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查看: 30085|回复: 141

[江城资讯] 2018年7月19日武汉新闻汇总

   关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7-19 08:01: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共享机遇 推进融合 聚力高质量发展
第十五届湖北·武汉台湾周在汉开幕


    长江日报讯(湖北日报记者张晓峰 周呈思 陈鹏)山水隔不断,鄂台一家亲。7月18日,由国务院台办、省政府暨武汉市政府共同主办的第十五届湖北·武汉台湾周,在武汉东湖国际会议中心开幕。以“共享机遇,推进融合,聚力高质量发展”为主题,1200多名海峡两岸嘉宾共商鄂台合作发展大计,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张志军,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蒋超良,中国国民党前副主席胡志强,台湾商业总会理事长赖正镒在开幕式上致辞。省委副书记、省长王晓东主持开幕式。

    省领导徐立全、马国强、尔肯江·吐拉洪、黄楚平、王艳玲、梁伟年、胡志强、童道驰、马旭明、王红玲,武汉市代市长周先旺,省政府秘书长别必雄等出席开幕式。

    中国国民党前副主席林政则、海贸会副会长高孔廉、全国台企联会长王屏生、花莲县县长傅崐萁、苗栗县副县长邓桂菊等台湾政界、工商界和基层代表出席开幕式。

    张志军代表海协会对台湾周举办表示祝贺。他说,习近平总书记会见连战先生率领的台湾各界人士参访团时的重要讲话,深刻分析了当前台海形势,深刻阐述了对台工作原则立场和基本方针,深刻揭示了两岸关系发展的主流大势和历史逻辑,对两岸同胞全面认识当前台海形势,坚定信心推动两岸关系发展,共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指导意义。当前大陆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们不断扩大深化两岸经济交流合作,诚挚欢迎台湾同胞分享发展机遇,希望台湾工商界朋友把握良机,与大陆企业携手合作,共同做大做强中华民族经济。我们积极践行“两岸一家亲”理念,努力为台湾同胞来大陆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希望台湾同胞特别是工商界朋友用好用足惠台政策,趁势而上,取得新的更大发展。我们持续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团结广大台湾同胞,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希望广大台湾同胞与我们一道共担民族大义,旗帜鲜明地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活动,维护和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张志军说,湖北具有长江经济带、“一带一路”、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乡村振兴战略等多重政策叠加优势。湖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开展对台交流合作,湖北·武汉台湾周为促进台湾同胞在湖北投资兴业,扩大深化湖北与台湾的交流合作,搭建重要平台,取得丰硕成果,希望台湾同胞继续通过这一平台获得更多商机,取得更好发展,不断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注入新的更大动力。

    蒋超良代表省委省政府向出席台湾周的各位嘉宾表示欢迎。他说,7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连战先生率领的台湾各界人士参访团时,强调要坚定不移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坚定不移扩大深化两岸交流合作,坚定不移为两岸同胞谋福祉,坚定不移团结两岸同胞共同致力民族复兴。讲话饱含深情,意涵深刻,在海峡两岸引起强烈反响。我们连续举办台湾周活动,就是用实际行动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大局,维护两岸同胞的根本利益。我们愿同广大台湾同胞一道,继续秉持“两岸一家亲、共圆中国梦”的愿景,坚定不移扩大深化鄂台各领域交流合作,坚定不移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奋力开启新征程、谱写新篇章。

    蒋超良指出,两岸同胞是命运与共的骨肉兄弟,是血浓于水的一家人。开启新征程、谱写新篇章,需要我们把鄂台一家亲的心,贴得更亲更近;需要我们把扩大深化鄂台交流合作的路,走得更宽更远;需要我们把为台企台胞谋福祉的事,办得更实更好。我们将以本次台湾周活动为新的起点,继续用心用情用力推动鄂台交流合作。我们制定了62条惠台具体措施,努力为台企台胞提供与湖北企业居民同等的待遇,让广大台企台胞在湖北投资有安全感、发展有成就感、生活有幸福感。真诚欢迎更多的台企台胞选择湖北、扎根湖北,分享湖北机遇,共创美好未来。

