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6-9-13 19:39:2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保定易县风光正好 www.handannews.com.cn2016年09月13日 00:00 狼牙山、清西陵、易水湖…… 狼牙山、清西陵、易水湖……金秋九月,保定易县风光正好,既可赏如画自然风光,又能感受易县当地的独特风情。 易县位于保定市北部,境内岗峦起伏,群山环峙。主要山峰狼牙山,在县城西南40千米处,有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军区建立的“狼牙山烈士塔”。清西陵位于县城以西,是清朝皇帝的陵墓,附近山景秀丽,也是游鉴胜地,此外县城西南建有辽代圣塔院寺塔。城内建有唐道德经幢,城西有紫荆,还有云蒙山等景点。 狼牙山 狼牙山位于易县县城西南45公里处,因山峦起伏,状如狼牙而得名。电影《狼牙山五壮士》描绘的八路军五位战士与日军奋战到弹尽粮绝时,宁可跳崖粉身碎骨也不作俘虏的英雄壮举就发生在这座山上。为了纪念表彰狼牙山五勇士,人民政府把山后的“五马义村”改名为“五勇村”,在五勇士坚守的棋盘坨主峰建起了纪念塔。 半个多世纪以来,千千万万爱好和平的人们登上狼牙山,瞻仰五勇士纪念塔,凭吊先烈英灵,这里成了著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加之狼牙山风景秀丽,自然资源丰富,使 其成为集爱国主义教育,山岳、溶洞、森林观光为一体的旅游景区。 提起狼牙山,人们脑海里自然会浮现出70多年前五位勇士在此浴血奋战、抗击日寇、舍身跳崖的英勇悲壮的场面。狼牙山不仅是英雄的山,而且雄奇险峻,景色秀丽,是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省级森林公园。 狼牙山坐落在易县西部的太行山脉东麓,由五坨三十六峰组成,主峰莲花瓣海拔1105米,西北两面峭壁千仞,东南两面略为低缓,各有一条羊肠小路通往主峰。登高远眺,群峰林立,峥嵘险峻,状似狼牙,涧峡云雾飘渺,神奇莫测。狼牙山风光绮丽。“郎山竟秀”为古易州十景之一,素有“北方小黄山”之称。漫山遍布苍松翠柏、流泉飞瀑,羊道曲折盘旋,山上有“仙人桥”、“饮虎池”、“拦马墙”、“孙膑洞”和大型天然溶洞群等自然景观。 1941年9月25日,五勇士为了掩护部队撤离,他们面对步步逼近的日伪军,宁死不屈,毁掉枪支,义无反顾,纵身跳下数十丈深的悬崖。五勇士的壮举,表现了崇高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在他们心里,国为重、自己的性命为轻。虽然现在是和平年代,但我们仍需要将狼牙山五壮士的精神传承下去。 缅怀先烈,铭记历史。狼牙山风景区早已将每年9月25日狼牙山五勇士(马宝玉、葛振林、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跳崖纪念日当天免费对游客开放。“巍巍燕山高,潇潇易水寒。英雄五壮士,威震狼牙山。”狼牙山吸引着各方游客的瞻望。 清西陵 清西陵位于河北省保定市易县 城西15公里处的永宁山下,离北京120多公里,是我国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品种最齐全的清代皇家陵墓群之一,是中国两千年来陵寝建筑艺术最杰出的代表。清西陵是清代自雍正时起四位皇帝的陵寝之地,始建于1730年(雍正八年)。清西陵共有14座陵墓,包括雍正的泰陵、嘉庆的昌陵、道光的慕陵和光绪的崇陵,还有3座后陵。此外,还有怀王陵、公主陵、阿哥陵、王爷陵等共14座。其建筑形式体现着封建的典章制度,帝陵和后陵均用黄色琉璃瓦盖顶;妃嫔、公主、王爷园寝则以绿琉璃瓦或灰布瓦盖顶。清西陵面积达800余平方公里。陵区内千余间宫殿建筑和百余座古建筑、古雕刻。 1961年,清西陵被列入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11月,清西陵与清东陵一起,被第24届世界遗产委员会列为世界文化遗产。2001年1月评为国家首批4A级景区。 易水湖 易水湖位于保定境内易县城西南30公里处,是50年代利用四周高耸的山势而修建的一座人工湖。水面面积27平方公里,最深处48.5米,湖的南侧与狼牙山相连,北侧是紫荆关,西侧是海拔高达1283米的五峰寨,东侧是九龙山。易水湖锁住易水河上游水流汇集成湖,水质清澈纯净。 易水湖周围环境优美,景色宜人,国标二级水质标准。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这里开辟为旅游风景区以来,因与漓江风光相媲美,被称为“北方小桂林”。 (本报记者刘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