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小嗯

杭州高等教育及科研学术发展实况【禁争吵】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9-29 20:19:35 | 显示全部楼层
2024年9月20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杭州研究院新校区(一期项目)顺利完成杭州 市 建委的竣工验收备案,并于9月25日正式交付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新校区一期占地面积385亩,建筑面积71.6万㎡,总投资75.48亿元,共有地上建筑22幢,包含产教融合楼、科研实验楼、图书综合楼、学术交流中心、体育综合楼、学生宿舍及教职工公寓等,其中8幢超过了20层。随着正式园区的建设落成,西电杭研院学生总规模将达到3000余人。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9-29 20:32:4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西电杭研院一直在默默发育,可能因为异地校区比较敏感,宣传比较低调吧,闷声发大财!

以下是杭研院 其中两个团队的情况,还是很亮眼的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9-29 20:51: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黑山老妖怪 于 2024-9-30 10:18 编辑

网上找到了一些,补几张

西电杭研院竣工照








西电在杭州还拥有附属学校——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附属钱江学校(九年一贯制)。办学规模小学24个班、初中12个班,今年9月已投入使用,主要解决西电杭州研究院青年教职工子女教育问题。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附属钱江学校占地60亩,建筑面积5.8万平方米,总投资约3亿元,由杭州市萧山区投资建设,交由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负责管理,并提供师资。西电附属钱江学校成为继南山区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实验学校、北师大珠海附属外国语学校后第三个高校跨省异地校区附属学校,既体现了杭州市对西电的大力支持,也表明了西电深耕杭州、扎根杭州的决心。



连九年一贯制学校都建好了,萧山真是服务到位,求贤若渴阿,这也是萧山区第一个211大学(目前只招研究生,但有计划本科大三大四会来一部分以实习名义,未来中外合作大学名正言顺招本科)。
西电也是来真的,子女教育解决了,心就定了。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最爱是杭州;
江南好,千钟美酒,一曲《满庭芳》;
江南好,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小桥流水人家;
江南好,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江南好,人生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江南好,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杏花春雨识江南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9-29 20:57: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黑山老妖怪 于 2024-9-30 10:23 编辑

原以为他没有体育场,结果是做到了屋顶,土地利用率达到了极致,总72万㎡建筑面积已经是西安本部南北两个校区加起来的一半。


高校跨省异地校区里面,西电杭研院地理位置最靠市中心了,在主副城结合部位,距离市中心钱江新城9.5公里,距钱江世纪城7.5公里。


江北的杭电,应有危机感了。  不过,竞争是好事。平台多也是好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9-30 09:47:42 | 显示全部楼层
黑山老妖怪 发表于 2024-9-29 20:51
网上找到了一些,补几张

西电杭研院竣工照

萧山第一个211985大学是浙大水博园校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9-30 10:15: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黑山老妖怪 于 2024-9-30 15:35 编辑

某国内一流大学网站来的


乾元国家实验室

2025届校园招聘正式启动



一、实验室简介

乾元国家实验室是中央管理的新型科研事业单位,是电磁(信息域与能量域)科学技术领域突破型、引领型、平台型一体化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主要从事该领域战略性、前瞻性、基础性重大科学问题研究和关键技术攻关。实验室于2023年2月成立,总部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主区占地面积约2000亩,办公及科研设施面积近百万方。

实验室由国家顶级战略科学家领衔,汇聚了一批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任务,采取新型举国体制下有组织科研与自由探索深度融合的研究范式,具有世界一流的科研设施与平台、开放包容的科研氛围、尊重首创(知识产权、名誉权等)和宽容失败的创新环境。

实验室长期面向国内外招聘一流的科研人才、工程技术人才和高水平管理人才,为心无旁骛的科研提供全方位的保障,是干事成才的沃土、实现理想的舞台、担当使命的圣地。

二、担当使命、优势独特


全面优厚的福利待遇

落聘形式,自由选择。实验室作为中央事业单位,可根据个人意愿和实验室考核情况,体制内、体制外自由选择

薪酬待遇,上不封顶。提供与作用、贡献匹配的薪酬待遇,除基本工资外,同时可享受科研绩效和成果转化收益。基础研究采用年薪制。

发展空间,全面通畅。设有完善的科研、工程序列岗位和管理岗位。科研及工程序列岗拥有国家和地方系列人才计划的自主评审权、职称自主评聘权、国家科技奖励单独提名权;管理岗可在属地(浙江省)事业编、公务员交流任职。