    胡志强在致辞中说,湖北是长江经济带和“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交会点之一,也是许多台湾同胞的故乡和台商台企聚集之地,这些年发展之快、变化之大,超出我们的想象。希望更多台湾同胞把握发展机遇,促进交流合作,实现鄂台互利双赢;希望台湾周活动继续发挥光和热,为两岸人民过上更好的日子,为共谋民族复兴大业作出更大贡献。

    赖正镒在致辞中说,近年来湖北出台一系列惠台政策,为台湾青年学习、创业、就业、生活等提供便利,让台湾同胞倍感温馨。随着“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等战略的推进,鄂台交流合作面临巨大机遇。相信通过深化两岸工商界及青年的互动交流,两岸和平发展与鄂台合作前景将更加广阔。

    开幕式上,张志军为海峡两岸产业合作区(湖北)授牌;武汉、黄石、仙桃市政府主要负责人分别进行了推介演讲。

    本届台湾周包含主体活动、经贸合作、青年东湖论坛、文化交流、基层交往、分会场活动等六大板块共19项活动,并设宜昌、黄石、荆门分会场。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7-19 08:01:42 | 显示全部楼层
海峡两岸长江工商论坛在汉召开
    长江日报讯(记者鞠頔)18日,第十五届湖北·武汉台湾周海峡两岸长江工商论坛在汉召开,来自海峡两岸的企业家围绕“与创新同行、共时代奋进”交流体会,探寻合作。武汉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周先旺,中国国民党前副主席胡志强致辞。

    周先旺表示,武汉是一座历史之城,充满光荣与梦想;武汉是一座现代之城,充满发展生机与活力,当前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正处在新一轮的上升周期;武汉是一座未来之城,充满广阔发展前景,近50项国家重大战略和改革试点任务叠加聚焦武汉。

    周先旺说,当前武汉市正深入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生态化大武汉,努力打造世界亮点城市,实现大武汉全面复兴。他诚邀台湾企业家与武汉结成奋斗共同体、事业共同体,加强四个方面对接合作:深化先进制造业对接合作,共同迈向产业链中高端;深化科技创新对接合作,共同抢占创新链中高端;深化现代服务业对接合作,共同抢占价值链中高端;深化现代农业对接合作,共同发展高水平都市农业,推动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周先旺表示,武汉市将深入贯彻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台重要讲话精神,秉持“两岸一家亲”理念,全力推动中央和湖北省惠台政策措施在汉落地见效,持续深化政务服务改革,着力营造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一如既往维护台湾同胞合法权益,创造最优环境、提供最好服务,让各位企业家在汉投资放心、工作顺心、生活舒心。

    胡志强表示,武汉地处两江交汇,是“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发展前景可期。武汉也是台商在大陆投资最密集城市之一,希望继续深化与武汉的经济合作,让成果惠及两岸更多人民。

    市领导陈瑞峰、刘立勇、蔡杰、胡洪春等参加活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7-19 08:02:07 | 显示全部楼层
中部首个海峡两岸产业合作区落户湖北
光谷力推两岸共同创新“智造”

    长江日报讯(记者李佳 通讯员刘宇 胡祎 张珊妮 实习生屈容)18日,第十五届湖北·武汉台湾周开幕式上,全国第三个、中部地区首个海峡两岸产业合作区,宣布在湖北正式挂牌。其中一个园区落户武汉东湖高新区。

    此前,国台办先后于2017年9月和12月在广西、四川授牌设立了两个海峡两岸产业合作区。而湖北合作区将采用“一区三园”模式,整合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黄石经济开发区、仙桃高新技术开发区三大产业园区,其中,东湖高新区将围绕生物科技和智能制造产业与台湾进行深度对接。

    从1998年第一家台资企业武汉同亨精密制造有限公司落户,台商在东湖高新区投资已有20多年的历史。目前,高新区有台资企业60家,总数占武汉市的五分之一,行业涉及光电子、生物科技、汽车、机械制造、农产品加工、农业及零售业等多个领域,其中投资规模超1000万美元的台资企业有11家,台湾地区百强企业中有13家大企业、大财团在高新区投资。人才方面,常年在高新区工作、生活和学习的台胞约1000人,如在生物技术领域就聚集了富煜亚洲投资总裁姒亭佑、凯鹏华盈中国基金管理合伙人黄瑞晋等一批国际顶级人才。台资企业和企业家已成为推动东湖高新区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

