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3-8-24 07:57: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kysoldier 于 2013-8-24 08:18 编辑
回复 自由高飞
说白了就是城中村,这种地方你也能看出情调?
xfxtfl 发表于 2013-8-23 20:03 
双北、高雄、台中等几个大城市的楼盘,几乎都是独栋住宅,双塔或三四栋以上的小区少之又少,想不通为何不盖花园小区,来增加绿覆率、降低建蔽率。所以台湾看起来到处都是城中村的模样,五层以下的连排楼房非常多,不过台北的楼有个特色,就是串联骑楼,很多地方出门逛街都可以不带伞。
不过也因为台北花园小区少,没有小区间的城墙,公园也不会设出入口(因为没有墙),马路中间没有栏杆,通达性较高,形成大街小巷都能穿梭的景观。也因此,商业密度非常的高,店面招牌林立,整个台北的商业氛围都类似於华强北、水围、金三角或是广州的荔湾区。
福田这方面稍弱一些,很多小区底下都是墙,甚至就一家士多店,当然也有一些住宅将裙楼延伸到小区外,开一整排的店,但还是不够多。
商场部分,台湾的购物中心很少,百货公司是主流模式,柜位密集拥挤,除了新光三越信义店稍微大气一些,台北的商场没有一家比得上万象城逛起来舒服。
地铁及地下街部分,丰盛盯、会购区越来越成熟,但质感及无障碍设施还有进步的空间,建议大家有机会去台北,可以逛一下台北捷运地下街,京站、市政府捷运地下街。
士多店方面,在台湾叫杂货店,在30年前开始出现统一超商之后,个体士多店就以极快的速度消失,取而代之的是7-11,全家及莱尔富等,这些连锁士多店占的比例估计超过九成五,经营广度高(代缴社保水电瓦斯电话信用卡帐单、高速公路过路费充值、打印、传真、送货、地铁卡),厕所及临时用餐区的设置率也很高,因为熟食生意也很多,营业面积越来越大(咖啡厅化、超市化),目前已成为寡占市场的通路战。深圳则像对分散,连锁品牌较多,但经营项目较单一,连锁士多店间的贩卖品项差异化较小。
小的觉得台北与深圳,双方都有值得借鉴之处,深圳是比較有計劃性的城市規劃,台北則是放養長成的,社会的藩篱较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