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3-7-13 16:42:28
|
显示全部楼层
坚持四化同步产城一体 全力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
中国·合肥门户网站 www.hefei.gov.cn 2013年06月04日 作 者: 阜阳合肥现代产业园区管委会
阜阳合肥现代产业园区自2011年12月启动建设以来,按照省、市的决策部署,园区党工委、管委会坚持“四化同步、产城一体”的发展思路,全力加快园区建设发展步伐,圆满完成了预定的各项工作目标。
经过一年多的奋力拼搏,园区起步区基础框架已经形成,在6.2平方公里范围内实现了“七通一平”,道路全到达、全覆盖。道路标识、交通信号、绿化景观已全安装建设完毕,正常运行,达到了城市化的先进水平。实现了园区当年组建、当年规划、当年建设、当年引进企业、当年形成工商税收的目标。
当前,阜阳合肥现代产业园区正抓住促进中部崛起、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等政策机遇,坚持“四化同步、产城一体”,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加快转型升级,全力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综合承载力。坚持“工业化、城市化”双轮驱动,坚持基础设施优先,加快完善起步区内以道路为核心的市政工程及综合配套,为产业发展提供平台。今年新开工建设华山路、芦桥沟等七路两河;进一步规范项目落地、征地搬迁、农民安置工作;按照城市化的要求,规划建设安徽医科大学阜阳附院、中小学、商业新城等配套设施,进一步提高园区对现代产业的综合承载力。同时,高度重视生态建设,加强资源能源节约利用和环境保护,努力实现宜居宜业。
加快体制机制改革,打造良好的政务环境。积极推进园区管理体制改革。阜阳市政府将园区所在区域袁集镇整体委托园区管理,努力形成共同推动园区发展的合力,进一步加快项目落地和新城区建设。实施托管一个月来,袁集镇党委政府依法合规推进征地拆迁,工作成效明显提高。同时,园区积极合理安排用地,保障重点项目尽早落地、按时开工,使宝贵的用地指标发挥出最大的效益。努力优化投资环境。根据省委省政府要求,阜阳市委市政府授予园区规划、建设、环保、消防、人防、国土、经贸等方面的市级管理权限,为园区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园区强调作风建设,努力兴学风、转作风、清政风、树新风,又好又快、合法高效服务企业,行政效能不断提高,赢得广大客商的赞誉。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引进现代产业项目。明确产业定位。确立优先发展家电、汽车及机械制造、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三大主导产业,积极培育电子信息、新能源、生物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严把项目准入关。根据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要求,坚决杜绝不符合国家产业导向的投资强度低、附加值低、高能耗、高排放的落后项目入区。坚持重大项目带动。重点引进企业实力强、技术先进、经济效益高、就业容量大、带动能力强的重大项目。北京欣奕华公司在园区投资7亿元建设新材料产业基地,厦门天泽业达公司在园区投资10亿元建设LED生产、电机OEM和北方呼叫中心项目,合肥工投公司在园区建设标准厂房,为引进培养中小企业创造了良好载体。现代服务业项目引进取得实质性突破。在省、市大力支持下,园区与安徽医科大学合作,在园区建设安徽医科大学阜阳附院,规划总体3000张床位;与合肥百大集团合作,在园区建设具有现代商业品位的合肥百货公司阜阳商业中心,完善园区社会服务能力,提升阜阳乃至皖北地区医疗卫生保障水平。提高项目管理水平。加强项目谋划,扩大对外宣传,拓宽项目来源,优化项目流程,提高服务能力,努力形成建成一批、在建一批、开工一批、储备一批的项目可持续发展格局。
截至目前,园区已签约工业项目16个、商业项目5个,协议投资56亿元;14家企业在阜阳办理了工商注册手续,注册资金6.57亿元;8家企业开工,今年以来完成投资8.45亿元,累计完成投资20.5亿元。
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高领导发展的能力。始终牢记加快皖北振兴的使命,立足岗位、艰苦创业、创新发展。根据工作需要,园区面向全国招聘25名工作人员,托管袁集镇后,选拔两名优秀干部担任袁集镇党委和政府主要负责人。加强反腐倡廉建设,高度重视征地动迁、土地、建设、招投标等重点领域的制度建设和防范监督,努力培养打造一支扎根园区、吃苦耐劳、扑下身子建设园区的优秀干部队伍。
2013年是园区从基础设施建设为主向招商引资、加快工业发展转变的关键一年。我们将坚持科学发展,围绕“四化同步、产城一体”,加快基础设施和项目建设,扩大招商引资,提升服务水平,优化投资环境,全年力争新签约引进项目40个,协议投资60亿元以上,开工工业项目20个以上,建成投产工业项目5个以上,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5亿元,财政总收入超过5000万元,实现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加快建设宜居宜业的阜阳南部新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