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5-12-16 19:52:10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家地理中文网:读城·广州 | 珠江新城养成记
本帖最后由 广穗 于 2015-12-16 23:32 编辑
今天看到的今天的新文章,转上看看:
http://m.nationalgeographic.com. ... galleries/2756.html
读城·广州 | 珠江新城养成记
2015-12-16 国家地理中文网 摄影/撰文:许培武
2015年冬天, 我从办公室的窗口眺望广州塔,广州城市新中轴线景物一览无遗:530米高的广州东塔封顶竣工,与西塔、广州塔三座超400米高度,形成品字塔楼直入云端,珠江新城的标志建筑即将落成。
早在1999年11月,我在这个位置——黄埔大道《人民日报》广东分社办公地址19楼,由北向南,远望珠江,对着这片宽阔土地中央盖起的一栋楼房,犹如大海上的一个孤岛按下快门,尔后持续18载,记录了这里年复一年的变化,直至新城落成。
珠江新城拍摄的起源,我在《消失在新城的伊甸园》中这样写道:“1992年,广州城市中央一片6.6平方公里农田地,被规划为未来的城市中心——珠江新城。广州政府委托美国、香港多个建筑师事务所,规划珠江新城的建设蓝图。按照最初的设计方案,新城将依其河道纵横、果园连片的自然地理优势,建造一个城中有村、水村相连的新城区。然而,直到1997年,这张蓝图迟迟没有实现。那年冬天,我走进这里,对这片村落交错,河涌纵横,果树密布——我心中的‘伊甸园’,在即将城市化改造中消亡,做为一个摄影项目进行长期记录。”
时光转眼近20载,回望这片土地的旧貌新颜:昔日积水潭建成广州歌剧院,废墟上的木棚变成广东省博物馆,珠江河一个孤岛——海心沙,广州亚运会后成了公园。以中国最高的电视塔为背景的花城广场,四方游客云集这里拍照留影。随着东塔——世界第六高楼的竣工,我与新城走到告别时刻。2015年岁末,在中轴线举办的广州国际灯光节,西塔幕墙玻璃星光闪烁,图书馆外墙3D激光投影随音乐不停转动,广州塔七彩灯柱映亮珠江。漫步其中,犹如进入幻城。
德籍犹太诗人Thomas Brasch的小诗,那个我未曾到达之境,隐喻了我对这片土地的深情:“那些我所拥有的,我并不想失去;然而,那个我所在之地,我并不想停留;然而,那些我所深爱的,我并不想遗弃;然而,那些我所熟悉的,我并不想看见;然而,那个我将死之地,我并不想前去。我只想停留在,那个我未曾到达之境。”

1993年的珠江新城卫星图。 |
评分
-
5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