生活保障,便捷优先。在实验室周边拥有不少于1000套的全新人才公寓,拎包入住;在西湖区拥有足够的人才优惠房源(可购买),符合条件的可享受100-800万购房补贴;建有独立医务室,提供便捷的三甲医院就医绿色通道;杭州市成立专班保障家属就业、子女优质入学。实验室建有免费健身房、游泳馆等体育设施,文体活动丰富。

完善一流的科研平台

电磁空间系统技术领域聚焦电磁空间多功能系统融合与集成、分布式协同感知与对抗、体系电磁资源融合与管控等方向,建有国内独有、功能完备、超宽谱的大型电磁特性测量与电磁对抗平台(多功能微波暗室),分布式协同实验平台(3000亩大型电子系统实验场),电磁态势与智能管控研究平台及各类先进测试系统等

定向能技术领域聚焦高功率微波、高能激光、电磁动能和粒子束等方向,建有世界首个体系完备、多维参数可调的高功率微波效应与效能研究平台国内独有世界一流的定向能交叉融合研究平台

基础与共性技术领域聚焦AI驱动的电磁平行空间、射频微系统超越摩尔路径等方向,建有国际一流、独具特色的电磁领域基础共性技术软硬件底座平台体系国内独有世界一流的数智融合驱动和虚实演进迭代优化的电磁数字设计与仿真平台、光电融合与3D异构集成微系统工艺平台(6000㎡百/千级洁净间)等

前沿技术领域聚焦电磁领域颠覆性重大原创理论与技术方向,建有量子探测、先进光电融合等平台,正在建设世界独有、超大尺度、超高精准电磁空间精准测定大科学装置

此外,实验室还建有开放共享的电磁超算中心,电磁大数据中心和一流的情报信息研究中心

稳定饱满的科研任务

作为中央管理的国家顶级战略科技力量,具有清晰的战略发展方向稳定的科研投入,既可直接参与国家赋予实验室的重大使命任务(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大工程),也可根据兴趣爱好,开辟自由探索的研究领域,实验室给予稳定充足支持;特殊人才,一事一议。

开放自由的科研氛围

实验室肩负探索科技领域新型举国体制优势的使命任务,先行先试,以兴趣、爱好驱动,培养“有能力、有格局、有情怀、有操守”的栋梁之才。坚持开放包容、自由探索的科研氛围,尊重首创、杜绝侵权、宽容失败,实行目标导向下的弹性工作制。拥有完善的跨领域、跨部门、跨单位协同攻关机制,充分发挥实验室的领域引领作用,坚持主体多元化、结构网络化、成员流动化的弹性融合机制,充分释放科研人员的创造活力。

三、招聘对象及待遇

1.招聘对象

国内优势高校、学科2024届、2025届硕博毕业生,海外QS/U.S.News排名前200高校博士毕业生,特别优秀的可以破格。

2.薪酬待遇保障

(1)应届博士毕业生年薪40万、一次性安家费税后50万、一次性地方政府补贴10万;应届硕士毕业生25万起、一次性地方补贴3万。此外,作出突出业绩的,科研绩效上不封顶,可享受成果转化收益。

(2)住房保障:可享受拎包入住公寓(50㎡)或人才共有产权房(100-130㎡)。

(3)提供落户、三甲医院就医绿色通道等。

(4)特殊人才,一事一议。

四、招聘专业及方向

(一)招聘专业

数学、物理学、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光学工程、软件工程、力学、机械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船舶与海洋工程、智能科学与技术、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等理工科相关专业。

