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Raino2016

[经济资讯] 2017年深圳高等教育发展成果一览表!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7-10-11 15:56: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Raino2016 于 2017-10-11 16:06 编辑

2017 年工信部重点实验室拟认定名单公示(共计 24 个)              按照哈工大“一室两区”模式,哈工大本部有的实验室,也会复制到深圳校区来。
http://app.myzaker.com/news/arti ... 2271bc8e0707e000002

依据《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管理暂行办法》(工信部科〔2014〕515 号)有关规定,现将拟认定的 2017 年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名单予以公示。公示期为 2017 年 9 月 27 日— 10 月 9 日。如有意见,请将意见以书面形式,反馈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技术创新处。

附件:2017 年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拟认定名单

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

2017 年 9 月 27 日

↓以下附名单↓

序号

实验室名称        负责人        依托单位
1        航空气动声学重点实验室        刘沛清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        可视计算与人机智能重点实验室        陈小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3        临空信息系统先进技术重点实验室        曹先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4        伺服运动系统驱动与控制重点实验室        王军政        北京理工大学
5        信息智能处理与内容安全重点实验室        黄河燕        北京理工大学
6        航空航天轴承技术及装备重点实验室        王黎钦        哈尔滨工业大学
7        基因编辑系统与技术重点实验室        黄志伟        哈尔滨工业大学
8        空天热物理重点实验室        谈和平        哈尔滨工业大学
9        工业设计与人机功效重点实验室        余隋怀        西北工业大学

10        飞机电推进技术重点实验室        张晓斌        西北工业大学
11        智能空天电子系统技术重点实验室        周德云        西北工业大学
12        海洋信息获取与安全重点实验室        殷敬伟        哈尔滨工程大学
13        极地装备技术重点实验室        薛彦卓        哈尔滨工程大学
14        电磁频谱空间认知动态系统重点实验室        吴启晖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15        飞行器环境控制与生命保障重点实验室        蒋彦龙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16        高速载运设施的无损检测监控技术重点实验室        王   平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17        社会安全信息感知与系统重点实验室        杨   健        南京理工大学
18        电磁仿真与射频感知重点实验室        陈如山        南京理工大学
19        先进金属与金属间化合物材料技术重点实验室        陈   光        南京理工大学
20        人工智能关键技术与应用评测重点实验室        何宝宏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21        网络空间安全战略预警与决策支撑重点实验室        郝晓伟        国家计算机网络应急技术处理协调中心
22        工业大数据分析与集成应用重点实验室        尹丽波        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
23        物联网标准与应用重点实验室        赵   波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
24        机器人质量基础共性技术检测与评定重点实验室        黄子河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0-11 15:59:24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工大(深圳)张楠博士入选我国2017年“未来女科学家计划"

近日,哈工大深圳校区理学院教授宋清海指导的2015级博士张楠入选2017年“未来女科学家计划”,并成为我国唯一代表候选者参加“世界最具潜质女科学家”评选

在读博士期间,张楠以第一作者发表或接收SCI论文8篇,均为国际顶级期刊,总影响因子达到62.257,总引用28次,他引总数18次,并作为主要成员参与高量子效率有机钙钛矿基微腔激光器研究,该项目是宋清海教授申请的深圳市知识创新计划项目。张楠负责研究有机钙钛矿微腔激光器的制备工艺,目前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突破进展,研发出采用标准微纳加工工艺实现的钙钛矿半导体微盘激光器器件,并在设计的蜗牛线微腔中得到了很好的单向出射。

据悉,“未来女科学家计划”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于2015年设立,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欧莱雅公司联合设立的“世界最具潜质女科学家”奖在中国的发展和延伸,旨在帮助处于博士或者博士后阶段的女性科技人才成长成才,发现并推荐国际化科技后备人才。今年,经67个单位和5名专家推荐,提名85名候选人参加“未来女科学家计划”,最终4人入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0-13 15:20: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Raino2016 于 2017-10-13 15:33 编辑