    东湖高新区相关负责人介绍,作为湖北海峡两岸产业合作区武汉园区的主力军,未来,光谷将坚持开放合作、创新发展、互利共赢的原则,大力推动两岸在生物健康与智能制造领域的深度对接,在项目引进、产业集聚发展、创新平台建设、合作水平提升等方面实现新突破。将挂牌成立“海峡两岸产业合作创新中心”,作为两岸产业合作的立脚点和孵化加速器。同步规划建设中国光谷海峡两岸产业合作示范园、两岸产业创新合作示范区,完善园区配套,为项目落地提供保障。积极推动与台湾相关产业社会资本成立一支专项产业投资基金,用于支持海峡两岸产业合作园区内的落地项目发展,专设海峡两岸产业人才基金,引进一批掌握国际领先技术和行业规则的产业领军人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7-19 08:02:36 | 显示全部楼层
海峡两岸长江工商论坛与会嘉宾纷纷点赞
武汉是不能错过的核心城市



    7月18日,海峡两岸长江工商论坛举行。以“与创新同行共时代奋进——共享武汉在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中的战略机遇与发展成果”为主题,与会嘉宾纷纷点赞武汉充满机遇,台商们表示“武汉市是不能错过的核心城市”。

    超百家台湾大企业来汉投资获长足发展

    台湾“中华征信所”总编辑刘任统计,有超过100家的台湾大型企业在武汉投资。其中,富士康等台资十大科技集团都已经落户武汉。

    在武汉投资的台企,随着武汉城市发展,企业也有长足发展。

    纬创软件是台湾最大的软件服务公司之一,其大中华区总经理张志伟说,早在2003年就在武汉设立公司,经过15年发展,现在武汉员工超过2000人,占全公司人数50%,成长为武汉IT服务领军企业。

    冠捷科技集团副总裁段振华说,冠捷科技在武汉发展快15年,带动了相关上下游在大陆的茁壮发展,经历、见证了武汉蓬勃发展。在武汉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截至2017年,冠捷在武汉产生的销售收入700多亿元。

    “武汉市是台商投资非常好的地方。”武汉台资企业协会会长萧永瑞亲眼见证了台企在武汉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过程。她回忆说:1992年我父亲邀请台湾统一集团来武汉投资,当时统一的调研小组认为武汉不具备设厂条件,我父亲对统一董事长说“军人要战场,商人要市场,我陪你走一趟,去感受一下武汉的市场”。最终,1993年统一落户武汉,成为落户武汉的第一家台湾上市公司。据萧永瑞了解,武汉统一在统一集团内,无论是经营绩效,还是员工稳定性等方面,都位居前列。

    武汉享有长江经济带核心地缘优势

    说到对武汉的看法,与会嘉宾从武汉在国家战略中位置、武汉城市的魅力、发展优势等多角度谈了自己的看法。

    中国国民党前副主席胡志强说:“武汉是长江中游的中心城市,武汉的城市地位,随着长江经济带的兴起越发重要,希望台企积极参与到长江经济带的发展。”

    在汉发展多年的冠捷科技集团,看好武汉在长江经济带的发展潜力。副总裁段振华说:“长江经济带具有独特的优势和巨大的发展潜力,是中国综合实力最强、战略支撑作用最大的区域之一。武汉享有长江经济带的核心地缘优势,是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驱动引擎。”

    段振华说,随着长江经济带的发展,武汉核心战略地位进一步提升,给企业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冠捷通过中欧班列,将武汉的工厂与欧洲波兰的工厂有效连接,将武汉制造的产品推广到整个欧洲市场。

    “今天的武汉,从九省通衢到了九州通衢。”武汉台资企业协会会长萧永瑞认为,武汉便利的交通,位于全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心位置,随着水、陆、空立体交通的完善、米字型高铁基本成型,武汉的优势越发突出。

    “武汉是长江经济带的枢纽,是现代物流中心,在全中国内需市场中将扮演重要角色,”台湾“中华征信所”总编辑刘任说,富士康集团等台企看中了武汉这一优势,纷纷在武汉布局。