(二)招聘方向

研究序列:综合电子信息系统、雷达系统、通信系统、电子对抗技术、导航定位系统、遥感技术、先进射频技术、先进传输技术、信号与信息处理技术、光电融合系统;高功率微波技术、高能激光技术、高能粒子束技术、脉冲功率技术、定向能学科前沿交叉技术、强电磁效应研究;光电融合与异构集成工艺技术、微纳增材技术、先进结构与极端制造技术、集成封装技术、数字孪生与平行空间技术、新型互连材料与工艺;新型电磁材料与器件、量子感知与精密测量、微波光子技术、电磁高性能计算与处理、群体协同智能感知、复杂系统技术、高精度时频传输、系统集成与联合试验等。

工程序列:硬件开发助理工程师、软件开发助理工程师、射频系统助理工程师、算法开发助理工程师、FPGA助理工程师、信号处理助理工程师、射频与微波助理工程师、电源设计助理工程师、效应研究助理工程师、热管理助理工程师、电控开发助理工程师、工艺装备智能化助理工程师、光电系统开发助理工程师、电子信息系统开发助理工程师等。


**************************************************************************************************************


实验室已经到上海交大、西安交大、南大、东南大学、中科大、浙大、西北工大、西安电子科大等等国内顶尖院校进行校招,看看上面多少个“世界独有““国内独有“、世界一流””国内一流”的科研平台和大科学装置及设备啊!   这种科技领域独门绝技,别的城市抢都抢不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9-30 12:29:09 | 显示全部楼层
黑山老妖怪 发表于 2024-9-30 10:15
某国内一流大学网站来的

乾元实验室基本是目前已获批国 家实验室里唯一完全“空降”,其它都是原地方省实验室获批升级,或以当地原国 家布局尖端科研机构基础上组建。国 家空降”乾元,主要是对杭州此轮轮新型国 家实验室建设路径模式探索付出的补偿。

最初国 家实验室标准是高综合型,后调整为特定重大领域聚焦型。之江实验室之前一直按早期高综合性标准高投入,国 家标准调整后之江随即只能重大调整,且原信息网络与人工智能两大建设方向也全让位第一轮优先获批的四大国 科中。

因为杭州在国 家实验室建设探索的高投入付出,才有乾元“空降”,实质就是体现刘捷所说,杭州只有积极主动服务国 家最高战略,即使发展和建设路径探索上需要高风险高投入,但最终将得到国 家认可,获得国 家重点甚至重大战略布局投入,实现发展高上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9-30 12:41:08 | 显示全部楼层
逸雪霁蓝 发表于 2024-9-30 12:29
乾元实验室基本是目前已获批国 家实验室里唯一完全“空降”,其它都是原地方省实验室获批升级,或以当地 ...

“补偿”之说难以理解。更可能是国家对浙江的定位带来的国家支持:

‌国家对‌浙江的总体定位是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并赋予浙江“中国式现代化的先行者”新定位和新使命‌。‌   

共同富裕示范区分很多领域和指标。科研国家队这块浙江和杭州是弱项,无法起到“共同富裕”“中国式现代化”示范作用,必须得由国家支持、顶层设计、国家队落地。所以才会有乾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9-30 13:15:01 | 显示全部楼层
黑山老妖怪 发表于 2024-9-30 12:41
“补偿”之说难以理解。更可能是国家对浙江的定位带来的国家支持:

‌国家对‌浙江的总体定 ...


因果关系逻辑。获共同富裕示范区本就建立在杭州和浙江积极主动服务国 家最高战略的基础上。先有服务国 家最高战略(因),才有国 家重大布局(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9-30 15: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泉水恒久远 发表于 2024-9-30 09:47
萧山第一个211985大学是浙大水博园校区


浙大科创中心算985吧,比纯211厉害一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9-30 16:11: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0-9 11:47:01 | 显示全部楼层
杭州师范大学承办脑科学与类脑研究论坛暨“脑科学与类脑研究”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中期检查会

       9月19日—21日,脑科学与类脑研究论坛暨“脑科学与类脑研究”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中期检查会在杭州召开。本次大会由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主办,浙江大学和杭州师范大学共同承办,吸引了来自国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医疗机构和相关企业研发机构近400名领域专家、学者等出席,大家共商推动脑科学领域高质量发展,服务人民健康需求,助力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健康中国行动。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主任蒲慕明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医药学部主任、神经生物学家段树民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医学院院长、著名生殖医学专家黄荷凤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时松海教授出席大会。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主任张新民,科学技术部重大任务与国家实验室司赵理处长,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科技教育司一级调研员徐鹏辉,浙江大学副校长李晓明教授,我校副校长张杭君教授分别致辞,希望大家在分享最新研究成果的同时,拓展更多的研究思路,推动更多的交流与合作。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副主任郑玉果主持开幕式。

