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0-10-30 18:29:3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就是可悲之处,当初设计线路时就有江心洲这一站,夹江隧道采用普通地铁盾构机,与十号线江心洲过江到临江站一样。而从江心洲到核心区滨江站采用的是三号线单孔双轨模式,在江心洲设立一个契型工作井同时作为地铁站。
实际上从四号线龙江站到核心区滨江站与十号线江心洲站到江北临江站一样的距离,都是4.6公里。完全可以同样采用难度小的普通地铁盾构机一气呵成。当初号称第一条过江地铁的三号线采用了大口径盾构机,结果被后来的十号线反超。两条小口径隧道远比一条大口径隧道工作量小得多,况且可以利用江心洲做工作井相当于缩短过江隧道的工作长度,这些都是三号线与十号线过江隧道不具备的有利条件。
实际上预留站点就是个幌子,如果预留完整结构就是事实上建造了江心洲站点,感觉没人敢冒这个巨大的仕途风险。如果不预留完整结构,基本不可能有二次扩展的条件,除非停掉四号线过江段一两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