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0-2-6 18:58:39
|
显示全部楼层
岳阳自古并算不上千年古城,充其量只是三国时鲁肃训练水兵的一个训练军事基地而已,所以岳阳的千年历史古迹或遗址很少,所以岳阳的旅游资源相当稀少,所以更需要根据仅有这丁点历史来深挖和努力开发拓展历史方面的旅游资源和景点(本地历史的才是特色的,并不可被摸仿被超越被替代的,才是吸引外地人的,也将是岳阳传千秋万代有传承价值的),所谓的深挖开发开拓是有历史客观存在的事实基础上,釆取“修旧如旧”的方式,来以较大体量较大规模较大面积的形式新建和重建(甚至为了达到景观效果可异地迁建,比如黄鹤楼等,虽然全国人民都知道是异地新建,但到了武汉的外地人仍然必定还是要去黄鹤楼买门票参观的)。
今天看到岳阳南湖有“五里三尚书”的文章,还看到一篇湖南各市历代进士排名,长沙第一(明代20清236)岳阳第二(明代80名清代76),所以以此历史客观存在的事实,岳阳市就应该为这些进士,按明、清两个不同朝代建筑风格来修建两座供奉这些进士“牌位”,并介绍他们生平的建筑(类似庙宇或祠堂或博物馆等等及其他形式)。
这么做是非常有意义的,一是增加了岳阳的旅游资源(外地人都喜欢当地的有历史感的景点),二是补充了岳阳这方面的宣贯和名片作用,三是还可吸引一大批学子在中、高前顶礼求福“金榜题名”(现在都去文庙),四是让这些岳阳本土俊才的事迹能在在岳阳世代传承,五是为岳阳增添了历史旅游景点(这个比花几十亿建设南湖风光带王家河风光带更吸引外地人更具旅游价值,这些现代景点全国各地都有-千城一面)。
为什么需要以明清两代建筑风格来修设呢?一则多一个具历史资源的景点,二则要有前瞻性眼光,兴许未来会还能不经意获得这些进士的补充遗物或资料,三则需要将这些进士的各积种能搜集到的相关介绍、画像、腊像等都进行陈列展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