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查看: 5496|回复: 14

【广州点滴】 芳村五眼桥、醉观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18 05:31: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建筑评论家 于 2012-1-18 05:41 编辑

五眼桥原名通福桥,是历史上省佛大道的第一桥,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南海县(今为南海市)人户部尚书李待问修建。人们为了纪念建桥者李待问,故习称李公桥。 清嘉庆年间重修,整座桥至今保存完好。 如今昔日繁荣喧嚣的古桥,只静静的卧于小河涌上,述说着自己拿几百年来的故事。

   且讲明代南海盐步,有位李老伯,他私下纳服侍自己的婢女为妾。婢女怀孕时,老伯病重,他担心自己万一亡故,腹中的孩儿不为李家承认,临终留下遗嘱:“七十一老翁,临老入花丛。生儿李待问,生女李少容。”不久老伯去世,婢女产下男孩,按遗嘱取名叫李待问。由于有老伯的亲笔遗嘱,李家的人不敢赶她母子走,但总是冷言冷语。婢女不愿寄人篱下,搬到邻村,搭座茅寮,替人做针线度日。

  李待问到七八岁时,因家贫无钱读书,但他勤奋好学,日间趴在私塾窗外听课,晚上偷看武师教武,靠“偷师”居然练得文武全才。后来他投身军旅,屡立大功,很得大官的赏识,职位青云直上,若干年后,时来运转,居然当上万历年间的户部尚书。

  这时,他母亲已年迈多病,李待问是个孝子,不会忘记母亲含辛茹苦把自己拉扯大,毅然抛却高官厚禄,回广州开一间商行,每隔十天八天必返盐步探望母亲一次。

  从前由省城到盐步,要经过一条秀水河,摆渡的是一位姓潘的老伯。有一次,李待问走得匆忙,留下一包银在船中,但回来时潘伯将原银奉回。李待问感动了:“潘伯这么穷尚能拾金不昧,我为什么不做些善事,造福乡梓呢”?于是出资建了五眼桥,并送一笔钱给潘伯养老。

  桥落成之日,李待问站在桥头,雅兴大发,出了一句上联:“桥眼五通连水秀”。此句看似平凡,妙在能够倒读成“秀水连通五眼桥”,而“秀水”是地名,到现在还未有人对上。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8 05:32:1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8 05:33:0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8 05:34:16 | 显示全部楼层
醉观公园是芳村清末八大名园之一,也是当时颇有名气的八大名园中硕果仅存的,园内环境清幽,是典型岭南园林风格。保存下来的醉观园1984改建为醉观公园,是芳村唯一的正规综合性公园。每天有附近的数千名居民在公园中晨运、清闲。2008年4月,芳村区原位于隧道口附近的近代著名学者康有为的故居小蓬仙馆,成功地在醉观公园完成异地重建,并将重建后的小蓬仙馆办成康有为纪念馆,进一步增强醉观公园的文化氛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8 05:35:35 | 显示全部楼层
小蓬仙馆原来位于花地街上市新隆沙东,建于清道光年间,咸丰六年(1856)重建,为水磨青砖的三进建筑,坐北向南,有大殿、精舍,殿后有小花园,曲径清幽,亭台山石,风景秀丽。光绪年间,仙馆被改名为“七公祠”、“八公祠”,并被用于兴办学堂。建国后,曾为芳村公安分局和芳村文化馆所占用。1958年,这里成为炼钢场所,受到严重破坏,现仅存前殿和两边侧房,但仍可窥其建筑水平之高。前殿正面石额“小蓬仙馆”为80厘米丁方隶书,苍劲有力,两座侧门的门楣上方书有“清镜”和“平砥”字样。前殿山墙檐下一排烘托,上有“花开富贵”图,均为砖刻,线条清晰,刻工精细。檐下一块长约10米、宽40厘米的长幅木刻浮雕,雕有花果蔬菜图案20余组,极富地方特色,是不可多得的木刻艺术品。仙馆中种有白兰,也历来为人们所称誉。

  小蓬仙馆是何人所建,历来众说纷纭。一说是道教羽士集资兴建。一说是康有为的祖父所建。尚有一说是曾任两广总督的叶铭琛奉父命所建。据有关部门和人士近几年的考证,小蓬仙馆应是康有为的祖父所建,以仙馆为名乃是当时的一种风气,以示高雅脱俗。清同治六年(1867)左右,年幼的康有为曾在此读过书。小蓬仙馆现被广州市人民政府列为广州市内部控制文物保护单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8 05:36:2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8 05:37:1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8 05:38:46 | 显示全部楼层
清乾隆年间(1736~1795)建,原在福荫院旁,现福荫院已拆,福荫桥从旧址迁进醉观花园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8 05:39:3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8 09:49:59 | 显示全部楼层
五眼桥原名通福桥,是历史上省佛大道的第一桥,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南海县(今为南海市)人户部尚书 ...
建筑评论家 发表于 2012-1-18 05:31



    好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8 12:00:2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建筑评论家


    好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1 01:04:05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图~顶评论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1 17:14:37 | 显示全部楼层
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1 17:15:22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的名字好专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3-30 21: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骤雨断隔四方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7-22 10:37 , Processed in 0.053970 second(s), 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