过去五年深圳新改扩建医疗机构60余家 新增病床1.46万张(有删减)
http://news.sznews.com/content/2017-10/09/content_17474869.htm

深圳新闻网10月9日讯(记者 刘梦婷)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十八大以来,深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民生工作,以“建成更高质量的民生幸福城市”为目标,强力推进各项民生建设,造福市民,打造民生幸福"升级版"。回首过去的五年,深圳交出了一张怎样的成绩单?日前,记者梳理了十八大以来深圳市卫生与健康事业改革发展情况。过去五年,深圳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与推进卫生与健康事业加快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加快推进卫生与健康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效。
五年卫生总投入约890亿元

十八大以来,深圳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持续优化。记者从深圳市卫计委获悉,2013年以来,政府卫生总投入约890亿元,新改扩建医疗机构60余家,新增病床1.46万张;三级医院增加17家,达到34家;三甲医院增加4家,达到12家

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建成630家社康中心,实现社区全覆盖。构建完善15家基层医疗集团和17家综合性区域医疗中心为主体的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全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门诊量占比接近65%。

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明显提升。实施“医疗卫生三名工程”,引进了香港大学、北京大学、中山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等名校名院来深办医;引进173个全国同学科排名前10位的高层次医学团队。全市国家级重点学科14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2个,22个学科进入了全国医院科技影响力评估学科排名前100名。


此外,出台了《健康深圳行动计划(2017-2020年)》,围绕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实施11个方面94项具体行动措施,推动健康深圳建设。

2020年全市病床将达6.3万张以上

记者从深圳卫计委获悉,该委未来五年将以“补短板、强基层、建高地、促健康”为工作主线,力争在深化医改、构建医疗卫生高地、推动医学科技创新、建设健康城市等方面勇当尖兵、再创新局。

加快补齐短板,建成医疗卫生高地。加快平湖医院、健宁医院、新华医院、第二儿童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九医院等卫生重大项目建设,增加医疗卫生资源供给总量。至2020年,全市病床达到6.3万张以上,常住人口千人床位数达到4.3张;推进区域医疗中心规划建设,继续实施医疗卫生“三名工程”。到2020 年,全市达到三级水平的医院增加到60家以上,至少建成10家高校直属附属医院,建成10家在全省具有影响力的医疗机构,争取1-2家专科医院跻身国家医学中心或华南区域医疗中心,1-2家综合医院进入国际知名、国内一流行列。创建成为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区加快建设高等医学院校。积极配合推进中山大学、北京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等高校深圳校区建设。支持南方科技大学建设医学院。全力推动医教研协调发展,支持三级医院与高校合作共建临床医学院、研究型医院。加快推进深圳市医学科学研究院、深圳市精准医学研究院和北京大学深圳健康科学研究院建设。

坚持需求导向,增强卫生与健康科技创新支撑引领能力。推进市医学科学院、精准医学研究院、转化医学研究院等基础研究机构建设。加快精准医学、转化医学、生物医学、中医药、“互联网+医疗”、公共卫生等6大类40个重大医学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构建协同开放的医学科技创新网络,促进科技创新成果转移转化和推广应用;建立健全医学科技人才评价激励机制。实施临床和公共卫生研究型人才专项培养计划,每年培训30名临床研究高级人才、100名临床研究骨干人才;实施健康保障重大科技专项,加强精准医学等技术研发,部署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生殖健康、出生缺陷防控等疾病防治研究;加强肿瘤防治重大医学科技攻关,推动干细胞、血液、骨髓、肿瘤等生物样本库建设,支持生物医药企业、医疗卫生机构发展基因检测、诊断、治疗和细胞治疗等精准医疗技术,研发并推广一批肿瘤防治新技术。