       开幕式后举行主旨报告,李晓明教授主持。时松海院士以“大脑发育与功能”为题,段树民院士以“攻击行为性别差异性的脑机制”为题,温州医科大学宋伟宏教授以“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机制和药物研发进展”为题,蒲慕明院士以“脑疾病猕猴模型研究进展”为题分别作了大会报告。在下午的专题报告环节,蒲慕明院士围绕“介观脑图谱研究:转录组与连接组进展”、清华大学施路平教授围绕“类脑计算、感知和智能”、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余新光主任医师围绕“视觉皮层假体脑机接口用于全盲患者研究进展”、李晓明教授围绕“焦虑障碍的神经机制和干预研究”、浙江大学胡海岚教授围绕“快速抗抑郁药物氯胺酮的脑机制”、北京科技大学马惠敏教授围绕“AI for 脑与心智研究”、北京大学段小洁研究员围绕“全脑尺度神经活动电学记录”、清华大学苑克鑫研究员围绕“从脑组织库到脑数据库:VIVIT 技术助推脑疾病结构信息挖掘”分别作报告。

       中期检查是确保项目顺利进行、优化资源配置、提高项目绩效的重要手段。本次会议对脑认知原理解析、认知障碍相关重大脑疾病发病机理与干预技术研究、类脑计算与脑机智能技术及应用、儿童青少年脑智发育、技术平台建设5个方向,共计45个项目开展中期检查工作。中期检查的开展不仅有助于项目团队及时发现问题、调整策略,还为项目后期的综合绩效评价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脑科学是当今国际最尖端、最前沿的科学研究领域之一,是科技竞争的焦点,国家“十四五”规划也将脑科学列为重要的国家战略性前沿科技与研究方向。2021年科技部发布“科技创新2030”——“脑科学与类脑研究”重大项目申报指南(下称《指南》),标志着 “中国脑计划项目”正式启动。 作为“科技创新2030”的重大科技项目,“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主要包含脑疾病诊治、脑认知功能的神经基础、脑机智能技术等方面研究。其中脑疾病诊治面向脑健康和医疗产业;脑认知功能的神经基础以“介观全脑神经连接图谱国际大科学计划”为平台;脑机智能技术则面向类脑智能产业。

       杭州师范大学积极参与推进脑科学计划,围绕“了解大脑、认识自身”,将脑科学相关研究列入学校争创“双一流”重点方向加以推进。学校坚持以学科交叉融合为导向,围绕“脑科学”特色研究领域,聚焦儿童发展与脑智发育、脑认知功能与疾病、脑衰老等3个前沿交叉领域深入研究,涵盖了从基础科学到临床应用,覆盖了认知神经科学、儿童大脑发育、神经精神疾病机制、脑网络与可塑性、类脑计算与技术等多个前沿领域。特别是在儿童大脑发育及脑智发展、前额叶皮层的认知功能、精神疾病的脑网络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性成果。近年来,学校承担了“脑科学与类脑研究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重大项目课题 2 项、青年科学家项目 1 项及 5 项子课题,努力为服务脑科学研究领域科技创新水平提升贡献师大力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0-10 22:03: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黑山老妖怪 于 2024-10-10 23:13 编辑

西湖大学三大期刊发表论文7篇,排名全国第10位,与复旦、中大并列,超过30所985

西湖大学2024年1-6月在《科学》等三大期刊发表论文7篇,全国高校第10,超越众多名校。其凭借独特理念、创新模式及卓越团队,在科研领域崭露头角,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提供启示。

在科研的浩瀚星空中,2024年的西湖大学如同一颗耀眼的新星,绽放出令人瞩目的光芒。2024年1-6月,在《科学》《自然》《细胞》等国际权威三大期刊上,西湖大学共发表论文7篇,与复旦大学、中山大学并列全国高校第10位,这一成绩堪称卓越,尤其是作为唯一的一所 “双非” 大学,它在科研赛道上实现了令人赞叹的跨越,超越了众多传统名校。




