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4-7-9 13:42:56
|
显示全部楼层
至于第二个,早就谈好了,中山大学眼科的实力是非常强大的。
-----------------------------------
【中国科学报】干细胞治疗角膜疾病研究获突破
稿件来源:中国科学报2014-07-09第1版
本报讯 日前,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研究团队与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研究团队联手,证实了调控角膜缘干细胞分化的关键因子WNT7A和PAX6在角膜谱系专向分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首次将皮肤干细胞诱导分化为角膜缘干细胞,并成功修复角膜功能,为治疗角膜疾病指出了一条新策略。7月2日,相关研究在《自然》杂志在线发表。这也是中国大陆眼科学者作为主要作者之一首次在《自然》发表研究成果。
该项目负责人表示,一直以来,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受限于供体来源不足及异体移植排斥反应。而这份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研究成果的意义在于,可快速且廉价地将皮肤上皮干细胞或其他的细胞类型分化、扩增出足量的角膜缘干细胞,从而为修复和再生角膜表面、治疗角膜缘干细胞缺陷提供了一个潜在资源。这对于治疗临床上角膜缘干细胞功能受损导致的重大疾病及修复近视眼术后上皮损伤展现了广阔的应用前景。
上述成果是中山大学眼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积极发挥“开放、流动、联合、竞争”运行机制的作用,在国家重点实验室这一平台上开展合作研究和联合攻关的产物。成果的主要负责人包括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人类基因组医学研究所所长张康教授和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主任、眼科医院院长刘奕志等。
--------------------------------
中大眼科教授成果首发《自然》
2014年7月8日08:50 南方日报
----------------------
中大学者眼科研究重大突破:皮肤上皮干细胞可用于修复角膜
2014年07月08日 来源: 新华网
7月7日电(记者肖思思)一直以来,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受限于供体来源不足及异体移植排斥反应,而不能让更多患者受益。中山大学眼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相关负责人7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中山大学学者最近在《自然》杂志上发表的研究成果表明,可快速且廉价地将皮肤上皮干细胞或其他的细胞类型分化、扩增出足量的角膜缘干细胞,从而为修复和再生角膜表面,治疗角膜缘干细胞缺陷患者提供了一个潜在的资源。
2014年7月2日,《自然》杂志在线发表了一篇中美联合研究干细胞治疗角膜疾病的突破性成果,证实了调控角膜缘干细胞分化的关键因子WNT7A和PAX6在角膜谱系专向分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首次将皮肤干细胞诱导分化为角膜缘干细胞,并成功修复角膜功能,为治疗角膜疾病指出了一条新策略。
这项研究成果的主要负责人包括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人类基因组医学研究所所长张康教授和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主任、眼科医院院长刘奕志教授等。
该研究成果主要负责人介绍,这项研究对于治疗临床上角膜缘干细胞功能受损导致的重大疾病及修复近视眼术后上皮损伤,将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