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tongkun

南京,唐诗三百首里写得最多的城市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6-14 13:48: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伊曼努尔 于 2020-6-14 14:05 编辑

李白有首很有名的诗“劳劳亭”:“天下伤心处,送客劳劳亭。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新”。这诗很多人熟悉,但有几人知道这劳劳亭就在南京城南某处呢?南京也没啥人知道吧。至于长干里,是中国古代极富盛名的商业社区,在传统文学中名气甚大,但南京至今没有想过要利用过这个名字做点什么,很奇怪。类似的例子有很多,只能说,南京人老本太厚,反而不把老本当回事了。叹息。

再及:楼主文说中国最早的文学馆诞生于南京,南朝永明体开创了唐诗格律的先河。其实南唐之于宋朝也一样。中国最早的宫廷画院诞生于当时的南京(同时还有西蜀),而南唐绘画和南唐词则奠定了宋画和宋词的发展。一句话,南京朝廷不管政治军事评价如何,一律文化昌盛,经济繁荣,思想控制相对宽松。明代中后期南京作为留都,其文化发展也远比北京繁荣得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6-14 14:34:45 | 显示全部楼层
伊曼努尔 发表于 2020-6-14 13:48
李白有首很有名的诗“劳劳亭”:“天下伤心处,送客劳劳亭。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新”。这诗很多人熟悉,但 ...

真是底子厚道自己都忘了。
比如,我一直说,如果要建中国绘画博物馆,除了南京没有别的地方有资格了。画家四祖三个在南京,山水画主流南宗山水起源地在南京,花鸟画两大源流之一在南京,基本上后来的都能溯源到南京来。
但这个南京人大半自己都不知道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6-14 16:09:06 | 显示全部楼层
拾麦子的 发表于 2020-6-14 14:34
真是底子厚道自己都忘了。
比如,我一直说,如果要建中国绘画博物馆,除了南京没有别的地方有资格了。画 ...

就知道劳劳亭在雨花台区某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6-14 22:07:3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宣传宣传,南京压根就没有宣传部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6-15 00:11:19 | 显示全部楼层
拾麦子的 发表于 2020-6-14 14:34
真是底子厚道自己都忘了。
比如,我一直说,如果要建中国绘画博物馆,除了南京没有别的地方有资格了。画 ...

不错,诸如顾恺之的女史箴图、洛神赋图,极有可能是绘于南京;南朝梁代萧绎所绘的职贡图,亦是名画,为中国绘画史上第一部辟用外域职贡人物为作画题材的工笔人物卷轴画;韩滉文苑图,画了王昌龄与诗友在江宁任所琉璃堂厅前聚会吟唱的雅集;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则直接为描绘南唐时期南京官僚日常的图景,极具历史地位。至于南都繁绘图等以南京为题材的,或诸如康熙南巡图之类涉及南京的,更是数不胜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6-15 00:20:37 | 显示全部楼层
daver86 发表于 2020-6-14 22:07
宣传宣传,南京压根就没有宣传部门

现在官媒的紫金山观察和南京发布还可以,新南京人从那里可以得到很多关于南京内容。
南京民间弘扬金陵文化的自媒体(微博等)也很多。

以前。。。旧都,必然被刻意淡化
翻牌的今天春光无限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6-15 03:02:15 | 显示全部楼层
化名先生 发表于 2020-6-15 00:11
不错,诸如顾恺之的女史箴图、洛神赋图,极有可能是绘于南京;南朝梁代萧绎所绘的职贡图,亦是名画,为中 ...


不是,重要的不是有几幅名画,而是在画史的梳理上,南京是全方位绕不过去的。
画家四祖,顾恺之、张僧繇、陆探微、吴道子,前三个都在南京,既然是画祖,重要性不用多说了。
中国画在后来影响最大的还是山水画与花鸟画。山水画分北宗南宗,后世以南宗为正宗,南宗的开山祖师就是南京南唐画院的董源、巨然师徒,后世山水溯源都得追到这支上。
花鸟画,同样分两大源流,后蜀黄筌父子的黄家富贵,南唐徐熙的徐熙野逸,两派合流后才有北宋画院花鸟的诞生,要追,还是得追到南京来。
界画的卫贤、人物画的顾闳中、周文矩,山水的赵干……这些都是画史上各各分支开宗的人物。
所以就中国画来说,唯有南京,是画史全方位绕不开的地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6-15 09:13:55 | 显示全部楼层
Alex_AMG 发表于 2020-6-13 23:48
说的太对了,描写南京(金陵)之美的实在太多了,遗憾的是解放后将南京城关联最多的都是大屠杀,短命王朝之 ...

两个原因: 1.南京人大萝卜不会自我营销
                  2.有人在网上恶意抹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6-15 09:16:24 | 显示全部楼层
光是青梅竹马这种好梗,包装起来就中华门外东西干长巷好好开发一下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6-15 11:39:31 | 显示全部楼层
su_2008 发表于 2020-6-13 17:52
希望能把杏花村这个地名保留住,并做些标识,其实晚至民国这个地方一直在南京地图上的。现在估计连南京人都 ...

这个争议太大,杜牧做过池州刺史,池州杏花村是更可靠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6-15 14:27:37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贴 学习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6-15 14:29:08 | 显示全部楼层
su_2008 发表于 2020-6-13 17:52
希望能把杏花村这个地名保留住,并做些标识,其实晚至民国这个地方一直在南京地图上的。现在估计连南京人都 ...

这个真不知道 不是一直安徽和山西在争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6-15 14:36:26 | 显示全部楼层
拾麦子的 发表于 2020-6-15 03:02
不是,重要的不是有几幅名画,而是在画史的梳理上,南京是全方位绕不过去的。
画家四祖,顾恺之、张僧 ...

放别的城市,一人建一座美术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6-15 16:40:13 | 显示全部楼层
很早以前记得地铁二号线涂装过与南京有关的诗词,现在看不到了。挺好的城市宣传,希望能再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6-15 17:21:12 | 显示全部楼层
所以才是世界文学之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8-22 00:41 , Processed in 0.044135 second(s), 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