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广州前进

[规划建设] 广州塔人行景观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2-5 00:21:3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觉得画蛇添足,还记得白云山的“云道”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2-5 02:10:52 | 显示全部楼层
终于可以行路翻工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2-10 12:52:1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想法不错,可以借鉴新加坡的案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2-11 10:28:17 | 显示全部楼层
他山之石,下面介绍一个颇有口碑的过江人行桥,以供参考。

南京眼步行桥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2-11 10:31: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2-11 10:37:34 | 显示全部楼层
设计理念

南京眼步行桥是一座集动感和灵秀为一体的桥梁。中国江南古桥以石拱桥居多,南京眼中部微拱起,契合小桥流水人家的中国古典诗意。整座大桥外观造型简洁飘逸,两个白环既相对又似分离,动感极强。桥身似泛起的涟漪,由宽渐窄,由窄渐宽,行人穿行其间犹如琴弦上跳跃流动的音符。

两个白环支撑起大桥全部重量,椭圆桥塔暗含圆满之意,钢铁之骨则展现了现代感。远眺两个白环像一条白玉腰带系在夹江之上,连接新城和江心洲,城市框架向西延展;走近端详,白环两侧如羽翼般斜拉的钢索振翅向上,好像竖琴的琴弦。两塔相对如两位好友互相比出鼓励的大拇指,一个称耀新城建设生机勃勃,另一个夸许进行的青奥会运动员活力无限。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2-11 10:42:59 | 显示全部楼层
设计特点

南京眼步行桥是一座双塔双索面钢箱梁斜拉桥,索塔为倾斜椭圆形结构,下横梁以下部分为实心钢筋混凝土塔柱,其上部分为钢塔柱;钢箱梁采用变宽构造,不仅能满足通行需求,还为观光留影、重大节日活动预留空间。以桥塔作为青奥轴线的城市景观节点,代替标志物建设的理念充分体现节俭办奥运的理念。作为两岸旅游观光纽带,该桥以旅游电瓶车以及行人为主,桥面设计取消机动车通行要求。

南京眼步行桥落入江面内的每个环都上落在水下650平米的基座上,基座与近百个直径1.7米钢管桩相连,整座桥的重量靠这些钢管桩支撑,钢管直插50多米深的江底。为隐藏这两个基座,在设置椭圆形造型最低点时候,双环下部被埋置到长江最低水位以下,以确保在各个水位下,大桥的基座不露出水面。环的四分之三结构是钢材质,与江面接触部分采用混凝土材质,能有效防止双环生锈。南京眼步行桥中跨区域安装有12个阻尼器,缓冲桥体受到的瞬间压力,可避免共振隐患。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2-11 10:47:23 | 显示全部楼层
设计参数

南京眼步行桥总长827米;其中主桥长531.5米,主跨240米,引桥长296米;桥面宽10米至22米;索塔向岸侧倾斜35度,塔竖向高82.5米,塔斜向高102.464米。全桥共有36根斜拉索,整座桥重4800余吨;桥面每平方米荷载重量0.35吨,全桥可容纳近4万人。大桥满足通航净高12米、大堤4.5米通行净高要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2-11 10:51:38 | 显示全部楼层
前段时间在黄鹤楼看长江,满眼都是桥,见桥不见江,长江完全没了气势(波澜壮阔),长江大桥也没了气势(桥多,高楼多),(和二十年前的感觉对比);简单的想法,江面上东西越少越好。
此人行桥建与不建如果可选,我选不建,建很可能画蛇添足。
建的话要建成广州塔一样的精品(这样的精品可遇不可求,太难了)
建的话不要影响到四周的精品(太难了,千万不要又搞一个亚运看台障碍物)
水下观景隧道听起来不错,但水下,隧道,观景等可以同时做到吗?不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2-11 10:57:25 | 显示全部楼层
桥名

2014年3月24日,在“南京青奥文化体育公园步行桥征名活动中,共征集南京青奥会步行桥名称近5万个,卢晓艳提出的“南京眼”成为最终桥名。“南京眼”寓意步行桥两端分别有一个Q状造型,如两只眼睛, 不仅形象,还能让更多人通过这朗朗上口的名字了解南京,了解青奥。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2-11 10:58:57 | 显示全部楼层
价值意义

