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7-11-30 12:44: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长江大桥 于 2017-11-30 15:00 编辑
手机版奥一
探营华为武汉研究所 细说华为MateBook不为人知的故事
南方都市报2017-11-30 10:17
一项研究、一款产品,一个创新,这些在外行人看来是简单的,但内行人看到的却是无数的付出,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就是这个道理。所以我们看到的那些琳琅满目、形形色色的产品背后到底蕴藏了多少人的心血,只有走进他们才能够知晓。
于是,南都记者随着华为的工作人员参观了华为武汉研究所,这个孕育精品、创造辉煌的地方。众所周知,华为手机在国内销量稳居第一,但是大家不知道的是华为从去年开始进军PC行业,而且,两代MateBook产品都出自于此。
1.png
为什么做笔记本?华为笔记本和传统PC厂商又有什么不一样?低调的华为人甚少对外提及,他们只是用每一代MateBook证明自己的诚意与决心。而南都记者此番采访华为平板与PC产品线总裁王银锋等华为PC核心团队,正是为了揭示华为和华为MateBook背后的那些故事。
从“数码相框”到笔记本电脑 华为经历了什么?
作为一个通信设备商,作为一个身处红海的智能手机厂商,华为在“PC已死”的质疑声中跨界进入笔记本市场似乎是一件让人诧异的事情,但如果你回溯这台笔记本诞生的过程,就会发现这一切都是水到渠成。
起初,在2008年华为成立了家庭终端产品线,研发的产品之一是数码相框,是一款拥有CPU、屏幕、无线模块的相框,用户可以把手机里的照片传到数码相框,和家人一起分享,结果这样的产品竟备受欢迎,令人吃惊。从那个时候开始华为在终端的创新之路从未停止。
后来,又源于运营商的反馈,研发人员开始研究如何将数码相框的电源线去掉,怎么使屏幕变小,最后这个可以移动的屏幕便成为平板电脑的雏形,当时叫做屏终端。后来随着IPAD的推出,产生了“平板电脑”的名词,于是华为也跟着一起将这个产品定义为平板。
随着科技的进步,后来把屏幕变大加了键盘,2016年华为推出了二合一的笔记本,恰好这个时机二合一笔记本市场非常火热,这又为华为的创新添上了新的一笔。
并在2017年推出华为MateBook笔记本,因为平板更多是娱乐功能,华为希望加入生产力元素,研发出真正的生产力工具。王银锋表示:笔记本1000亿的市场规模依然是主流电子产品,传统PC行业的厂商们更多考虑产品迭代,缺乏创新。
2.png
华为希望能够将一些新的技术应用到笔记本上,研发出外观、性能、体验都深受大家喜爱的笔记本。
每一次变化和创新,华为都在顺应市场的发展,随着用户的喜好、需求的变化调整自己的步伐。但是在顺应发展的同时,华为将产品品质、体验都做到最好。最不能忽视的还是华为雄厚的研发实力、移动终端领域的经验积累、专业团队的努力以及做一款好产品的决心。
创新是发展的源动力
长时间以来,智能手机、智能家居以及智能可穿戴产品,创新不断,新的技术不断涌现,消费者体验不断优化,而反观过去的主流计算终端——PC却落伍了,无论交互模式还是产品体验都亟待创新。PC产品整合移动终端技术成为大势所趋。华为MateBook依靠华为在手机领域多年的技术和经验,将用户对于移动设备的设计理念和便携能力等产品诉求迁移到笔记本电脑。
比如最简单的指纹识别解锁,于手机而言已是标配,但华为MateBook却是首款将指纹和电源键集成的笔记本。这个看似简单的功能,实际的落地却没有那么简单。指纹解锁和开关键合一的最大的难点就是设置按压时间的界限,通过识别按压的时间来判断出是关机还是解锁。
3.png
这并不是设置成长按就是关机,短按就是解锁,如果仅此而已,相信那么多的笔记本厂商,华为不会是第一个。通过工程师的介绍才知道,这个界限是在大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完成的,而华为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拥有手机的强大背景支撑,只有找到了边界值,才能获取大多数用户的最佳体验值,这个边界值的差别可能是零点几秒,最终实现指纹解锁和开机键合二为一。
另一个创新就是与杜比的合作,华为MateBook X是首款搭载杜比全景声音响系统的笔记本, 这样的声音会感觉在我们的四周萦绕,同时增强低音和提高音量,也不会造成扬声器和耳机的失真。能够带来频率范围更广的卓越的聆听体验,营造更加自然、更加生动的声音。spacer.gif
