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武汉米兰

[城建综合] 长江新城轨道交通线网规划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8-7-23 23:33:4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redagni 发表于 2018-7-23 23:30
说句不好的,长江新城这个功能区组团规划方式.....除了启动区和核心区,其他部分人口密度上不去的,那些站 ...

22号线一直都有的。。。在12号线出来之前都有22号线的。。。而且基本上图中新增的蓝色轨道交通基本都是轻轨,获批和修建都比市区里简单多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7-23 23:43:4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bluenoah 于 2018-7-23 23:46 编辑
redagni 发表于 2018-7-23 23:30
说句不好的,长江新城这个功能区组团规划方式.....除了启动区和核心区,其他部分人口密度上不去的,那些站 ...


如果真的蓝色全是中低速磁悬浮   那么2025年之前实质上按地铁报的只有20号线一条轻轨27磁悬浮一条和一堆黑色线的有轨电车  其实没什么压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7-23 23:47:32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四轮新港线,第五轮20号线、14号线,其它远期规划。客观的讲,长江新城位置很好,毗邻机场高铁港口,坐拥长江武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7-23 23:48:44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考虑在天兴洲上设一站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7-23 23:49:49 | 显示全部楼层
bluenoah 发表于 2018-7-23 23:09
20应该还是磁浮   19貌似改成6a了   所以其实只有一条27     和大量的有轨电车

另外红钢城上天了… ...

红钢城至少三线地铁,5、20、5支,带动长江南岸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7-23 23:50:57 | 显示全部楼层
武汉米兰 发表于 2018-7-23 23:02
这个还好啊。除了谌家矶部分站点,其余基本高架。除了10.20.21.25这4个快线,其余都是高架磁悬浮。走轻轨 ...

23和14这种过汉口的肯定是地铁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7-24 00:02:0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MOD 发表于 2018-7-23 23:48
长江新城规划的地铁都比光谷密度大五倍。

这是到2035年的规划。。光谷到时候还不是要加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7-24 00:02:3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zzkaa 发表于 2018-7-23 23:50
23和14这种过汉口的肯定是地铁啊

14没啥问题,23还真不好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7-24 00:09:37 | 显示全部楼层
武汉米兰 发表于 2018-7-24 00:02
14没啥问题,23还真不好说。

地铁族那版,13号线要是北上了,汉口到新汉阳估计就靠23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7-24 00:17:5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Island. 发表于 2018-7-23 23:48
不考虑在天兴洲上设一站吗~

有啊25不就有一站在中间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7-24 00:20:2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严重怀疑以后市域铁路会大面积按照温州模式用crh6s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7-24 00:30:0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长江网7月23日讯(长江日报记者汪甦 通讯员陈康)作为城市发展最高成就的展示区、全球未来城市的样板区,长江新城会建成什么样?总体规划为我们描绘出了一幅未来之城的全景图。   一小时快速交通圈可达全市 点击查看高清原图   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图   在区域结构上,长江新城将加快构建大都市区空间结构,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形成环射互通、促进空、铁、水、公联运、江海直达,打造复合高效的交通新格局。构建“双快四网”格局,形成长江新城与周边大临空、大车都、主城区一小时快速交通圈;与周边的孝感、天门、潜江等城市形成30分钟城际交通圈;与合肥、宜昌、南昌形成一小时高铁交通圈;与京津冀、成渝、珠三角、长三角形成三小时门户圈的零沟通、无阻碍的对外交通格局。   依托武湖打造城市水库   在生态格局上,更加彰显“两轴、两环、六楔、多廊”的生态结构,实现“理水、融绿、营城”。依托武湖、草湖核心水体构建城市水库,实施上、下湖隔堤工程;构建完善的河道河湖体生态系统,打造融入景观的生态雨水管理体系;营造共生绿楔,实施大别山到木兰山到长江的山湖林田河的整体的涵养与保护,构筑十字生态轴、环城七彩森林带、纵横蓝绿网、两级通风廊道;传承山水文脉,融汇未来模式,形成科学研发、共享创新、商务服务、国际经济、港口自贸、生态示范等发展片区。   三大超级中转站满足换乘需求   在交通结构上,长江新城打造适应未来出行的城市交通样板,构筑空中、地面、地下一体化出行模式。空中包括空中轨道、空中步道、低空无人机,地面采用智轨、无人驾驶道,地下采用地铁、地下道路网和地下物流的格局。特别是构建公交+慢行体系,推进全程绿色出行。打造多层次轨道交通系统,形成一条市域铁路、四条快轨、六条浮轨的格局,重点将形成三个超级中转站:一个在谌家矶,一个在武湖,一个在阳逻,以满足市民的换乘需求。   智慧新城成为全球亮点   在产业形态上,智慧、低耗、高效的创新经济将成为长江新城发展的新引擎。未来,长江新城将通过建设全城光网、全域WiFi、千兆入户、智能应用等项目,成为“中部支点、全国重点、全球亮点”的新型智慧城市。 来源:长江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7-24 08:29:53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7-24 08:43:4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bluenoah 于 2018-7-24 08:46 编辑
武汉每天不一样 发表于 2018-7-24 08:29
纸上画图,谁都会。关键看落实,个人不看好长江新城,离市区实在太远了。


有多远?江岸 青山都不是市区?江汉和武昌东边也没多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7-24 08:55:29 | 显示全部楼层
bluenoah 发表于 2018-7-24 08:43
有多远?江岸 青山都不是市区?江汉和武昌东边也没多远

这里比葛店距离市区近多了,而且还沿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7-23 13:57 , Processed in 0.048154 second(s), 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