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7-1-12 08:52:12
|
显示全部楼层
手机版奥一
琶洲互联网创新集聚区 腾讯、阿里投资进度完成过半
南方都市报 2017-01-12 00:00
2006年8月,琶洲俯瞰。南都记者马强摄
2006年8月,琶洲俯瞰。南都记者马强摄
近期发布的2017年广州政府工作报告与重点建设项目计划,披露了多个琶洲相关的基建、交通工程的最新进展。其中,琶洲互联网创新集聚区中,目前入驻企业以总部经济为主。8个在建项目大多处在基坑开挖、桩基施工阶段,部分进度快的开始进行主体施工。有6个的投资进度已完成一半以上,至2016年底累计完成投资,阿里巴巴华南运营中心、腾讯广州总部大楼分别为18.5亿元、17.6亿元,分别占到投资总额的56%和53.3%。另外,穗莞深城际琶洲支线、连接琶洲东端与国际金融城的车陂路-新滘东路隧道工程,都将在今年启动建设,根据列出的建设起止年限,它们有望在2020年、2019年建成。
国际科技创新枢纽
24个工程项目近半在海珠
南都记者统计,在2017年广州政府工作报告中列出的国际科技创新枢纽24个工程项目中,位于海珠与黄埔区的分别有11个,还有两个涉及海珠与珠江北岸连接的交通项目。从项目所在地来看,广州的三大战略枢纽中,国际航运枢纽建设以南沙为主,国际航空枢纽建设项目集中在白云、花都,国际科技创新枢纽建设则是以海珠、黄埔为核心区域,海珠区的项目多位于琶洲互联网创新集聚区。
国际科技创新枢纽建设中安排的24个工程项目中,琶洲西区(互联网创新集聚区)地下空间及配套设施工程项目赫然在列。这个工程的业主单位是广州新中轴建设有限公司,拟建设5.9万平方米的地下空间及相关配套。这个项目在2016年已开始,预计2019年建完,总投资7.6亿元。去年底前已累计完成投资2400万元,今年市本级财政将出资8970万元,以完成基坑及支护工程。据此前公布的环评报告,这个地下空间项目仅有2层,公共区域的地下停车位不到500个,开发力度小于金融城和珠江新城地下空间。据了解,该地下空间采用“小街区”的规模模式。
琶洲互联网创新集聚区
“欢聚大厦”进度最快
琶洲互联网创新集聚区中,目前入驻企业以总部经济为主,8个在建项目大多处在基坑开挖、桩基施工阶段,部分进度快的开始进行主体施工,有6个的投资进度已完成一半以上,预期完成时间都在2019至2020年。其中广州欢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的集团总部大楼项目“欢聚大厦”进度最快,总投资23.8亿的项目,已完成了18.59亿的投资。
另外还有5个项目属新开工,今年将进行前期报批、报建及土建施工,其投资额比已在建的项目略小,都在10亿元至22亿元之间。其中,由国美控股集团广州有限公司与广州市鹏康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建设的“广州鹏润云端”总部项目进度安排较快,今年计划投资9.85亿元,接近总投资的一半。
委员呼吁
琶洲互联网集聚区周边
建议把新港大道打造成“创业大道”
在刚刚结束的广州市十三届政协一次会议上,市政协委员杜兰、刘根生、钟永强递交提案,建议将琶洲的新港大道沿线打造为“创业大道”,与琶洲互联网创新聚集区打配合。杜兰认为,琶洲这样环境好又靠近市中心的地理位置对于互联网行业和创业公司很有吸引力,“就是稍显凌乱,顺着主干道整理好,是非常好的。”
杜兰等委员调研发现,广州新港路上集聚着30余家高校和科研院所,认为它是一条名副其实的“科技创新走廊”,“从西到东集聚了10所高等院校、16家科研院所、4处创意产业园区以及1所职业技术学校,其中不乏‘国字号’科研院所”。“这个板块要做跟学校资源匹配的事,如果是布匹市场、小吃一条街之类就很难把资源释放”,杜兰说,他们建议海珠区以新港路为主轴,整合高校、院所资源,加上未来的琶洲互联网产业集聚区,推进产学研一体化,使之变成一条真正的“创业大道”。
他们建议,整合存量资源,利用新港路沿线的机床厂、电机厂、手表厂、麻纺织厂等工业企业遗留厂房资源,进行重新设计规划,建设创新孵化园区;同时,将未定性的地块规划为科技创新发展相关用地,避免发展为房地产和商业用途。实际的操作中,当地政府存在审批权限有限的问题,因此,他们特别提出,建议广州市政府下放区级的“三旧改造”之旧厂房物业利用的审批权,由区级更新局直接审批相关旧改项目,这样可以大幅度提升新港路街区的物业改造速度和体量。
他们也建议,尽快启动沿新港路的天使创业投资中心建设,未来使其发展成为投资人中心、产业基金、博士创业中心等高端风投机构集中地,“创业的活跃程度取决于现代金融密度和成熟度,天使投资和风险投资可以与孵化器一同参与创业企业辅导,弥补了创业人员经验不足、眼界不阔的问题。”
相关工程
琶洲、天河间
将增两条过江隧道
车陂路-新滘东路隧道工程、马场路-海洲路隧道工程两个过江隧道项目被政府工作报告列入了国际科技创新枢纽24个工程项目中。海珠与天河之间有望增加两条过江隧道,分别位于琶洲东、西两端。
东端的车陂路-新滘东路隧道工程,已列入今年的市重点建设项目计划,将于今年开工。根据项目描述,这项工程的建设起止年限为今年至2019年,总投资20.8亿元,至2016年底累计完成投资6000万元。今年市本级财政将投入6500万元,进行征地拆迁、道路施工、隧道开挖。从地图上可以看出,这条通道将位于现有的琶洲大桥和东圃特大桥之间,将直接连接起琶洲东部与江北的天河国际金融城。西端的马场路-海洲路隧道工程,还未列入今年的市重点建设项目计划。从项目名称可以看出,它应位于现有的猎德大桥与华南大桥之间,可能连通天河珠江新城区域与琶洲西端。
穗莞深城际
琶洲支线今年启动建设
政府工作报告披露,穗莞深城际琶洲支线今年将启动建设。这条线路将把琶洲直接引入珠三角东部城际轨道网,减少了中转环节。这条线路自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广佛环线广州南至白云机场段的琶洲站引出,向东南方向经大学城、化龙引入佛莞城际莲花站,然后利用佛莞城际过狮子洋,经麻涌至洪梅与穗莞深城际相连。项目建设的起止年限设定为2017年至2020年。
本线琶洲至莲花段新建线路全长约18公里,广州段17.7公里。项目总投资63.91亿元,今年计划投资额是3亿元,将进行前期报批、报建,征地拆迁,土建施工。
据此前公示的环评报告,大学城东站为地下站,化龙站为地面站,该线设计时速达到160公里。琶洲支线还预留了南延线的位置,最终将实现广州中心城区与南沙新区快速直达联系。
采写:南都记者 李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