    相信武汉未来将创造四个能力

    “武汉是不能错过的核心城市。”武汉台资企业协会会长萧永瑞说,市场规模决定武汉格局,武汉有着大量受过良好教育具有消费能力的人。武汉百万在校大学生,是城市创新发展的坚强后盾,为城市提供了生机勃勃高质量的人力资源。

    对此,纬创软件大中华区总经理张志伟深有体会。他说,纬创软件主要从事软件服务,对于高学历人才需求数相当高。武汉是国家重要的科教研发基地,具有高度的城市创新能力,武汉高等学院数量在全国名列前茅,每年输出的高等科技人才,正是纬创软件最需要而且最重视的人才来源,目前公司大学以上学历员工人数占比在98%以上。

    张志伟说,非常重视在武汉的发展,纬创软件今年将在武汉设立大陆地区的运营总部,目标是达到1万员工规模,准备在武汉成立两岸创新中心、两岸台青交流中心、全球开发中心。段振华则表示,冠捷将参与到武汉新型智慧城市建设。

    台湾“中华征信所”总编辑刘任分析,过去台商在武汉投资主要是电脑、汽车、食品、水泥、百货零售等产业,现在产业转向高科技的通讯、光电、光伏、半导体、电商及互联网、生技等,未来工业自动化、机器人、云端、大数据AI智能、供应链物流等新兴产业将在武汉落地。

    刘任说,台企高科技供应链将在武汉集中,相信武汉未来将创造四个能力:有价值的能力、稀有的能力、让竞争对手模仿代价高的能力、全球产业链中不可替代性的能力,这些都需要台资企业参与,相信未来会有更多台资企业在武汉投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7-19 08:02:59 | 显示全部楼层
全市台资企业生产总值富士康约占1/3
富士康将在汉加大投资工业互联智能工厂

    长江日报讯(记者李佳 通讯员刘宇 芮光阳 实习生屈容)18日,在第十五届湖北·武汉台湾周开幕式上,富士康武汉园区总经理陈聪汉接受长江日报记者专访时介绍,富士康正在汉打造工业互联网示范线,5年内,在产线七成实现自动化的一个工业互联网智能园区,将在光谷崛起,届时创造的产值,可在未来实现倍增。

    富士康自1974年在台湾肇基,已成为全世界最大的电子代工厂,为苹果、惠普等世界顶级的电子品牌制造产品。自2006年签约落于武汉后,富士康在汉共投入30亿美元,累计创造工业产值近2300亿元,且吸引了400多家上下游配套企业进驻武汉及周边地区,有力带动了武汉消费电子产业的发展。2017年全市台资企业900亿元人民币生产总值中,富士康约占了1/3。

    陈聪汉介绍,未来十年,武汉富士康将以工业互联网为依托,在汉加大投资工业互联智能工厂,加快从传统制造向智能化与品牌转型,重点发展包括大屏技术、智能工厂、智能学校、智能办公、智能零售等智能应用,晋级高新技术科技企业,成为3C产业领头羊,达成产值翻倍的目标,“目前,武汉厂区正在打造工业互联网示范生产线,未来能在产线上实现七成自动化,这个进度,在富士康次集团里是较为领先的”。

    据介绍,在光谷建厂11年,武汉富士康完成了从台式电脑、数码相机到游戏机、自动贩卖机、投影仪、电子白板以及时下引领共享潮流的摩拜单车的多元化、多品牌产业布局。“我们正在考虑将更多产量往武汉集中,把武汉打造成为一个更大的台式电脑产业基地”,陈聪汉介绍,富士康正在汉推动智能工厂改造升级,“这里有很好的人才、产业资源,以及地方政府的支持”。

    据了解,工业互联网和数字化是智能工厂的中枢神经,富士康武汉园区将在现有设备自动化、物流自动化的基础上,通过采用智能网络和机器人,用自动化制程取代传统人工组装,“智能工厂意味着更高层次工程师技工的培训和招募,为他们提供的配套,也要相应加强”。据了解,东湖高新区正在富士康园区附近建设长江青年城,以满足富士康等周边企业新增员工和高新区青年创新创业人群住宿需求,吸引更多大学生留汉创业,“目前富士康武汉园区七成都是湖北员工,期待未来能在富士康武汉园区打造产城融合的示范区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7-19 08:03:46 | 显示全部楼层
汉台两地医疗机构
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将就医院管理、人才培训等展开交流

