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3-5-8 21:42:17
|
显示全部楼层
满足通行7座大桥横跨汾水
和马辉一样,从小在太原城长大的人,生活中无论如何都躲不掉汾河以及 ...
奔跑的李梦龙 发表于 2012-11-15 18:17 
漪汾桥资金不足卡住脖子(转自 滴血残阳)
到1990年代初,太原市内汾河段大桥密度基本为每2公里一座桥。只有旧迎泽桥与胜利桥之间间隔4公里。当时,府东、府西街已被规划为城市主干道,沿府西街向西修一条跨河大桥以缓解交通压力势在必行。
1990年7月,府西街汾河桥,即漪汾桥进入设计阶段。市政府的意见是做一个板桥就行,既简单又经济。时任该桥项目负责人的刘锦焕却有自己的想法。现任太原市市政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的刘丽娟也参与了漪汾桥的设计,她回忆说,跨汾河大桥各具特色,新桥也不能例外!刘锦焕坚持不做板桥,要设计一个新颖美观的新桥。最大的问题还是资金!为了保证最后敲定的七跨中承式拱桥不超出预算,设计人员只能在桥的宽度上做文章。1992年11月漪汾桥建成通车,全长653.788米,宽22.5米,从建成之日起,美丽的漪汾大桥就承受着“桥面不够开阔、限制人们视野”的责难。
如今,车辆在桥上行驶,明显能感到局促。司机杨师傅对记者说:“除非不得已,他是不会走漪汾桥的,桥上经常堵车,远没有在迎泽大桥、胜利桥上跑得痛快!”设计者们不会想到,短短十几年,漪汾桥已沦落到被司机师傅遗弃的尴尬境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