一、西湖大学的科研崛起之路

西湖大学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老牌名校,它没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和广泛的知名度基础。然而,正是这样一所年轻的大学,在短时间内凭借其独特的理念、创新的模式和卓越的团队,在科研领域闯出了一片新天地。

它以高起点、小而精、研究型为办学定位,聚焦于前沿科学领域,致力于培养顶尖的科研人才和推动突破性的科研成果。学校汇聚了一批国内外优秀的学者和科研人员,他们怀揣着对科学的热情和追求,共同营造了浓厚的科研氛围。这种专注和投入为西湖大学在科研的赛场上的崛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论文发表情况分析

(一)时间分布

2024年2月份发表1篇,3月份发表2篇,5月份发表1篇,6月份发表3篇。从时间上看,论文发表并非均匀分布,这反映了科研工作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不同月份的成果产出可能与研究项目的进展、实验周期以及审稿流程等多种因素相关。

例如,3月份和6月份相对较多的论文发表,或许意味着这两个时间段有多个研究项目取得了关键突破,或者是前期积累的工作在此时集中得到了认可。而1、 2、4、5月较少的数量,也并不代表科研工作的停滞,可能是处于研究的深入阶段或者等待更合适的发表时机。



(二)与其他高校对比

在三大权威期刊上,西湖大学发表的论文数量仅落后于清华大学(27篇)、中国科学院大学(25篇)、北京大学(24篇)、浙江大学(14篇)、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2篇)、南方科技大学(11篇)、南京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各9篇)、上海科技大学(8篇)。

与这些名校相比,西湖大学虽然在论文总数上不占优势,但作为 “双非” 院校,能跻身前十,已经是巨大的成功。它超越了30所985工程大学、107所211工程大学和135所 “双一流建设高校”,这充分证明了其科研实力不容小觑。

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校一直以来在科研领域占据着重要地位,拥有丰富的资源和悠久的学术传统。西湖大学能在与它们的竞争中崭露头角,说明其在科研方向选择、研究方法创新以及团队协作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

例如,在某些新兴交叉学科领域,西湖大学可能凭借其灵活的机制和敏锐的洞察力,率先开展研究并取得成果。而与南方科技大学、上海科技大学等同样具有创新特色的高校相比,西湖大学也展现出了自己的特色和竞争力,在不同的研究领域各有千秋。



三、科研成果背后的努力

(一)师资力量与团队建设

西湖大学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这些教师不仅具有深厚的学术造诣,还具备丰富的国际科研经验。他们能够敏锐地把握国际科研前沿动态,为学生提供最前沿的知识和研究方向。学校注重团队建设,鼓励不同学科背景的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合作交流,促进学科交叉融合。

例如,在生命科学领域,可能会有生物学、化学、物理学等多学科的团队共同合作,从不同角度研究生命现象,这种跨学科的合作模式有助于产生创新性的科研成果。



(二)科研投入与设施建设

为了支持科研工作,西湖大学在科研投入上不遗余力。建设了先进的实验室和科研设施,购置了高端的仪器设备,为科研人员提供了良好的研究条件。同时,学校积极争取各类科研项目和资金支持,为科研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充足的经费保障。

这些投入使得科研人员能够在前沿领域进行深入探索,不用担心实验条件的限制,从而提高了科研成果的产出质量和效率。



(三)学术氛围与交流合作  学校营造了浓厚的学术氛围,定期举办学术讲座、研讨会和学术交流活动,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来校讲学和交流。这种学术氛围激发了师生的创新思维和科研热情,促进了知识的传播和碰撞。  此外,西湖大学还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与国际顶尖科研机构和高校建立合作关系,开展联合研究项目和学生交换计划。通过国际合作,学校能够吸收借鉴国际先进的科研理念和技术方法,提升自身的科研水平和国际影响力。



四、对高等教育的启示

西湖大学的成功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启示。首先,高校应该明确自身的定位和特色,不盲目追求规模和综合排名,而是要在特定领域深耕细作,打造自己的优势学科和品牌。