    长江日报讯(记者罗岚 王恺凝 通讯员刘宇)“共建医疗卫生事业平台,共谋两岸同胞健康福祉。”18日下午,在武汉市卫计委,汉台两地医学专家、医院管理者展开充分交流,部分市属医院、学术团体与台湾秀传医疗体系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武汉医学会会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孝平评价,大陆与台湾的医疗合作越来越成熟,也越来越实质化。

    作为第十五届湖北·武汉台湾周系列活动之一,本次交流会你问我答气氛热烈,成果也颇丰。武汉市中医医院、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武汉市武昌医院和武汉市护理学会,都与“秀传”签署了全面而具体的合作意向,双方将就医院管理、文化建设、技术与人才培训等展开全方位合作。

    汉台两地的医学交流由来已久,2017年上半年,武汉市卫计委、武汉医学会与台湾医学界互访互通,酝酿全面的合作。据了解,台湾秀传医疗体系是台湾较为知名的民营医疗机构,目前共有八家连锁医院,同时也是全世界最大的微创手术训练中心。去年11月,武汉一批医院人才赴台学习医疗管理,大家充分感受到台湾医院在文化建设和人文关怀等方面值得学习。

    会上,陈孝平院士结合自身临床实践进行专题演讲。他表示台湾在上世纪中期即有大量医疗人才前往美国深造,主要沿袭美式医疗。改革开放40年来,大陆医学科研和临床技术突飞猛进,尤其是人群数据样本量大,两地可在科研方面加强合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7-19 08:04:19 | 显示全部楼层
武汉自然博物馆·贝林大河生命馆
在园博园建成开馆

    长江日报讯 (记者熊波 通讯员邓志强)18日,由武汉市人民政府与美国环基会联合打造的武汉自然博物馆·贝林大河生命馆在园博园建成开馆,填补了自然博物馆界没有以世界大河为背景办馆和武汉市100多座博物馆没有自然博物馆的空白。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李述永出席开馆仪式。

    武汉自然博物馆·贝林大河生命馆是一座集中收藏、展示、研究世界大河生物多样性的自然博物馆。全馆展览面积1.8万平方米,展出各类标本3000多件,其中1400余件来自美国环球健康与教育基金会主席肯尼斯·贝林先生的捐赠。展览主题为“大河之旅 生命之歌”,包括“大河沧桑”“大河珍灵”“大河沉思”“大河探秘”和“科普空间”五大板块。博物馆内拥有中国最大的龙足迹化石墙、中国修复装架最大的巨犀化石骨架、世界上体型最大的大象、中国唯一的金刚猩猩、极度濒危的印支虎等十大镇馆之宝,以5条观展轴线、14大精品展区为观众营造出“沉浸式”的观展体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7-19 08:05:05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能脱离城市实际谈摩天大楼

    上海中心大厦主体118层、建筑面积43万多平方米,其观光厅被誉为“上海之巅”

    现在国内有一批城市已经建起了高耸入云的摩天大楼,有的地方则正在加紧规划上马,这些摩天大楼在世界上也排得上号。网上很多人在问:城市真的摩天大楼越多越好、越高越好吗?也有媒体对此予以探讨。

    摩天大楼指100米以上超高建筑,它兴起于美国、风靡于欧美,遍及世界各地,其最大特点是占地少、容积率高,解决了大城市人多地少的矛盾,也是城市现代化的标志性符号之一。

    这几年,随着国内摩天大楼越来越多、越建越高,对摩天大楼的争议也越来越大。对摩天大楼的质疑,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一是造价高,二是能耗大,三是光污染,四是消防与救援应对困难。同样地,我们也可以列出摩天大楼的许多好处,比如占地少、对空间利用率高、产业集约程度高、单位经济产出高等。

