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0-12-18 11:49:2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g1533531 发表于 2020-12-17 20:26
洛阳高架立交最大的问题是,路面道路都不能直行,地面道路胡乱,造成非机动车不愿绕行,进入直行的隧道和高 ...
最绕的就是隋唐园立交,但人家给非机动设置了直行不绕的专用道,其他立交都是环岛而已,对于九都路立交,环岛最外侧刚好就是非机动车道位置,纱厂立交的环岛很绕吗?我觉得比270度的左转匝道要近的多,直行来说环岛都还好,机场路立交(望朝岭立交)修之前就是环岛,修好后保持原来的样子。况且,非机动车道绕行是个设计上没办法的事,比如再说个,瀛洲桥南的非机动绕行下桥,可以做到机非分离,可大家不愿意走,甚至不会走。当年这是学习上海的跨黄浦江桥和广州的跨珠江的桥,人家就可以,咱们就不行呗?难道发达城市的人真就和咱不一样?确实不一样,不过随着发展,慢慢的人们接受这个设计,接受各种高架限行。其实说到底,有多少人是真的嫌绕行的?咱们的高架和隧道兼有,上下坡费的劲比绕行多多了。
关于为什么一立交,或者在下桥处总是让非机动绕行?首先,非机动车道占地较窄,限高限宽要求低(不可能设计的非机动车道路权高于机动车,因为机动车的运输效率远高于非机动),在进行分流,或者二者选其一的绕行时,选择非机动更容易做到。比如瀛洲桥南,我假设设计成非机动车道是个直行,机动车道的下桥去往滨河南方向匝道避开非机动车道,这时为了让非机动车道还保持现有坡度,我整个机动车匝道就要在现有基础上再抬高两到三米,而如此以来我的机动车道斜率就又面临着不符合安全规范的处境。再比如咱们的一些立交,不能直行是因为咱们立交的桥墩墩位设计偏中央。其实有一些其他城市看着立交下面能直行,但其实也是双幅道路分离较远,整体路口仍旧与一般路口有差距,他仅仅是把绕的地方提前分开而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