坚持健康优先,加快建设健康深圳。深圳将深入开展健康深圳行动、加强重点人群健康管理、优化重大疾病防控策略、大力培育发展健康服务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0-13 16:39:46 | 显示全部楼层
补发遗漏的新闻:
清华大学校长邱勇出席深圳研究生院建院十五周年暨国际校区建设座谈会
http://news.tsinghua.edu.cn/publ ... 4051037151669_.html
清华新闻网12月28日电 (通讯员 陈超群)12月23日,清华大学校长邱勇、副校长尤政一行到深圳调研清华大学深圳国际校区选址,并出席深圳研究生院建院十五周年暨国际校区建设座谈会。

邱勇在座谈会上表示,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创建十五年来,从无到有、筚路蓝缕,积累了丰富经验,拓展了发展空间,取得了很大成绩。建设深圳国际校区是清华大学实施全球战略、推动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重大举措和重要内容国际校区建设要置于学校综合改革的宏观视野,进行战略规划、顶层设计,对接好历史发展和自身实际,处理好国际校区和学校本部、深圳研究生院的关系,严把国际校区建设水准,加强内部精细管理,把握时机和力度往前推进。

尤政充分肯定了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所取得的成绩。关于深圳国际校区建设,尤政表示,应有效整合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和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的资源,充分研究、凝聚共识,探索突破现有学科建设体制,促进国际办学资源的自然生态流动,努力打造国际学术科研的制高点。

深圳研究生院院长、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共同院长康飞宇汇报了教学科研工作和校园建设进展。学院领导班子成员武晓峰、夏广志、杨瑞东、马岚等,纷纷围绕体制机制改革、清华文化传承、清华在深圳的二次创业、技术转移和产业创新等做了发言,研讨了从深圳研究生院到国际校区建设可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学院老领导吴敏生、关志成、林功实、林孝康、马辉、蒋宇扬等,回顾了深圳研究生院的发展历史,对当前面临的压力、机遇等发展形势做了研判,就深圳国际校区的顶层设计、特色定位、学科体系等提出了想法和建议。

调研座谈之前,邱勇、尤政一行考察了清华大学深圳国际校区规划用地
科研院院长周羽、校办主任于世洁及政研室、校地办相关负责人参加调研。

供稿:深圳研究生院 编辑:悸寔 华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1-4 12:53:0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坦白说,所有这些大学中,深圳最应该严肃对待的是中国科学院大学。前身是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我在那里呆过,很小。科学院系统科研能力不用说,大学此前却只有合肥的中科大,受制于地理位置,靠声誉老本和很少的招生规模苟延残喘,但中科大整体离开合肥几乎是痴人说梦,安徽无论如何都不同意。科学院大学的创立很大程度是科学院系统希望在一线城市另起炉灶。随着北京化解非首都功能这一背景,深圳将初创不久的科学院大学偷梁换柱整体移植到深圳完全是可行的,比那些以各种名目看准土包子附庸风雅的大学双方赢面要大很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1-4 13:09:0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无论是北大清华港中大这类顶尖大学还是武大哈工大中山这类二流大学,整体搬迁深圳是不可能的,最现实的是科学院大学以深圳为中心,逐步掏空合肥中科大和北京校区。中字头的新大学,目的就是摆脱二线城市合肥,深圳领导不会这么不懂风情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1-4 13:48:0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深圳为讨好外地名牌大学下了不少心力,当然作为新兴城市不得已而为之,也是可以理解。其实作为本硕博完整体系教育,深圳大学硬件条件已经很不错,只是没有声望且确实实力有限而前路漫长,需要深大师生脚踏实地假以时日。目前引进的很多所谓机构,其实就当做一般的产研结合孵化基地就可以了,没必要低三下四给大量好处。这些机构,有好处拦都拦不住,没好处招来也没实际意义。中国科学院大学与深圳利益结合度最高,有声誉有实力,没历史缺地盘。简直就是干柴烈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1-4 23:07:4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深圳高校和3甲医院这么薄弱,这届政府对深圳校区一字不提,这可不是一个好兆头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1-5 13:17:5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211大学和三甲医院是让深圳蒙羞的方面,但没必要心急火燎地投入过度资源,这些东西属于锦上添花的东西。资源应该更多地往中小学教育和社区医院投入,打造宜居环境。把中小学教育抓好,高等教育到外地或者外国不误事也顺便开拓眼界,是很好的事情。一般人重症和疑难杂症的概率并不高,日常生活中三甲医院作用并不大,方便的社区医疗点要实用得多。我岳父家在长沙,离著名的湘雅医院步行不过五分钟,可是随便动个刀之类就好几万,以长沙经济水平,实在病不起。对于普通老百姓而言,大病生不起,小病则还是看方便性。解决大病的主要方向是经济实力,生活环境和健康生活方式。即使有一堆三甲医院,普通人得大病依然头疼。深圳环境很好,对于深圳而言更重要就是推进医保的异地使用,倡导健康生活方式,逐步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核心还是提高居民收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1-5 23:39:35 | 显示全部楼层
liuyewen1969 发表于 2017-11-5 13:17
211大学和三甲医院是让深圳蒙羞的方面,但没必要心急火燎地投入过度资源,这些东西属于锦上添花的东西。资 ...

