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7-4-20 18:52:32
|
显示全部楼层
抓项目谋发展 争创新促转型
泉州台商投资区:奋力实现跨越发展
2016年台商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5%,位居全市第二;“五纵五横”路网逐步清晰,区域内外交通更加畅通;28个在建省市重点项目投资97.32亿元,完成进度全市排名第一;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首位,全面完成42件为民办实事项目,让群众真正享受到发展红利……
一年来,泉州台商投资区坚持“立大志、吃大苦、创大业”的创业精神,狠抓落实,全力推动产业提级、项目提速、招商提优、民生提质、服务提效等工作,将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照进现实。
“今后五年,是台商区加快发展的关键机遇期。全区要围绕‘走前列争一流’的目标,加快‘一心两桥三城四园五产’建设,立足新起点、争创新优势,力争实现新跨越!”在2017年泉州台商投资区工作大会上,该区党工委书记吴汉宗的讲话掷地有声。
项目建设“快马加鞭”——
28个在建省市重点项目进度全市最快
集勇气与智慧于一身,推动项目建设“快马加鞭”。
过去一年,台商区认真落实领导全程挂钩包干项目制度和一线推进、快速反应、定期通报、调度例会、考核表彰等工作制度,组织开展“百日大会战”和全区工作大检查,拉清单、对账单、开罚单,建立重点项目“绿色通道”,下大力气破解资金、土地、安征迁、人才、项目前期进度慢等瓶颈,推进项目用地、用林、用海、环评等报批工作,定期协调解决重大项目建设存在的问题,加快项目建设步伐。
台商区去年实施区级重点项目188个,投资150.45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10.2%。全年新开工项目55个,建成(部分建成)项目49个。其中在建省市重点项目投资97.32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21.7%,进度位居全市第一……一个个令人为之振奋的消息,展现出的是台商区项目建设的力度与成效。
今年是“项目攻坚年”,台商区各级各部门抢抓机遇、奋力加压,加快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激发发展后劲。今年,台商区将实施重点攻坚项目204个,总投资1460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38.6亿元,重点技改项目完成投资24亿元以上,确保全年谋划生成40个以上重大项目、招商(签约)重大项目20个以上,力争中熙产业园(三期)等57个以上项目开工建设,国道324线拓改工程等47个以上项目建成(部分建成)。各级各有关部门将全面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努力实现“投资完成、项目竣工、前期突破”三大目标,确保全面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五大特色主导产业攻坚项目案例
新材料领域—— 辉锐(石墨烯)项目: 年产值有望达30亿元
作为当前发现的最薄、最坚硬、导电导热性能最强的一种新型纳米材料,石墨烯广泛运用到鞋业、服装、电子等行业,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位于泉州台商投资区东园镇电子信息产业园区的辉锐纳米碳薄膜太阳能电容电极材料项目,总投资约12.3亿元。项目主要围绕纳米碳薄膜透明电极材料、纳米碳电容电池项目、石墨烯空气净化器、石墨烯EVA发泡材料生产线投资建设,正式达产后,预计可实现产值达30亿元,年缴纳税收3亿元以上。
