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07-25 14:17 南方网 黄祖健 符超军


南方日报讯(记者/黄祖健 摄影/符超军 通讯员/叶子川 陈虎辉)7月25日,在鹤庄至官堂区间,随着最后一排轨道在隧道里合拢,七号线一期全线的轨道在历时6个月的紧张施工后,正式宣告铺通。当天上午,广州地铁七号线一期机电负责人张长生表示,全线轨道铺通后还要进行后续的收尾工作,而进展较快的大洲车辆段出入段线至谢村站将于本月底率先移交开展各项运营调试,其余各段将在条件成熟情况下陆续移交。
设3个铺轨基地加快施工
记者在现场看到,施工人员运用撬棍、起道机等对位工具,将鹤庄至官堂区间最后两节轨排连接成为一体,技术人员用道尺等检测工具对轨道几何状态进行了严格检测。至此,全线轨道宣告顺利贯通。在不远处,焊轨机已就位,下一道工序长轨无缝线路焊接作业即将展开。
据了解,地铁七号线一期(广州南站至大学城南站)全长约18.6公里,共设三个铺轨基地同步施工。为了保证轨道工程如期完工,施工单位中铁五局精心策划施工方案,在高峰期加大了人力、机械和周转材料投入,3个铺轨基地由原来的6个整体道床作业面增加至8个,轨道车由原来的6台增加至9台,铺轨车由原来的12台增加至16台,高峰时共投入500余名施工作业人员、6台铺轨龙门吊全面开展施工。在施工过程中,严守安全质量关,大力开展安全防护和安全教育培训,引进先进施工技术和设备,确保施工安全和质量。
多区段增设减振降噪措施
张长生介绍,为了降低对部分区段的影响,七号线一期轨道工程根据环评报告的要求,在行经官堂村、市头村、广东工业大学文化活动中心和万博商务区等多个区段合计6190米,主动增设了减振降噪措施。
如在房屋密集的官堂村、市头村一带,采用目前国际最先进、减振性能最优的液体阻尼钢弹簧浮置板,预计减振效果可达15分贝以上;而在广州南站、汉溪长隆站、万博商务区、广东工业大学文化活动中心和大学城南站等区域,采用了高等级的梯形轨枕减振道床,预计减振效果可达10分贝以上;在其他敏感区域则采用中等减振道床,预计减振效果可达6分贝以上。 |
评分
-
1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