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8-6-16 20:27:03
|
显示全部楼层
西安市某官员:
第一,做我市固定资产投资与GDP增速的相关分析,表一显示,“十二五”以来,西安市固定资产投资越来越大,从2011年的3352.12亿元增加到2016年的5191.36亿元,增长155%(如果从2011年起算到投资额最大的2014年,则增长175%),固定资产投资甚至超过GDP,2014年最高达到108%,但GDP增速却适得其反,呈持续下滑态势,从2010年的14.5%滑落到2015年的8.2%,期间下跌6.3个百分点,最大跌幅2012年达到2%,直到2016年才略有0.3%的些许回升。从以上二者的相关性看,2010年到2014年固定资产投资与GDP增速呈明显的反向变化。
第二,从表二看,“十二五”以来,在投资边际效率递减规律等因素作用下,西安市投资效果系数(指一定时期内单位固定资产投资所增加的国内生产总值)不断下降,投资效果系数从2011年的0.194降到2015年的0.060,惊人地下降了3.2倍,可谓量增效减。
第三,更令人担忧的是,我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也在断崖式持续下降。表三表明,从2011年至2015年的整个“十二五”期间,投资增速陡降了42.7个百分点,仅2015年就较上年下滑27.5个百分点,投资增速为-12.5%。2016年经过全力奋斗,增速也仅为2%。根据2017年人大和政府工作报告,2017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预期增长5%左右。预判我市短、中期投资增速,不容乐观。
以上表明,我市长期、过度投资拉动的动能在新常态下不断衰减,仅靠投资拉动增长模式实现追赶超越已难以为继。
问题的现实严峻性在于,我市实现追赶超越的新支撑点在哪儿?路在何方?
2016年我两次去深圳调研,深感深圳的经验值得我市借鉴。
深圳绩效:2015年深圳市固定资产投资额3298.31亿元,生产总值17502.99亿元,固定资产投资/GDP为18.8%,却支撑了8.9%的GDP增速,显然,深圳经济增长早已摆脱投资拉动方式,其驱动力既不完全是消费拉动(由于我国CPI不包括房价,深圳近年畸高的房价吸纳了巨量投资,挤压了其他消费),也不完全是出口拉动(近年来受大环境的影响,订单减少,出口下滑),支撑深圳经济较高增长是典型的创新驱动。
进一步深入分析,2015年深圳市固定资产投资额3298.31亿元,不仅低于北京7990.9亿元、上海6352.70亿元、重庆15480.33亿元、天津13065.86亿元、广州5405.95亿元等城市,甚至低于我市5165.98亿元的水平,但生产总值达17502.99亿元,深圳以低投资创造出如此高的产出,关键在于创新驱动下的投资高效益。早在2012年,深圳固定资产投资效果系数达0.68(即1元的投资带来了0.68元的GDP增量),高于北京、上海、苏州等国内大中城市,是西安同年的5.6倍,而且,深圳的投资强度达1.16亿元/每平方公里,也远远高于国内其他大中城市。深圳真正做到了创新驱动导致的低投入高产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