解决大病的主要方向是早癌筛查,定期体检。健康生活方式没有x用,生不生病是运气问题,早发现才能有好的预后。
国人观念还是落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1-6 16:26:02 | 显示全部楼层
1陈湘生1956年06月地下工程与隧道工程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这是继郭仁忠和孟建民之后的第三位本地产院士!
三位都来自于土建领域。

2017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经过第三轮投票,56人具有显著优势。最终名单以中国工程院最终公布名单为准。具体名单及学部分布如下:

医药卫生学部(7人):

董家鸿  马  丁  张英泽  李兆申  田志刚  乔  杰  王  锐

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7人):

孙金声  王国法  汤广福  唐  立  王双明  邓建军  毛景文

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8人):

刘泽金  王莎飞  宁  滨  谭久彬  陆  军  刘永坚  陈  杰  戴琼海

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8人):

李华军  邓铭江  谢先启  孔宪京  岳清瑞  吴志强  张建民 陈湘生

农业学部(6人):

王汉中  包振民  张福锁  金梅林  邹学校  康振生

工程管理学部(5人):

卢春房  范国滨  刘  合  王金南  陈晓红

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9人):

聂祚仁  潘复生  吴  锋  周  济  黄小卫  彭金辉  戴厚良  张联盟  郑裕国

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6人):

贺  泓  朱利中  吴丰昌  蒋兴伟  陈  坚  王  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1-6 16:27:37 | 显示全部楼层

