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查看: 8101|回复: 42

[经济资讯] 《最新IPO上市公司维度中国区域竞争力报告:北京最牛 深圳生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8-12 23:07: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hedongshi1949 于 2014-8-12 23:42 编辑

上市公司维度的中国区域竞争力报告

2014年08月09日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 辛继召、刘玉海

  实习记者 吴俊捷 深圳报道

  随着中国IPO重启,上市公司问题备受各界关注。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日前统计了A股已上市企业2525家(数据截止到2014年7月17日,下同)和准备IPO的待上市596家企业,从地理分布、行业、企业属性等方面,以上市公司和拟上市公司为切入口,研究了不同区域竞争力的强弱和趋势。

  将继续强化


  1. 上市公司数量排名

  记者统计发现,从省份来看,全部已上市企业大致分为四个队列:第一队列为广东省——376及其,以比第二名多1/3的上市企业数量遥遥领先;第二队列为浙江、江苏、北京、上海,已上市企业数量在252-150之间,待上市企业数量80-40之间。(见图2)

  山东省介于第二、第三队列之间,地位颇为尴尬。山东省已上市企业151家,尚可勉力紧追上海,但待上市企业28家,已被上海远远抛在后面,与四川、福建等落到第三队列。

  第三队列已上市企业数量92-65之间,包括四川、福建、湖北、安徽、湖南、辽宁、河南等省市。其余为第四队列,上市企业数量呈递减序列,最少为青海、西藏,分别有10家企业上市。

  从申报IPO企业数量排名来看,上市企业数量排名前8的省市排名没有变化,分别是广东、浙江、江苏、北京、上海、山东、四川、福建。其中,6省市在东南沿海地区。(见图1)

  2. 深圳力压上海

  从城市IPO申报企业数量排名来看,无锡“挤落”武汉,杀入前10强——无锡待上市企业17家,武汉只有9家,掉落至14名。已上市企业排名第二的上海,被深圳超越,跌落至第三位;苏州则超越杭州,前进一位。(见图3、图4)

  就城市内部而言,单一城市内的分布也不均衡。北上广深一线城市中,北京市海淀区上市企业数量比其它区县遥遥领先,海淀区已上市企业91家,待上市企业28家,比随后的朝阳区、西城区、丰台区、东城区之和还要多。

  上海上市企业集中分布于浦东新区,浦东新区已上市企业84家,是闵行区、黄浦区、静安区、徐汇区、长宁区、松江区之和。浦江新区待上市企业12家,是松江区、青浦区之和。

  深圳市上市企业主要集中在“关内”的南山区、福田区、罗湖区和“关外”的宝安区,以南山区和福田区为最多。南山区已上市企业74家,待上市企业14家;福田区已上市企业43家,待上市企业18家。

  3. 房地产业凋谢,新兴行业崛起

  已上市企业与待上市企业相比,所在行业类别(参照证监会[微博]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表现在制造业依旧称王——在已上市和待上市企业中,占比均达63%以上,但房地产业、批发和零售业等没落,而新兴行业崛起:“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公司数量占比从5.31%上升到7.21%,进入第2位;数量不及已上市公司1%的“科学和技术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在待上市公司中所占数量突增至5.87%和4.03%,分别排名第二、第三。(见图5)

  产业结构调整的结果,不是服务业取代制造业,而是取代传统的“房地产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后二者分别从5.31%、3.13%的份额掉落至仅占0.17%和0.67%。

  待上市公司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有12家企业位于北京、8家企业位于广东,福建、上海和四川也有4-5家企业分布。而“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企业几乎被北京(12家)、广东(7家)和江苏(6家)所垄断,其余各省市仅1-2家企业分布。“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也集中分布在广东(7家)、北京(6家)等省市。(见图7)

  4. 国退民进

  Wind资讯数据显示,已上市的2525家企业中,包括中央国有企业、地方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在内的国有企业有989家,包括民营企业、公众企业和外资企业等在内的民企有1536家,国企民企比为1:1.55。

  而在596家待上市企业中,有国企85家、民企511家,国企民企比大幅下跌至1:6.01。以募资金额考虑,简单计算相加后分别为国企募资金额约772亿元、民企募资金额约为2775亿元,国企民企募资金额达1:3.6,国企数量虽下跌,但体积依然庞大。(见图6)

 就各省市而言,广东、浙江、福建两省民企数量占待上市企业90%以上,江苏、上海、山东、四川等地民企占待上市企业数量比也在80%以上。与之相反,新疆、陕西等西北地区民企占比较少。整体计算,待上市企业中,西北地区民企占比刚过60%,而在已上市企业中刚过40%。

  5. 长三角、珠三角经济地位强化

  从大区域来看,长三角(苏浙沪)、珠三角(广东)和京津冀分别是中国经济的三个增长极,上市公司数量也体现了这一点:三大区域上市公司数量占比分别为27.41%、14.89%、12.55%。紧随其后的是中部三省(湖北、湖南、安徽),占比为9.31%;西南地区(川渝滇黔)仅占7.09%。