目前,项目一期取得土地99亩,其中一号厂房及办公楼占地面积约1.1万平方米,已于2016年年初完成设备安装和调试工作,2016年6月份开始试生产。台商区将以此为契机,加快组建石墨烯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出台支持石墨烯技术研发和产业应用的系列配套政策,助推石墨烯产业发展。
绿色智能交通——
中国中车项目:
近几年订单都已经排满
2016年,由泉州中车唐车公司生产的福州地铁1号线列车正式投入使用,从而实现“福建造”轨道装备零的突破。此外,福州地铁2号线、厦门地铁等正在紧锣密鼓生产中……
落户于台商区的泉州中车唐车公司项目目前已形成年产各型轨道客车300辆的批量规模,是福建唯一、海西地区建设规模最大、产品类别最多、技术水平最高、发展前景最广的现代轨道装备基地。二期工程正进行土地平整中,投产后有望实现架修和厂修轨道车辆500辆。
下阶段,台商区争取把整个中车的出海口以及把它的驱动、发动机移到本地,中车的全国农村污水处理设备,也将在台商区试点并向全市推广。同时进一步主动对接、主动跟进、主动服务,确保把中车这些项目引进来,在台商区落地开花。
健康医疗养生——
泉州颐和医院项目:
计划2019年投用
由海峡两岸医疗产业基金投资建设的泉州颐和医院,为台资独资医院。项目地处台商区南北主干道与洛杏大道交汇处,是按JCI(国际医疗卫生机构认证联合委员会)标准建立的国际化高端医疗机构。根据规划,项目占地约369亩,总规划3000个床位,投资总额5亿美元。其中,首期工程建筑面积46万平方米,计划2018年年底完工,2019年投入使用。项目建成后,将引入顶尖的设备及管理、医疗人才团队,致力为泉州乃至福建的乡亲提供精品化的高端医疗服务,进而积极将泉州打造为瞩目的智慧医疗城市。目前,泉州颐和医院正加快推进各项工作。
文化旅游服务业——
八仙过海大型旅游项目:
有望创造超上千就业岗位
八仙过海大型旅游项目总投资50亿元,规划占地约2100亩。该大型旅游投资项目将建设极地海洋世界、鲸豚驯养繁殖基地、海上游乐、欧乐堡梦幻世界等项目。其中,海洋极地世界与厦门、罗源海洋馆相比,规模更宏大,项目更齐全,品类涵盖更广泛。它汇集了北极熊、白鲸、海豚等世界各地百余种海洋生物、万条珍稀鱼类。
目前,该项目已完成一期用地征用等工作,有望于今年6月底前开工建设,其中海洋极地世界有望于2年内建成并营业。初步估算,整体项目年吸引游客超200万人次,可为当地创造不少于1000个就业岗位。台商区各级各部门将一如既往、积极主动,为项目建设提供全程优质的“月嫂式”服务,为合作项目顺利建设投产创造良好条件。
高端装备制造业——
舒华公司二期项目:
年产电动跑步机约50万台
作为健身器材行业的龙头企业,舒华公司二期项目总投资2亿元,项目占地106亩,规划建设厂房、研发楼、宿舍楼,合计建筑面积10.8万平方米。该项目于2016年5月1日开工建设。
为提高生产效率,舒华公司将提高智能装备技术的全面应用,计划投资建设电动跑步机自动化生产流水线3条;并配备自动裁管机、激光切割机、自动焊接机、自动弯管机、注塑机等国内外先进设备。目前,舒华二期的研发大楼和宿舍楼已经完成主体施工,2栋厂房基础施工已经完成80%以上,整个项目计划2018年6月竣工。项目建成投产后,主要进行跑步机的生产,预计年产电动跑步机产品50万台,新增产值约10亿元,纳税约8000万元,并提供500多个就业岗位。
城市建设“蹄疾步稳”——
“五横五纵”编织出幸福大道
城市功能品质是当前区域竞争的重要因素。台商区成立以来,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品位开发,把城市建设当作全区工作的重中之重,城市形象日益提升。
走进台商区,一条条宽阔道路纵横交错,将全区4个乡镇的每个角落紧密相连,全区已开展107条市政道路桥梁的设计和建设工作,建设道路全长达到341.1公里。当前,东西主干道一二期、南北主干道一二期、东纬二路等正以铺天盖地之势建设中。随着主干道的不断完善,台商区“五纵五横”逐步清晰,形成了连接区域内外的更加畅通的交通路网,大大改善了百姓的出行条件。