陈湘生 编辑
陈湘生(Dr. CHEN Xiangsheng),男,研究员,博士;1956年6月出生于湖南湘潭;现任深圳地铁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著名地下工程、岩土工程、地层冻结和地铁工程专家,博士生导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
中文名 陈湘生 国    籍 中国 民    族 汉族 出生地 湖南省湘潭县 出生日期 1956年6月 职    业 工程师、专家、博导 毕业院校 清华大学
目录
1 受教育情况
2 职称和职务
受教育情况编辑
1978年3月至1982年元月在淮南矿业学院学习[1]  ,获工学学士学位;
1986年8月至10月西德柏林技术大学进修隧道工程技术;1991年9月至1992年1月在上海外国语学院英语培训(IELTS);
1992年至1994年获英国剑桥大学资助及包玉刚基金会资助在英国剑桥大学工程系从事岩土工程研究;
1995年10月至2000年元月清华大学(在职)学习,获岩土工程工学博士学位〔获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奖〕;
职称和职务编辑
1982年2月毕业后分配到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北京建井研究所,任助工、工程师、破格晋升为高工、1995年破格晋升研究员;1996年批准为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博士研究生导师。
1995年6月至1999年4月任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北京建井研究所所长兼北京中煤矿山工程公司总经理;1998年8月至2001年2月被国家煤炭工业局任命为中煤科技集团公司董事,1999年4月至2001年2月任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副总工程师兼总院股改办主任(筹组天地科技上市公司,任董事)。
2001年2月调深圳市地铁有限公司,历任部门经理、总工程师(2003年1月)兼工程部经理/兼总体技术部经理(2004)/兼总调度长(2003)、技术委员会主任。 2007年6月至2009年3月任深圳市地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技术委员会主任。2009年4月至2012年6月任深圳市地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2012年7月起任现职。
主要科研成果和获奖等:
从1982年开始在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先后完成了包括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内的科研项目19项;完成工程项目37项。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次、省部级科技进步奖7次、“复杂条件下盾构下穿既有地铁运营隧道安全控制关键技术研究”2015年获国家安全生产科技成果一等奖[2]  。深圳市科技创新奖2次。
1997年获第三届中国优秀青年科技创业奖;所管理的一期工程"深圳地铁罗湖枢纽工程"(建筑工程类)2007年获第七届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所管理的一期工程"深圳地铁一期国贸至老街区间隧道及桩基托换工程"(隧道工程类)2007年获第七届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2]  1997年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和证书。2007年、2013年、2015年、2017年入围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
2017年6月, 中国工程院在其网站公布2017年院士增选进入第二轮评审的候选人名单。在公布的205名进入第二轮评审的候选人名单中,除了占多数的来自院校及科研院所候选人外,企业的工程科学技术带头人也占了相当比例。陈湘生在其所属的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中成功进入第二轮评审,成为该学部22名进入第二轮评审的候选人之一[3]  。
出版专著5部、主编论文集3部,在国内外正式发表论文70多篇。
主要社会兼职:[3]
<岩土工程师> 、<岩土工程界> 等编委会委员[4]  ;
华南理工大学、合肥工业大学、深圳大学、河北建筑科技大学兼职教授;
国际地层冻结学术大会组委会委员(代表中国),
中国制冷学会常务理事(1994--2004),
中国煤炭学会理事,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城市轨道交通技术工作委员会副理事长[5]  ,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工程咨询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6]  ,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工程建设专业委员会委员[7]  ,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隧道掘进机工程分会常务理事,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理事,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岩土力学与工程分会理事,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城市公共交通学会快速轨道交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力学学会岩石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建筑学会施工技术委员会委员,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质量安全专家委员会委员[8]  ,
中国建筑学会施工技术委员会基坑专业委员会委员,
深圳市土木工程学会轨道交通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参考资料
1.  中国工程院增选院士候选名单公布 共560名  .网易[引用日期2013-05-23]
2.  第六届安全生产科技成果奖获奖项目  .国家安全生产总局[引用日期2015-08-05]
3.  中国工程院2017年院士增选进入第二轮评审的候选人名单  .中国工程院.2017-06-16[引用日期2017-08-16]
4.  煤炭学报编委会  .煤炭学报[引用日期2017-11-03]
5.  大会总结  .世界轨道交通资讯.2015-05-06[引用日期2015-08-05]
6.  工程咨询专业委员会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2012-10-12[引用日期2015-08-05]
7.  工程建设专业委员会  .中国城市国道交通协会.2012-10-12[引用日期2015-08-05]
8.  关于成立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质量安全专家委员会的通知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1-04-20[引用日期2013-05-06]
词条标签:
行业人物 , 工程师 , 人物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1-11 21:07:40 | 显示全部楼层
aaa明日 发表于 2017-11-4 23:07
深圳高校和3甲医院这么薄弱,这届政府对深圳校区一字不提,这可不是一个好兆头

211教育部已经不提了,你还在提,outday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1-11 21:09:18 | 显示全部楼层
aaa明日 发表于 2017-11-4 23:07
深圳高校和3甲医院这么薄弱,这届政府对深圳校区一字不提,这可不是一个好兆头

现在深圳已经有了哈工大深圳和中山大学深圳两所双一流,你不知道吗?outday,你初中毕业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1-11 23:58:2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taidaff10 发表于 2017-11-11 21:07
211教育部已经不提了,你还在提,outday

你有病,我有提211几个字吗?是你个sb在提吧,找死的家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5-18 22:13 , Processed in 0.047454 second(s), 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