  从IPO申报企业情况来看,这一格局得到强化: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占比均有提高,尤其是长三角和珠三角,占比大为提升,分别为:33.72%、19.3%,京津冀略微提升0.2个百分点至12.75%;而其他区域占比全部下降:中部三省占比下降了1.26个百分点,西南下降0.88个百分点,东北三省和西北五省(陕甘宁青新)占比则各自下降了接近2个百分点。

  就IPO申报企业行业类别来看,三大增长极的产业优势则更为明显。因此,三大增长极,尤其是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在中国经济中的地位将愈加强化。

  6. 广东领军者地位巩固

  广东无论是已上市企业(376家),还是申报IPO企业(115家)均遥遥领先。从企业数量来看,其上市企业数量占A股上市企业数量的14.89%,而申报IPO企业数量占比则提高到19.3%。这意味着广东在这方面的地位不仅得到巩固,还得到进一步的强化。

  并且,广东上市公司中,民企占比高达75.8%,仅次于浙江的84.92%、江苏的76.25%;而在待上市公司方面,广东民企的比重提高到了93.91%,超过江苏、浙江,更远高于北京。

  但相对于江苏、浙江,广东无论是上市公司还是IPO申报企业,过于集中在深圳和广州,罕见其他表现突出的城市,从而使广东区域发展的均衡性显得不足——在待上市公司排名前10的城市中,江苏独占3席,分别是苏州(26家)、无锡(17家)、南京(14家);浙江则有杭州(23家)、宁波(14家)进入前十;并且,浙江的绍兴和台州,申报IPO企业也都达到了10家。

  7. 山东、天津、重庆公司竞争力与经济总量不匹配

  山东经济总量排名全国第三,是排名第四的浙江的经济总量的近1.5倍,但其上市公司和拟上市公司数量难以与其经济地位相称——其151家上市公司还不如深圳一个城市——184家,更不如北京(229家)、上海(200家);而其申报IPO的只有28家企业,仅及深圳(55家)一个城市的一半。(见图1、图3)如果再考虑到山东28家待上市企业中,绝大部分(21家)是制造业这样的传统行业,而以“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为代表的新兴产业企业严重不足——仅有4家,则山东经济转型升级可谓任务紧迫。甚至可以说,其未来的经济发展前景不太乐观。

  与山东情况类似的,还有天津、重庆。这两个直辖市近年来的经济增速,是全国最高的,天津2013年的人均GDP更是高居全国各省份之首,但天津的上市企业数量只有39家,按省份排名是第20位,民营企业 数量比重也只有35.9%——低于全国大多数省份的水平;其拟上市公司只有8家,仅与农业大省河南持平--不过,排位提升至第15。

  虽然近年来天津一直试图努力使其“北方经济中心”的头衔名实相副,并一度为人均GDP超过北京而自豪,但其目前除经济总量和增速颇为可观外,在经济可持续发展、产业升级和上市公司数量、IPO申报企业数量和新兴产业发展方面,与北京完全不在一个数量级上,且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难以望北京项背。

  重庆上市公司37家,IPO申报企业6家,比天津的排名还靠后,更不用说跟成都相比——成都拥有上市公司49家,IPO申报企业多达20家。如果成渝两地IPO申报企业成功率相同,那么两城之间上市公司数量的差距将进一步拉大。

  8. 北京竞争力凸显 上海光环黯淡

  按城市已上市公司和待上市公司数量排名,北京均位列全国城市之首。并且,从这些待上市公司的行业类别看,北京企业的产业层次明显高于其他省份:其以“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为代表的新兴产业企业多达30家,占比接近一半;其15家制造业企业,也大多属于高端制造。(见图3、图7)

  不过,北京需要警惕的是深圳的竞争。在北京申报IPO的64家企业中,有17家国企。与之相较,排名第二的深圳,申报IPO的55家企业中,仅有3家国企。如果减去这些国企,那么深圳申报IPO的民营企业数量将超过北京,跃居第一。并且,深圳申报IPO企业中,新兴产业数量也颇为可观。

  与北京、深圳相较,上海就黯然失色很多。已上市公司方面,上海排名第2,但拟上市公司数量被深圳以11家的数量大幅超越。并且,上海拟上市企业的超过一半是制造业,而以“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企业数量远不如北京。

  如果以南北方对比来看,北京是北方城市中唯一的上市企业数量和申报IPO企业数量进入全国前十强的城市。这意味着,北京是北方毋容置疑的经济中心,在南北经济均衡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如果没有北京,那么在上市公司数量和拟上市公司数量前十强城市中,整个北方城市都将全军覆没。

