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0-5-23 17: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我已经离开了长沙,未来大概也不会成为“新长沙人”;目前是一名工科研究生(即不是文史类专业学生),只是中学求学阶段寒来暑往,对这座城市有了一些感情。
针对你反驳我的两点,首先,我并没有偷换其概念、否定以地标命名的这种形式,为了避免误会还特地说明了白茅铺站周围并没有合适的地标,如果回避老地名的话,万不得已只能以路名命名,没想到还是被您误会了。刚才又看了一遍,确实没有产生义的空间。如果要反对这一点的话,我理解您可以从论证“以道路命名没有那么不好”这一点入手,才是对我的表达的正面回应。
第二,这里需要注意党同伐异的语境。在这里的逻辑是“上纲上线”可能成为党同伐异的工具,而并非指责这位坛友党同伐异,这一中间的因果逻辑关系是不能省略的。同时我一直注意使用“您”等敬词,也是极力保持自己在一个观点陈述、而非情感宣泄的层面讨论问题。不过我确实也反思了一下,这个词语可能语气过重,存在表达问题,对此深感抱歉。
第三,按照第二点您推导的逻辑,我也可以认为“逻辑怪多、包容心少”暗含了对我的评价。我倒还希望大家都能从逻辑层面去表达观点,而非情感层面去表达观点:毕竟许多时候也许两派人争论的出发点其实是一致的,而单纯的情感宣泄只会让公众讨论沦为观点的宣泄和狂欢。于是您也看到,我至始至终都没有说他是“新长沙人”还是“老长沙人”,也是在告诫自己,不要在讨论问题的时候先扣一顶帽子,树个靶子就开始攻击,而是要去分析他得出观点的理由是否充分、结论是否可靠。
最后,回到地铁名的争论上:2号线的"落星田"和“芙蓉广场”的争论,我会选后者;3号线的“松雅湖(南)”,我更宁愿它叫“星沙东”;如果未来9号线要建个什么体育场馆,我也绝对同意它叫“奥体中心”。不知您发现没有,我也从来不是一以贯之的老地名支持者,我也从没在之前的发言中表现出任何应当使用哪一个流派的偏袒。相信这些站名的取舍,一百个人也有一百个人的答案。
何为大义?飞速发展的三湘首善,需要更多著名的地标,这是一种大义;浴火涅槃的楚汉名城,也需要一些地名成为历史的载体,这也是一种大义。两种大义孰轻孰重?这种讨论似乎是很空泛的:放在经济学里,这是成本效益分析的考量;放在社会学里,这体现了城乡差序格局的对抗。我不擅长于这种理念层面的交锋,但我在思考时会尝试让他回到地面,变成一个技术问题:就像上一个回答里说的那样,白茅铺之所以叫白茅铺,一个原因可能是它根本没得选,不像芙蓉广场与落星田之争、农科院农大与湖南农业大学之争(如果有争论的话)那样存在两种“大义”的对抗而已。
我很喜欢您这一句话“集中智慧,共同讨论球该如何踢才会更好”,因为我很自信我一直以这种态度参与公众讨论的,所以,我也只是说我觉得他理由不成立、不周延(这并不是什么高级词汇,在中高考里语句排序和诗歌鉴赏都是一个常常成为老师讲解答案的理由),给出了我支持命名为“白茅铺”的理由,而自始自终没有对他是什么人、持什么立场和观点做出评价。所以当看到“专挑细节攻击,显得十分狭隘”这句话时,我还是十分委屈的。也希望您也能回避先给我扣一个“老长沙”的帽子(如果我没有理解错的话),主要从逻辑层面指出我的问题,我也虚心求教。祝您万事如意! |
评分
-
1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