城市建设要关注“面子”,更要重视“里子”。一条条新建拓宽的公路不断刷新台商区的“颜值”,编织起居民的幸福大道。不仅如此,在这座城市的地下,高规格的系列管网建设正加快推进中。以长远发展为建设标准,市政管线同步下地累计达到了数百公里,这座城市的“外在美”与“内在美”正逐渐并列凸显。与此同时,全区还建成2.5万吨/日污水处理厂1座、污水提升泵站2座,助牢台商区地下工程。
相关配套同步跟进。台商区不断推高塑造城市的天际线,进一步加快安置小区的建设步伐。目前,全区已完成凤浦小区和溪庄小区一期工程并完成选房入住,锦厝安置小区、玉坂安置小区基本完成建设,同时新开工建设了金屿安置小区、湖东安置小区、后港安置小区等3个项目,共计1636套安置房。
作为台商区的亮点工程,占地1069亩的海上丝绸之路艺术公园开园以来,吸引着全市广大市民的目光,提升了台商区的城市形象。目前该公园正加快开展提升工程,抓品位,抓细节。未来,台商区将继续打造环百崎湖的万亩大公园,使其成为展示海丝文化、促进海丝沿线国家文化艺术交流合作的重要窗口,打造成全区的经典样本。
民生事业“硕果累累”——
群众分享发展红利
悠悠万事,民生为先。台商区的发展不仅体现在经济发展指标上,最直接的就是映射在老百姓脸上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过去一年,台商区把继续以抓经济的力度抓好民生事业,将城市整体规划与产业布局、民生工程布局科学结合,统筹规划、统筹实施,医疗保障、教育资源、行政审批等社会事业“硕果累累”,让台商区人民真正享受到发展红利,感受到新区带来的新变化。
在台商区,医疗水平又提高了。近几年,台商区医院的整体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仅顺利通过二级乙等综合医院评审,同时还与泉州市第一医院合作,引进市医院先进的管理、人才及资源,建立紧密对口帮扶协作关系的“医疗联合体”。随着医院基础设施、人才队伍不断完善,区医院正准备逐步建成二级甲等综合医院规模,并向三级乙等医院发展。在乡镇,洛阳、东园、张坂、百崎4个卫生院全面达标,87所乡村卫生院广泛覆盖并完成标准化建设。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不断完善下,全区三级医疗网络逐步形成。
在台商区,教育资源更优化了。近年来,台商区持续推进“教育强区”建设,并顺利通过省“义务教育初步均衡区”评估和教育“两项督导”。张坂中心小学、洛阳中心小学、后峰小学和惠南中学4所学校顺利通过“福建省义务教育管理标准化学校”市级评估。洛阳中心幼儿园顺利通过省级“示范幼儿园”评估验收,成为台商区教育事业谋求发展的突破口。打好基础是教育长远发展的有力保障,总投资约12亿元的湖东实验学园集幼儿园、小学、中学于一体,于2016年正式动工,目前已完成基础工程,计划于2018年秋季全面招生,将新增学位5850个。
在台商区,百姓办事更方便了。为进一步梳理区级公共服务事项和行政审批权限清单,提高为民办事效率,台商区将涉及群众生产生活的160项区级行政审批事权下放乡镇一级行使,包含新农合、新农保、计生、国土、企业与个体户登记等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业务。百余项区级事权不仅下放到了乡镇一级,更向村级延伸,真正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让群众感受到了在家门口办事的便利。去年台商区新农合参合人数18.94多万人,参合率达99.95%,继续领跑全市。
在台商区,环境更加美丽了。在市“美丽乡村”环境卫生考评中,2016年度台商区连续12个月夺得全市第一名;在海岸带专项考评中共取得5次全市第一名;全区垃圾实现“日产日清”,及时转运处理,共转运垃圾85571.05吨,实现垃圾无害化处理全覆盖,无害化处理率达100%。
当前,在大力实现跨越发展的同时,台商区改善民生的脚步也从未停滞、铁蹄向前,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这是一份百姓满意的答卷,浸透着台商区浓浓的民生情怀,更镌刻着坚毅的发展足迹。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