  9. 中部三省贴身肉搏 武汉城市地位堪忧

  长江中部三省——湖北、湖南和安徽,地理位置相近,经济总量也很接近——2013年的GDP分别是24688.5亿元、24501.7亿元、19038.9亿元,全国省份排名分别是9、10、14——上市公司数量和IPO申报企业数量,更是贴身相搏:上市公司数量方面,湖北、安徽、湖南以83家、78家、74家,分列第12、13、14位;拟上市公司方面,安徽、湖南均为17家,湖北为7家,名列第9和第10。

  显然,安徽经济总量虽是这3省中最小的,但IPO申报企业数量已超过湖北。

  与上述中部三省IPO申报企业数量接近相呼应,三省省会城市武汉、长沙、合肥的IPO申报企业均为9家。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申报企业数量相同,但武汉的9家企业中,有4家国企,5家民企--“啃老本”的色彩较浓;而长沙有8家民企,合肥的民企也比武汉多1家。

  而从企业所属行业来看,武汉“报会”的9家企业,全部是传统行业,也不占优势。(见图1、图3、图7)

  与上述中部三省相比,北方三省河南、河北、辽宁的经济总量排名(分列第5、6、7位)虽然高于长江中部三省(湖北、湖南、安徽分别处于第9、10、14位),但IPO申报企业排名--辽宁第12、河南第13、河北第21,却都落后于上述长江中游三省(安徽、湖南并列第9、湖北第10)。

  从申报IPO企业所属行业来看,北方这三省基本没有新兴行业企业,而长江中游三省的企业行业类别要丰富得多,且不乏“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

  以此为据,可以判断,长江中游三省的经济发展前景要明显好于上述北方三省。

  10.广州算不上“一线城市”

  广州一向与北京、上海、深圳一起被视为“一线城市”,但从上市公司数量和申报IPO企业的数量来看,广州分别只有61家、22家,跟北京(229家、64家)、上海(200家、44家)、深圳(184家、55家)完全不在一个数量级上;只能与苏州(68家、26家)、杭州(78家、23家)一起被划为“二线城市”。(见图2、图3)

  近年来,由于天津经济增速迅猛,广州一直将天津视作竞争对手;但如果将上市公司和申报IPO企业视为一个城市的核心竞争力的话,那么广州的对手不是天津(39家、8家)而是苏杭--苏杭不仅上市公司数量超过广州,且IPO申报企业也超过广州。

  此外,广州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成都——在上市公司和IPO申报企业数量排名上,成都均紧随广州之后,而其申报IPO企业数量仅比广州少2家。(编辑 刘玉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8-12 23:12:53 | 显示全部楼层
此为城市竞争力硬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8-12 23:25:22 | 显示全部楼层
加油。 争取第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8-12 23:46: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黑色地平线 于 2014-8-13 00:35 编辑

这里只说了A股。中国大量的民营企业尤其是高科技公司由于A股上不了市.只能到海外融资的一抓一大把。
深圳这方面也是很强的。。

例如鼎鼎大名的腾讯(深圳),百度(北京,第二总部在深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8-12 23:46:58 | 显示全部楼层
相信市场的力量,相信法制的力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8-12 23:52:02 | 显示全部楼层
讨论的重点和中心只能是说深圳

请大家不要讨论其它城市   视情况 如果还是这样这贴会被锁帖或者删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8-13 00:59:18 | 显示全部楼层
深圳充满青春活力,我们要为他鼓舞加油,添砖加瓦{:5_12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8-13 02:14:51 | 显示全部楼层
深圳加油.................漂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8-13 08:00:34 | 显示全部楼层
难怪昨天我发同样的帖子 被删掉了{:5_1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8-13 08:01:45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统计境外上市企业 深圳不是更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8-13 09:09:0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才是深圳的核心竞争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8-13 09:23:42 | 显示全部楼层
深圳不缺人才,缺的是资金,有钱了,不怕公司做不大,深圳的上市公司大部分上市后飞速发展,相比国字号企业,我真不知道上市干什么,无法就是想办法搞钱用! 很多银行号称中国最赚钱银行,世界最赚钱银行,可是时不时融资几百亿,这对股市是一种伤害!

而深圳的上市企业,很多还是不错的,例如工控行业的 英威腾,汇川技术 都是高科技界内标杆企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8-13 09:26:13 | 显示全部楼层
当年腾讯也是缺钱,中国的资金对腾讯没兴趣,被南非一公司捡了便宜,好像当时进200万美金大概20%股份,猜这200万美金现在值多少钱,大概10几年翻了10000倍吧? 比你搞什么都赚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8-13 09:36:17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到最后一段心情是很好的,但没必要大书特书,免得某省城醋意大发,又要抢咱们的深交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8-13 10:22:46 | 显示全部楼层
深圳潜力无穷!!!支持我深雄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5-15 09:53 , Processed in 0.045967 second(s), 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