其次,要注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西湖大学的小而精模式为学生提供了更多与导师深入交流和参与科研项目的机会,这种培养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和能力。



再者,要加强学科交叉融合,打破学科界限,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的协同创新。在当今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跨学科研究已经成为解决复杂科学问题的重要途径。

最后,高校要积极营造良好的科研环境和学术氛围,加大科研投入,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提升自身的科研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对于西湖大学来说,2024年上半年的成绩只是一个新的起点。未来,学校有望在科研领域继续取得更大的突破。随着学校的不断发展壮大,师资队伍的进一步优化,科研投入的持续增加,以及国际合作的深入开展,西湖大学将在更多的研究领域取得创新性成果,为我国乃至全球的科学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同时,西湖大学的成功也将激励更多的高校,尤其是 “双非” 院校,在科研道路上勇于探索和创新,不断提升自身的科研水平和教育质量。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将呈现出更加多元化和高质量的发展态势,在国际舞台上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总而言之,西湖大学在2024年1-6月在国际权威三大期刊上的出色表现,是其科研实力的有力证明。它的崛起不仅为自身赢得了荣誉,也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我们期待着西湖大学在未来能够创造更多的辉煌,成为我国科研领域的一面旗帜。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0-10 23:15: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黑山老妖怪 于 2024-10-10 23:16 编辑

希望西湖大学的规划与附近方山的规划打通为一个整体。两者间留有足够宽的视线通廊、连接绿带,还有湿地河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0-12 13:40:24 | 显示全部楼层
与卓越同行 勇攀科研高峰|杭州光机所2024年度联培生入所教育活动圆满举行
发布时间:2024-09-10 文字大小:【大 中 小】

旭日东升照征途,学子扬帆正当时。9月9日,杭州光机所2024年度联合培养研究生(以下简称“联培生”)入所教育活动圆满举行,来自中国科学院大学、厦门大学、国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华南师范大学、福州大学等高校的42名联培生(其中博士研究生9名,硕士研究生33名)参加,活动由杭州光机所副所长赵虹霞主持。

活动伊始,学生们参观了杭州光机所展厅。副所长赵虹霞从杭州光机所的发展历程、成果转化模式、项目孵育等维度为学生深度讲解,并现场展示了部分科技转化成果,与学生进行有趣互动。



活动现场,副所长赵虹霞为2023年度获得“杭光奖学金”的优秀学生颁奖(博士组:罗卓昭、卢耀平;硕士组:吴望龙、刘超洋);在教育环节,人力资源主管徐鹏作《入所安全教育》专题报告,以交通安全、实验室安全、信息安全、用电安全等方面结合真实的相关案例为现场学生讲授知识,提高其在生活与学习的安全防范意识;研究生主管杨延林就联培生培养模式、奖学金评定、学生保障等模块做详细解读,为学生答疑解惑。

罗素先进光波科学中心(以下简称“罗素中心”)副主任庞盟进行了精彩的科研工作感悟分享,勉励学生把握机遇,努力排除干扰、排除情绪来一步步达成自己的目标,保持活在当下、物我两忘的心态来成功做事,成为自己学习与生活的“建筑师”。随后,学生代表进行了发言分享。

以下为学生代表部分发言:

罗素中心—罗卓昭:希望新生在科研道路上自强不息,真诚面对自己,脚踏实地完成学业。

芯科半导体—郑世龙:虽然我们来自不同背景,有着不同经历,但我们齐聚这里,聚焦科研,携手共同成长,一起探索新的领域。



活动下午,学生们参观了杭州光机所罗素中心、孵育企业浙江芯科半导体有限公司及杭州市博物馆,在实践中学习解了前沿科技、技术应用、文化底蕴等知识。

杭州光机所高度重视联合培养研究生教育管理和人才培养工作,致力于打通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人才交流通道。未来,杭州光机所将继续加强联培生基地建设,护航学生成长成才,为人才提供科研服务保障和发展机会,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人才支撑,实现“产学研”深度融合。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7-23 00:14 , Processed in 0.049905 second(s), 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