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8-5-16 19:05:33
|
显示全部楼层
成立十年的武汉新芯,终于成功进入盈利通道,并有望最终在A股独立上市。5月15日,在“创业中华·武汉2018新侨暨归国留学人员创新创业峰会”上,长江存储执行董事长、武汉新芯董事高启全透露,武汉新芯2017年成功实现扭亏为盈。
高启全在介绍长江存储时表示,长江存储研发进展顺利并已成功完成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32层3D NAND芯片的研发,旗下的武汉新芯正在不断获得国际客户的青睐并计划在A股推进上市。
武汉新芯的由来
据了解,成立于2006年的武汉新芯是湖北省和武汉市布局战略新兴产业的产物,创始全资股东为湖北省科技投资集团。成立之初武汉新芯是想做DRAM的,但公司成立不久遭遇了DRAM的价格低谷周期,而不得不放弃DRAM的研发与生产。
于是,武汉新芯2008年9月开始为美国Spansion(飞索半导体)生产NAND Flash闪存芯片。但因飞索半导体业绩的下滑,武汉新芯在2010年订单量急剧下降时曾有意出售,最终由于业界的呼吁及武汉市对自主创新的坚持而放弃合资。
2011年,一直运营武汉新芯的中芯国际宣布投资10亿美元控股新芯。但2011年,中芯国际的营收只有13.2亿美元,净利润为大幅亏损2.47亿美元。因此,业界推断中芯国际的注资计划实际没有完成,并最终于2013年退出武汉新芯。
武汉新芯与长江存储
2014年11月,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基金(以下简称大基金)成立;2016年3月,依托于大基金等出资方的武汉新芯宣布,投资240亿美元进行存储器研发与生产;2016年7月,紫光集团参与进来并与各方在武汉新芯的基础上成立了长江存储并控股新芯。
根据工商信息,武汉新芯的股东为长江存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简称长存科技),长存科技的股东为长江存储科技控股有限公司(简称长存控股),长存控股的股东为大基金、湖北国芯产业基金、湖北科投、紫光国器,而紫光集团为长存控股的大股东。
正在建设中的国家存储器武汉基地,位于武汉东湖高新区左岭片区
所以,武汉新芯是长存科技的子公司,而长存科技的母公司长存控股则是以紫光集团为大股东的合资企业。目前,紫光集团是国家存储器项目的承担者和具体运作者,而长江存储科技则是国家存储器项目武汉基地的实施者。
武汉新芯的火种
从武汉新芯的发展历程、武汉新芯与长江存储的关系,还有武汉新芯、长江存储、紫光集团与国家存储器项目的关系与演进可知,武汉新芯是长江存储及正在实施的国家存储器项目的基础,为国家存储器项目的启动与实施奠定了基础。
其间,特别是在2010年前后武汉新芯的经营并不乐观时,正是湖北省政府和武汉市政府的支持,才使武汉新芯的技术和工艺不断得以提升至大基金入局,并最终以之为基础启动了国家存储器项目。
可以说,武汉新芯为国家存储器项目的实施播散了火种,而湖北省政府和武汉市政府则为国家存储器项目提供了火石。“中兴断芯”事件发生之后,湖北省和武汉市在武汉新芯上十年的坚持,更是突出体现了湖北省与武汉市的远见卓识及“功成不必在我”的宽大情怀。 |
评分
-
1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