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hgftt

[龙城交通] 路边社消息,明年部分道路工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2-15 11:05:27 | 显示全部楼层
早建比晚建好,早发展比晚发展好。建得越早,成本越小,受益时间越长,对将来的发展促进越大。别的城市都在大发展,我们却因循守旧、畏首畏尾,步子只能越落越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15 11:09:28 | 显示全部楼层
发展中的问题得用发展来解决,不能因为害怕出问题而不发展。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15 11:13:49 | 显示全部楼层
贷款还应该考虑通货膨胀的因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15 12:18: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qqwwee3607 于 2014-12-15 12:22 编辑

我只想说,没有大拆大建就没有中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15 12:20: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湖蓝海 于 2014-12-15 15:52 编辑

     既然有人说大道理,那我也说说吧。居然有人说拆建的好经济发展必然快,想必是都觉得看的见的好了就经济好了发展了,可想而知有相当数量的人的类似观点了。大拆大建作为一种发展手段,在条件适当的情况下是需要甚至必要的。但得有个度,无度则失控,眼前的例子就在跟前不必多言。从狭隘角度说,如果要做横向比较的话我原来一直说的一句话是一步差,步步差,太原说白来就是之前真正的黄金十年的时间,没有抓住机遇,但差下的不是能用十年这个时间概念能衡量的。总有人幻想突破常规跨越发展,是,除非真正来个壮士断腕休克疗法,或者说我们有眼界,有政策,有制度,有效率,有人才,问题我们有多少?如果没有基础拿什么转,说白就是伪命题。总说别的城市能这样为什么我们不能的,有没有认真想过为什么不能?如果强求,也许会柳岸花明,但也有可能是万丈深渊。我们需要冒险探索创新的精神,但更需要的是一种卧薪尝胆,埋头奋进的精神,扎扎实实把基础打好,方可量变到质变。有时候还真得学学阎锡山,在中央财政不拨款的情况下,发动晋绥军民掂量算计出了条同蒲铁路,不也是种发展么。
     最后强调一点,城建不仅是拆楼盖楼,教育,医疗,招商引资等等,都可以算大城建的范围。别总着眼于能看见的,这次看到注重地下了,如果真弄好了也是不小的进步,这两年兴建,迁建医院,学校,花的都是财政的钱。思路不错,也许短时间看不出成效,但这个确实算货真价实的有利于长远发展,要是没有山西大医院那片能带动起来么?一个道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15 12:24:4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55# 湖蓝海


    确实是一步差,步步差,积弊太深。所以这两年的快其实是在补过去五年的课。从这点上坛友们希望拆建可以理解,但是也确实应该考虑现实情况,在有限的资金里做更多的事。耿去年接受新华社采访中有段话我印象很深,叫“造城要看造什么。我主要是修路,建学校和建医院“。值得我们思考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15 12:27:1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55# 湖蓝海
发展地下没有错,问题是地上还没搞明白怎么回事了, 路网都没有谈什么管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15 12:30:4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56# j-10cc


    是的,其实很对人过分强调前者了,后两者的真正作用都快被忽视了。说到一点其实人都是有狭隘自私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15 12:35:55 | 显示全部楼层
耿市长有句话说的好:办多大事筹多少钱,而不能是有多少钱办多少事。
只为成功想办法,不为失败找理由。 不说了,说多了都是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15 12:41:4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57# qqwwee3607


    Q兄这点也没错,其实要说道路还得说路网。单一的快速化说白了就是堵点大挪移。路网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所以人家回复也是逐年分批次解决。肯定也就带动地下了,地下现在确实得抓紧弄,要不以后成本更大。不知道这次说的会不会带动地上的改造,希望不是拉链,其实这就是城市精细管理的问题,岳老市长半个世纪前就提出的问题,到我们这代还没有解决,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15 12:48:48 | 显示全部楼层
太原的第一要务是发展实体经济尤其是工业和现代服务业,转变思想,扩大开放水平。而不是大拆大建。市民要求急切改变落后城市面貌的心理可以理解,但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太原的经济基础可以说已经把过去几十年的老本几乎耗尽,到了崩溃的边缘,如果此时依然靠所谓经营城市模式发展,无疑是雪上加霜,竭泽而渔。只有把经济基础和发展环境搞好了,才能进入良性发展区间,城建也会自然而然有质有量的提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15 12:55:35 | 显示全部楼层
城市建设超过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效益,是违背经济发展规律的,只为一时利益而忽视整座城市的长远发展脉络,是不可取的。问题是这五年多来,包括吴政隆同志来了以后,太原在重打经济基础,转变落后和官僚主义思想,扩大开放上几乎毫无实质性进步,引进的企业难落地,难投产,企业数量少,规模小,效益弱,根本无法发挥作用,而本土企业死的死,关的关,民营企业毫无建树,这才是让人无奈的现实。只引进房地产企业和一些无关痛痒的中型轻工业是无法改变太原落后的经济现状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15 13:02: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UNIVERSE 于 2014-12-15 13:04 编辑

经营城市说白了就是土地财政,用市郊低价地换市中心高价地再转手开发。这招外地一直在玩,大城市玩的更好,都靠这招发展起来了,只不过太原以前玩的不多罢了,并不新鲜。土地财政说起来都是义愤填膺的,现在中央明确不让玩了,山西的当前政治形势,想凭个人贷来大量资金也不可能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15 13:03:4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62# 湖蓝海


    经济发展毕竟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城建才是能看到实质效果的方式。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都赞同举债拆建的原因,不管对城市发展经济增长影响几何,但至少城市在面子上得到了满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15 13:03:4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62# 湖蓝海


    因为多数人只看到路宽了,路多了,场馆建起来了,楼多了,却看不到背后隐藏的危机,很多人说债务不是问题,得看人,其实错了,得看城市本身,武汉欠债就算几千亿,也不会伤筋动骨,人本身经济实力就摆在那儿了,人每年的财政和整个山西省差不多,人工业企业创造的税收和就业,以及相关的商业,还有雄厚的高教科研基础更是太原难以复制的软肋,看不到这些内在的硬伤,妄想从表面建设的光鲜亮丽就能赶超了么?当然不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7-28 08:45 , Processed in 0.053597 second(s), 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