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5-1-9 10:41:23
|
显示全部楼层
由于地处轨道交通1号线途经的火车站站地块范围内,“同和裕银号旧址”东西两侧的大马路沿线,包括宏达宾馆在内的很多建筑正在拆除,附近居民也正在拆迁。作为市级文保单位的“同和裕银号旧址”保护工作就成了要点,也是很多市民关心的问题。
  根据《文物保护法》规定,在工程建设中,如果遇到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原则是实施原址保护。如果项目重大,无法实施原址保护,必须迁移异地保护或者拆除的,应当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迁移或者拆除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批准前须征得国务院文物行政部门同意;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不得拆除,需要迁移的,须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报国务院批准。 
  在鼓楼区黄楼办事处轨道交通及旧城区改造项目指挥部内,办事处副书记许勇介绍说,为了建设轨道交通站点,主城区内几栋“地标”式建筑,如白云大厦、时尚大道海天书城等都将被依法征拆,为轨道交通站点建设“让路”。而“同和裕银号”作为文保单位,则会被很好地保护起来。
  如何保护?是原址还是迁移?为此,房屋产权人工商银行和轨道交通公司、市建设局、市文物局和黄楼办事处专门召开了论证会,并给出了大致的保护方案:先拆除“同和裕银号”北侧的工商银行宿舍楼,然后在“同和裕银号”地基下设置轨道,使整座建筑向北平移50米左右,定位于工商银行宿舍楼原来的位置,再把老房子的建筑基础技术处理牢固、安全。同时,清除掉“同和裕银号”老建筑之外的其他后建的部分,恢复“同和裕银号”的民国旧貌。
  过去由于技术和经济原因,大型文物建筑的大规模整体移动是不可能的,所以多是解体移动后再重建。现在的科学技术,可以解决大型文物建筑整体移动的各种施工问题。比如去年的12月14日,始建于1969年,总建筑面积达1.8万平方米的山西大同展览馆累计平移直线距离约为1402米,并旋转90°。  
  整个线路就这一处文保单位
  “‘同和裕银号’的平移计划,既保护了老房子,又解决了轨道交通站点建设。目前,地块已经移交施工单位,轨道公司也已经进场做准备工作。等轨道交通及旧城区改造项目完成后,大马路至老火车站的商业形象将被极大改善,形成新的商圈。而同和裕银号最终将作为景点开放展示,民国老建筑风格与周围现代建筑风格交相辉映。”市文物处赵玉会处长表示,“同和裕银号”的平移保护项目具体由轨道公司拿出技术方案,文物处将对保护方案和具体措施审核,然后上报省文物局。为保障轨道交通项目实施,审批工作会尽快完成。
  据介绍,在整个轨道交通1号线中,就“同和裕银号”这一处文保单位。“轨道交通的站点选址规划应当尽可能避开文物重点保护区。比如一号线往西经过的卧牛山,这块也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在规划时就绕开了它。再比如二号线中要经过的淮塔,也是省级文保单位,规划时也是绕了个角。”赵玉会说。
  如果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在地下发现文物和遗迹那该如何处理呢?赵处长说,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轨道公司首先要确定走向,然后考古人员到所有经过的地点进行现场调查、勘探。“轨道交通1号线,全部站点都已进行了考古勘探,并没有重大发现。”赵处长说,“当然,如果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发现了,那么工程将会暂停,考古人员进行抢救性发掘后再复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