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6-12-26 15:18: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落飞 于 2016-12-26 15:49 编辑
创新要落实到产业上
中国经济导报:本次会议指出,“深入推进创新驱动和产业转型升级,大力振兴实体经济,促进新旧动能加快接续转换”,目前创新研究与实体产业经常脱节,请问武汉在这方面有何经验?
汪祥旺:创新研究如何与实体产业结合是一个重要问题,需要放到一个更宏大的体系中。武汉是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的8个城市之一,我们提出了“五链统筹”,分别是产业、创新、人才、资金、政策。他们之间的内在逻辑是,首先有产业链,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创新链有了以后就要完善资金链,还要打造人才链,接着要配套政策链。
五链统筹的核心首先是要壮大产业,我们的创新一定要落到实处,就是要产业创新中心城市,这个地方的产业要发展,就不是为了创新而创新。创新落在产业上,创新落在兴业上,创新落在项目上,这样就真正地实现了科技成功转化为生产力。
创新的核心要求是企业的创新,要实现大中小企业创新机构的全覆盖。只有把企业主体作用发挥出来,既是创新的主体也是受益的主体,也是科技进步的主体。而有些中小民营企业,一家一户做不了的,我们就建共性的创新平台,比如生物医药的共性平台。这些平台可以提供一些公共服务,比如医药公共检测,公共实验等。中小民营企业无法购买的设备,他们很难做到的事情,在我们这里就可以大家联合起来做,相当于是创新的联盟。
所以我们的创新链是力求改变,过去产业和创新相对比较分离的状况,现在要把他们联系的更紧密。以企业为主体,政府支持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公共创新平台等来共同部署创新链,发挥政府、社会、企业方方面面的积极性,把创新链部署在产业链上。
中国经济导报:武汉以前的传统工业比较发达,比如武钢、武烟、武化等,现在在三大产业新旧动能转化的过程中,如何让各个要素有效地流动和集聚?
汪祥旺:武汉以前的传统产业占比非常高,像烟草、钢铁还有石化,现在我们要让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另一方面就是发展高新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在这个过程当中,资金、土地、劳动力、人才等要素的有效流动和集聚,我们通过两个途径来实现。
第一是发挥市场的作用,通过市场的作用,传统产业是在下行的,新兴产业是在上升的,劳动力通过市场的作用也在流动。第二,在流动过程当中还是有些困难的,政府就可以发挥更好的作用,比如说武钢以及服装等过剩产能行业,以前的劳动力很多,现在用不了那么多,而新兴产业发展很快,比如地铁,我们大量地铁的工人就从这里招,都是熟练工人,总体来讲还是依靠市场和政府两方面的作用,让要素尽量按照市场规律来流动,同时政府也积极推动,有所担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