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6-3-18 23:25:04
|
显示全部楼层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江门拥有各类工业集中区(点)(含村办、镇办工业集聚区)超过100个。其中国家级产业园区1个,为江门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省级产业园区6个。这些重点产业园区(一区六园)已成为江门招商引资的主要载体和全市工业经济的重要支柱。
工业园区公共配套设施建设,是园区长期良性发展的基础和保障;近年来,江门市“建大平台、招大项目”,倾全市之力推进各产业园区建设,也取得明显成效;然而,民进江门市委会日前调研发现,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江门园区的公共配套设施还相对滞后,影响了园区的可持续发展和园区产业的集聚能力。
“像比较成熟的江沙示范产业基地,调查显示,该园区40%的员工每天要从市区往返40公里上下班,2014年整个示范产业基地(含镇等)范围内常住人口规模不足万人,造成就业与居住人口处于相对割裂状态,‘产’、‘城’空间错位。”参与调研的民进江门市委会相关人士表示,“产业园区功能划分不明确,功能单一,‘产’、‘城’融合低,生活不方便,很难吸引各类人才过去,缺乏人,就不利于产业集群发展”。
而据该人士介绍,此前有关方面曾做过调查,发现江沙园区企业员工中的70%和85%认为乘坐公交及购物“很不方便”,此外,90%迫切希望增加文体设施;而台山火电、核电等园区内人口近1.4万人,但区内商业、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娱乐休闲等生活性配套未能满足需求。
调研认为,这种公共服务配套设施滞后的现象,不仅在江沙园区,在其他江门产业园区都普遍存在。调研发现,除了生活服务外,园区还存在基础设施起点低,一区六园“五通一平”的基础设施配套与现代成熟园区“七通一平”甚至“九通一平”相比仍有明显差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