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1-2-20 14:01:51
|
显示全部楼层
要以公园为纲,围绕文化核心IP,布局中吴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的文化景观。国家文化公园是一个崭新概念,名为公园,又与传统的城市公园以及以自然保护为主的国家公园存在内涵差异。它的核心是“文化”,本质上是“文化工程”,不是“建设工程”;同时又涉及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河道水系治理管护、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等内容,在中国文化语境下建构和创新国家文化公园的本质内涵、理论架构和实践原则是这份答卷的重要内容。因此,国家文化公园建设须有整体性、系统性和物质性思维,要依据大运河常州段沿线的空间地理和文化资源,从全流域视角确立以“中吴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为核心IP的“一园两翼多节点”战略布局。一园,即中吴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两翼,即以横林、奔牛为东西片区的两翼;多节点,是一园两区之外的其他节点,如孟河、焦溪、淹城等。其中,中吴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以大运河为主轴、以老城厢为纵深,居于核心地位,具有统领功能。以“虚拟公园”的理念和“资源创新型”思维,以空间共时性、文化共生性和产业共融性的原则,打造空间互嵌式、文化嵌入式、产业融合式的公共文化空间,融文化保护、居民生活、城市商业、文旅观光等功能于一体,重点建设主题明确、逻辑完整、叙事清晰、体验丰富和具有文化辨识度、场景体验度和传播美誉度的“文化景观”,再现“天下名士有部落,东南无与常匹俦”的人文高度。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