    摩天大楼该不该建、建多高,不能抽象地讨论,也不能一概而论。不同城市,其人口、经济规模不一样,功能定位不一样,与摩天大楼的匹配度也大不一样。比如,相比于中小城市,大城市或特大城市,与摩天大楼的匹配度更高;相比于城市的其他地带,城市的核心区域或经济中心地带,与摩天大楼的匹配度更高。这是城市规模决定的,是城市集约集聚发展的需要和体现。

    对那些大城市或特大城市来说,它们往往吸引和集聚了大量的人口、资本等要素资源,如果不建一定数量的摩天大楼,都搞“小而美”,换句话说,这些城市如果不能垂直生长,要承载人口和经济,就只能平面扩张,那么“摊大饼”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不可避免的。事实上,已经有很多研究表明,在边际效应以内,城市的人口密度越高,经济集中度越高,城市的运行成本其实越低。

    摩天大楼的建设和运营主体主要是企业。建摩天大楼有其市场逻辑,那就是一座城市存在对摩天大楼所供应物业的需求,而且这种需求足够大、可持续。如果市场不存在需求或需求不大,摩天大楼自然长不多、长不高,企业是会算这笔经济账的。

    建摩天大楼也有城市发展的内在逻辑,高楼往往反映一座城市的产业定位与预期。比如上海中心大厦主体118层、建筑面积43万多平方米,主要提供高档写字楼、酒店、休闲、观光、高档餐饮等服务。入驻企业业态含金量不是足够高,不可能在此立足。

    一方面,我们要看到摩天大楼与城市高端产业互为表里。摩天大楼集聚现代高端服务业,是高端服务业存在和发达的标志,没有哪个制造业工厂车间会去建摩天大楼。现代高端服务业也存在集约集聚发展、合理区域分布的需要,这就是为什么即便在发达城市,摩天大楼也不是遍地开花、全城都是,而是相对集中在特定区域、特定地段。

    另一方面,摩天大楼与城市高端产业存在相互拉动的可能。资源在一座城市集聚是基于其历史与现实,也基于预期。迪拜想当“中心”,它在沙漠上建成一堆摩天大楼,结果还真的栽得梧桐树、引来金凤凰。也就是说,摩天大楼也体现着城市的自我认知、自我期许,关联着城市的发展前景和城市远见。

    发展程度相对更高的城市,特别是那些千万人口级别的中心城市,对于建摩天大楼,其实不必大惊小怪。我们需要警惕和避免的,是不顾城市实际的盲目建设、盲目攀比,是不合理、不集聚的地理布局。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7-19 09:03:17 | 显示全部楼层
anson908 发表于 2018-7-19 08:05
不能脱离城市实际谈摩天大楼

    上海中心大厦主体118层、建筑面积43万多平方米,其观光厅被誉为“上海 ...

这是哪个啥比写的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7-19 09:08:04 | 显示全部楼层
台湾联发科技武汉研发中心、纬创软件大陆总部、台湾生物技术研究院、敏实集团电动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镭崴PCB生产线等7个项目进行现场签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7-19 09:15:37 | 显示全部楼层
anson908 发表于 2018-7-19 08:05
不能脱离城市实际谈摩天大楼

    上海中心大厦主体118层、建筑面积43万多平方米,其观光厅被誉为“上海 ...

通篇都是在说屁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7-19 09:17:0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可以建设呃200米的住宅,不可以建设600米的商务楼,这个逻辑不好理解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7-19 09:17:12 | 显示全部楼层
迪拜想当“中心”,它在沙漠上建成一堆摩天大楼,结果还真的栽得梧桐树、引来金凤凰。也就是说,摩天大楼也体现着城市的自我认知、自我期许,关联着城市的发展前景和城市远见。
这个文章,想隐晦表达的应该是支持武汉建摩天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7-19 09:23:34 | 显示全部楼层
anson908 发表于 2018-7-19 08:05
不能脱离城市实际谈摩天大楼

    上海中心大厦主体118层、建筑面积43万多平方米,其观光厅被誉为“上海 ...

和尚摸得,武汉摸不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7-19 09:27: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rimsonPig 于 2018-7-19 09:28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7-22 23:02 , Processed in 0.193778 second(s), 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