南京眼步行桥是中国首次获亚瑟·海顿奖的桥梁项目,标志着中国桥梁建设领域的又一新突破。作为连接江心洲与河西新城的人行通道,南京眼步行桥可通行旅游电瓶车,满足两岸居民低碳出行需要,已成为南京市滨江风光带和青奥村地区的重要景点。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2-11 11:02:06 | 显示全部楼层
**希望本次设计投标方不仅是规划及桥梁界人士,其他方面如建筑设计、艺术设计的跨界人士都参与进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2-11 11:05:44 | 显示全部楼层
荣誉表彰

2015年6月7日至11日,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举行的第32届国际桥梁大会上,南京眼步行桥获亚瑟·海顿奖 。

资料:

阿瑟·海登奖

阿瑟·海登奖是在国际桥梁大会(The International Bridge Conference)上颁发的奖项,每年颁发,表彰带有创新元素的特殊桥梁建筑,如人行步道、旅客捷运系统或非传统建筑等。2003年第一次颁奖。

颁奖间隔:每年颁发
设置时间:2003年
评奖范围:用于表彰带有创新元素的特殊桥梁建筑,如人行步道、旅客捷运系统或非传统建筑等。

评奖方法

国际桥梁大会一般会在收到的所有申请中初步选择10至20座桥梁进行考察,最后选出最佳项目。

中国获奖作品

2018年5月12日,位于中国湖南的张家界大峡谷玻璃桥在国际桥梁大会上斩获阿瑟·海登奖。大会主办方在颁奖词中说,张家界玻璃桥为连接文化和自然提供了一个“透明”的解决方案,凭借透明的材质“展示了创新和想象力”。“穿过这座桥令人激动,透过桥面向下看需要勇气,但同时也令人兴奋。”

2015年6月7日至11日,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举行的第32届国际桥梁大会上,由河西管委会投资、重大路桥指挥部建设管理的青奥公园步行桥“南京眼”获得亚瑟·海顿(Arthur G. Hayden Medal)奖,标志着我国在桥梁建设领域取得了新的突破。

历届获奖作品

2018Zhangjiajie Grand Canyon Glass Bridge, Zhangjiajie Park, China

2017Idaho Avenue Pedestrian Bridge, Santa Monica, CA

2016Brookfield Floating Bridge, Brookfield, VT

2015“Nanjing Eye” Pedestrian Bridge in Youth Olympic Park, Nanjing, Jiangsu Province, P. R. China

2014Squamish Pedestrian Overpass, Squamish, BC, Canada

2013Starlight Bridge, Ho Chi Minh City, Vietnam

2012Peace Bridge, Derry-Londonderry, Northern Ireland

2011Te Rewa Rewa Bridge, New Plymouth, New Zealand

2010Riverside Bridge, Cambridgeshire County, UK

2009Seattle’s Museum of Flight Pedestrian Bridge, Seattle, WA

2008Tri-Countries Bridge, Weil Am Rhein, Germany

2007Project Bureau Ijburg for Nesciobrug, Ijburg, The Netherlands

2006BAA Gatwick, Gatwick Pier 6 Airbridge, Gatwick Airport, London U.K.

2005City of Greenville, South Carolina, for the Liberty Bridge

2004The City of Winnipeg for the Esplanade Riel Pedestrian Bridge, Canada

2003Schlaich Bergermann & Partner for the Duisburg Inner Harbor Footbridge, Germany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2-11 11:07:28 | 显示全部楼层
人气不错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2-11 11:21: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广州前进 于 2020-2-11 11:23 编辑
Sieben 发表于 2020-2-11 10:51
前段时间在黄鹤楼看长江,满眼都是桥,见桥不见江,长江完全没了气势(波澜壮阔),长江大桥也没了气势(桥多,高楼多),(和二十年前的感觉对比);简单的想法,江面上东西越少越好。
此人行桥建与不建如果可选,我选不建,建很可能画蛇添足。
建的话要建成广州塔一样的精品(这样的精品可遇不可求,太难了)
建的话不要影响到四周的精品(太难了,千万不要又搞一个亚运看台障碍物)
水下观景隧道听起来不错,但水下,隧道,观景等可以同时做到吗?不懂!

所谓“海底或江底观光隧道”,并非是可以欣赏海底或江底的景色,而是看隧道内壁的装饰灯光、图案或各种摆景而已 ,使得游客在乘车或步行过隧道时没那么无聊而已,真正要看外面露天景色的,还得是大桥。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7-16 02:46 , Processed in 0.048352 second(s), 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