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本科实践课程占比达60%
2025-07-01 01:08
记者从新闻发布会上同时获悉,芜湖职业技术大学作为全省首批职业本科大学,积极探索“学历+技能”双轨并重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普通本科差异化的培养体系,其职业本科毕业生在就业市场展现出独特竞争优势。学校专业设置紧密围绕区域产业发展需求,实践课程占比高,产教融合贯穿教学全程,与众多知名企业深度合作,为学生提供丰富实习实践和就业机会,毕业生就业去向落实率高且满意度良好。
职业本科与普通本科具有同等的法律地位和社会认可度,在学历层次、毕业待遇、考研资格、公务员报考、就业待遇等方面享有完全相同的权益。但职业本科在人才培养定位上存在差异化特色,立足职业教育类型特色,确立了“三个服务”的人才培养定位,即服务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服务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需求,服务城市发展战略需求。在课程结构上,职业本科实践课程占比达60%,全力锻造学生实操能力。在教学模式中,产教融合贯穿始终,专业紧扣产业,课程对接岗位,通过“产业需求导向、实践驱动教学、校企深度融合”的模式,构建与普通本科差异化的人才培养体系,其核心优势在于学生技术能力更强、就业竞争力更高、职业发展更快。
据介绍,与传统本科毕业生相比,芜湖职业技术大学职业本科毕业生在未来就业市场中具有独特竞争优势。一是专业适配性强,学校专业设置遵循“产业需求导向”原则,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确保专业结构与区域重点产业布局高度契合,实现专业设置与地方支柱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精准对接;二是实践能力突出,学校与经开区、奇瑞集团共建了首批国家级产教联合体,与头部企业建立了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与龙头企业合作共建20余个现代产业学院、十余个订单班等平台。通过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与800余家知名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践和就业平台;三是就业导向明确,学校通过全方位、全过程、全员化大学生就业指导体系,帮助学生找准职业目标,围绕职业目标蓄能,毕业时推荐就业。每年有1400余家企业来校招聘,近5年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均在97%左右。
学校首批开设的6个职业本科专业,与安徽省及长三角地区的重点产业需求相匹配。在专业设置层面,芜湖职业技术大学锚定“三个服务”目标,紧密围绕安徽产业发展、芜湖新兴产业培育及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需求,深耕新工科领域,结合自身专业建设积淀,聚焦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先进制造业等新兴产业,精心布局首批汽车工程技术等6个职业本科专业。学校创新实施融入式人才培养模式,与奇瑞、美的、三只松鼠、京东、阿里巴巴等企业开展深度联合培养,推动教育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确保学生知识技能精准契合市场实际。在产业匹配方面,学校依托国家级市域产教联合体及多个行业产教共同体,构建产业链、教育链、人才链和创新链“四链融合”职教模式,及时将新技术、新工艺、新业态融入教学改革,精准对接产业人才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