4.png
这对笔记本技术要求非常高,要在这么轻薄的笔记本上实现这么好的音效,就需要定制专门的扬声器,这是其他笔记本完全没有的。而且,既要兼顾美观,还要保证音效,所以笔记本上的音响设计都会经过无数次的讨论、修改。每个出音孔的大小也是经过测算的,孔大,会影响美观,孔小,音效又不好,几次修改,最后在美观和音效之间寻找到了最佳平衡点。在产品制作过程中也有较大困难,每个孔钻需要非常细的针进行打磨,但是针越细就越容易震断,这就需要慢工出细活了,华为愿意在这上面付出更多,只为最终的用户体验。
5.png
团队是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21世纪将是高科技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这是林尚安说过的,同样适用于华为,如果说创新和技术是华为发展至今的源动力,那么团队才是其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只有拥有了强大的研发团队和技术人员,才能源源不断地创新,产出一代又一代符合大众需求的好产品。
华为具有严明、标准的流程,这样可以保证公司的管理和运转,但是拥有制度和流程的同时,会鼓励人们去试错、创新,大胆提出自己的意见,发挥自己的长处。正是在这样一片肥沃的土壤里,滋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专业人才,成为华为的核心竞争力。
华为很重视人才,针对华为MateBook系列的研发,引进大批资深、专业的人才,他们都是在PC行业积淀多年,拥有高超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采访中,这些资深的人才对华为充分肯定,并且表示让他们看到PC未来的希望。在这样一个能自由表达自我、充分发挥特长的平台上,实现自己的想法,是多么难能可贵,而且会有更多的发展空间。
其中有工程师举例说,有一些厂商会为了出货量以及成本,而舍掉一些不必要的设计和功能。但是华为不是,总是在追求极致,为了让笔记本的每一个设计,每一个体验都能做到最好,都是不遗余力的。比如键盘与整体ID同色,实际上,这个从技术上并不难实现,更多是成本考虑。为了适应不同国家语言,同一个键盘需要开不同的模具。比起统一用黑色,华为MateBook X有三个ID色,意味着所有成本乘以三。而为了这一点点的改变去增加成本的厂商屈指可数。
6.png
正是这些点点滴滴让做PC的资深人才们看到了希望,看到了华为认真做产品的态度, 也是他们加入华为的真正原因。
华为的学习氛围更是值得倡导,这一点从总裁王银锋的身上就能看出,一个领导是团队的代表和标杆,什么样的领导就决定了什么样的团队。王银锋在华为已经20多年,虽然身处领导地位,但是学习的心从未改变,他说在这样一个发展极快的行业,不学习就要落后,还调侃到:除了不打游戏,年轻人喜欢的,我都会去学习和尝试,这样就能跟随时代的步伐。而且在技术层面也不敢懈怠,比如写代码,年轻人都不一定能写过我。
在这样的标杆下,整个研发团队保持着浓厚的学习氛围,这也是创新力源源不断的补给。
用户的体验才是最终的目的
产品有没有价值,取决于是否向正确的目标用户提供了适合的解决方案解决了他们真正的问题,用户体验好是产品的终极目标,所以来自客户的声音是华为产品发展和决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7.png
为了能让体验做到最好,华为是唯一 一个在开发工程样机前有内测机的厂商,这样的成本都是华为自己扛。这也是听到用户声音的第一步,用户反馈的意见是非常重要的,也体现了华为是愿意在用户身上花钱的厂商。
产品上线前3个月到半年会有让一批用户体验,研发部门直接去做客服,听取用户的反馈意见。 ID工程师说,当时华为招募他加入团队是看中其做屏幕360度旋转设计的经验,这在欧美很受欢迎,但在内测过程中却发现国内用户对此并不在意,最终结果是取消了该项研发。
在采访最后,南都记者问王银锋对“华为MateBook”这一个产品系列有什么期望,王银锋十分真诚地说:“希望华为PC能越做越好,这些需要技术人员的努力,更需要用户的反馈。我们的产品是从用户中来,到用户去,只有了解用户最清晰的需求,才能做出让用户满意的产品。所以我希望用户在使用华为MateBook的时候可以多向我们提提意见,这样我们才能不断进步。”
——这个答案很朴实,很华为。
采写:南都记者 蔡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