质量管理,全力打造安全可靠、品质卓越的精品工程。

       神宜建设公司相关负责人参加调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10-24 15:54:16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s://mp.weixin.qq.com/s/i4pwVV_HS_ZKwu8gBIWSMA

宜昌版的“花江峡谷大桥”在路上


       无独有偶,宜昌大型桥梁资源也很丰富。

       6月28日,湖北省首个桥旅融合项目——南津关长江大桥在宜昌开工。

       宜昌市重点交通项目推进中心主任杨广福介绍,“南津关长江大桥是湖北省首个桥旅融合项目,已入选交通运输部交通强国试点项目。”

       说起南津关长江大桥,负责大桥桥旅融合设计的中交二公院桥梁院工程师刘旭信心满满,“我们在设计前期前往考察和借鉴了武汉杨泗港长江大桥、湖南矮寨大桥、贵州花江峡谷大桥及坝陵河大桥等著名景观桥梁的成功经验,并综合考量观景视野、舒适度与安全性。”

       这意味着,南津关长江大桥建设具备借鉴这些大桥成功的设计经验和教训的后发优势。

       白龙岗纪事从中交二公院的《宜昌南津关长江大桥桥旅融合方案研究与创新》报告中获悉,建设电梯和酒店等规划纳入高速建设总体建安费中,项目推进和实施具有相关经费保障,这意味着南津关长江大桥届时一定是有塔顶观景台和酒店等文旅设施的。

       刘旭介绍说,南津关长江大桥设计的是双向8车道,这意味着下层的旅游观光游览面积将比花江大桥更宽,双侧达到了12米,比花江大桥的6米多出一倍,更为文旅设施布局提供更多空间。

       事实上,除开文旅设施,南津关长江大桥所处的位置应能带来更大的文旅效应,中交二公院南津关长江大桥设计负责人李志刚表示,“南津关长江大桥作为景观制高点,向东可俯瞰宜昌城的现代繁华,向西可尽览西陵峡的雄浑壮阔,其独特性全国无二。”

       未来,游客既可以步行或乘坐观光车穿越长江,还可通过多级电梯直达桥塔顶部观景平台——拟设立高空咖啡厅、观景台及极限运动设施,成为国内少有的集观光、文旅、休憩于一体的“空中综合体”。

       南津关大桥不仅在技术上实现跨越,更在美学与体验上重新定义了桥梁的价值。正如中交二公院桥梁院副院长刘琪所说,“一座成功的桥梁,应该是结构创新、自然景观与人文意象的完美融合。”

       三峡大学社科联副主X、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阚如良认为,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民生产业和幸福产业,是“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绿色产业,关联带动性强,社会影响大,可借势提升城市知名度、美誉度,因而是各地都在极力发展的“香饽饽”产业。花江桥旅融合创新样本启迪我们,要跳出“文旅+”本位主义,主动挖掘各行各业潜在的旅游价值,融入“+旅游”思维,赋予旅游功能和消费业态,跨界重构“文旅+百业”“百业+文旅”双向融合生态体系。宜昌在交旅融合上有探索有成效(如长江游轮旅游、G348地质科普公路),还可建好用好重大工程、主导产业、先导科技等特色优势,打好“工程+旅游”“产业+旅游”“科技+旅游”牌,不断丰富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的文旅产品体系,让宜昌成为服务美好生活的理想家园。

       未来,随着南津关长江大桥的建成投用,湖北首座也是全国前列文旅大桥浮现宜昌,宜昌旅游必将再多出一张王牌。

       同时,也期待更多宜昌“+旅游”王牌涌现,助力湖北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助力宜昌加快建设世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

时间:2025年10月24日
来源:白龙岗纪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11-5 21:53:15 | 显示全部楼层



今日(2025年11月5日)的南津关长江大桥南桥塔施工现场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11-6 00:54:0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实话这工程进度太慢了,开工四五个月了感觉主敦桩机都设开钻还在准备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11-7 09: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landiao 发表于 2025-11-6 00:54
说实话这工程进度太慢了,开工四五个月了感觉主敦桩机都设开钻还在准备期

高速和市政不一样,高速临建工期大多一年左右才能搞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11-7 16:49:38 | 显示全部楼层
是的,山区修高速不像平原,推土机沿红线把农田一推施工便道就成了,可借用四通八达的路网运输材料,山区施工便道得先盘山再挖山,加宽原本稀缺又狭窄的乡村公路,要长距离修筑联接道才能打通工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11-14 23:31:38 | 显示全部楼层
       贵州花江峡谷大桥在国庆中秋假期爆火,“横竖世界第一”的雄姿与水幕灯光秀吸引超22万人次打卡。无独有偶,我市前不久开工的南津关长江大桥,规划了高空咖啡厅、观景平台和极限运动设施,意图打造横跨长江的“空中综合体”,使其从单纯的功能性工程,演变为承载文化、旅游等多重价值的新型公共空间。

       在我们的认知中,传统基建项目多是冰冷的“水泥森林”,花江峡谷大桥的走红打破了这一刻板印象。当宏伟工程与壮丽山河相遇,能产生震撼的审美体验;而南津关长江大桥将电梯、咖啡厅、观景台融入设计,更预示着基建正从“通过之地”转变为“停留之所”。

       转变背后,是社会发展需求的深刻演进。当“有没有”的基础需求得到满足,“好不好”的品质追求便自然浮现。一座大桥若仅满足通行需求,它只是交通基础设施;但若同时能让人漫步云端、品咖啡观江景,它便成为生活方式的载体、城市文化的符号。这种转变要求规划者、建设者超越纯技术思维,在项目萌芽阶段就为文化、旅游、生态等元素预留空间,让基础设施成为滋养美好生活的土壤。

       从更广视角看,这种“基建+”思维应更多地落地。大到桥梁隧道如何成为网红新地标,小到背街小巷改造如何保留历史记忆、融入艺术元素,都是将人文温度注入钢筋水泥的实践。

       桥梁讲述工程智慧,道路串联人文风景,基建超越物理属性的转变,正是高质量发展在基础设施领域的生动体现。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11-28 21:05 , Processed in 0.038539 second(s), 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