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8-7-20 02:25:4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2018年7月已经过半,关心城市经济的小盆友都在翘首以盼各市即将亮底的城市实力主要指标:GDP。 作为老大、老二的上海、北京,2018年上半年的GDP都已相继出锅。上海1-6月累计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5558.15亿,按不变价计算增长6.9%。北京上半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051.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8%。两市增量均在1600亿以上。 北京、上海作为直辖市,GDP比一般的省市来得快,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上海的强大,北京作为首都的大度和超脱,使两市的对比并不明显,无论是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还是在真实的社会里,北京、上海基本上相安无事。 而作为面积最小、发展速度最快、近两年增量最大的深圳在2016年实现GDP两万亿的新突破以后,备受国人的青睐和赞美。令网友急不可待的是深圳作为GDP中国第三城,每年GDP的出炉相对北京、上海来说要晚得多,即便是2018年第一季度,深圳的GDP在四大一线城市中也是出来最晚的。这主要是因为深圳是副省级城市,本来就和北京、上海不在一个层面上,其GDP的公布只能在广东省公布一到两周后才能公布。 令人惬意的深圳蓝天 深圳2018年上半年的GDP是否一如前几年继续领跑中国一线城市?从目前官方不经意间透漏的信息来看,似乎还有这种可能。据深圳特区报报道:今年,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延续稳健发展态势。初步测算,上半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10185.39亿元,同比增长11.62%;实现增加值3408.62亿元,同比增长12.70%。按理说,这些数字靓丽无比,深圳2018年上半年GDP增长速度继续领跑中国一线城市应该不成问题。 不过,据我个人的观察:深圳2018年上半年的经济形势并不乐观,其成长的背后充满了无数小小的烦恼。 一是中美贸易战对深圳经济的冲击不可小觑。深圳是中国最典型的外向型经济城市,进出口贸易总额连续十多年位居全国第一。中美贸易大战,深圳首当其冲。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中兴。美国打了一个异常轻微的喷嚏,在深圳甚至在中国在世界都举足轻重的中兴就几乎休克。一直到现在都没有缓过气来。众所周知:中兴的研发投入在中国名列前茅,按照新的GDP算法,中兴对深圳GDP的贡献可是相当大。不死不活的通讯巨头的跌跤,或多或少会影响到深圳。中美贸易大战对深圳这种严重依赖世界市场的外向型经济城市冲击之大可见一斑。深圳上半年的GDP光鲜得了吗? 二是企业外迁严重影响深圳经济发展。深圳用地成本、用人成本急剧上升,房价更是步步高,连华为这种超大型企业都倍感压力,遑论其它?企业外迁不可避免。华为研发总部、研发人员相继签到东莞,前期2700人,后期据说30000人,大量研发资金和税收流入东莞。不要说其他企业,单单华为就让深圳失血不少,不影响深圳经济,那才是咄咄怪事。 三是许多明星企业丑闻不断困扰深圳经济。在手机界曾经叱咤风云的酷派、金立相继陷入破产的境地。新能源明星企业沃特玛日子也不好过,长期放假进行时。当红辣子鸡BYD,深陷“广告”罗生门,11亿的款项是2017年BYD利润的几倍,BYD接下来如何应对都是大问题。这些层出不穷的问题企业多多少少折射出了深圳经济所面临的不容乐观的现实处境。 万家灯火 大约7月25日,深圳2018年上半年的GDP就要揭晓。面对中美贸易大战、企业外迁、倒闭的三大困境,屡创奇迹的深圳能否再次给我们带来惊喜?我们期盼着,祈祷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