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blackeye

[城建综合] “高铁进机场”已有初步方案,正在深入研讨,逐级汇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3-9 15:02:55 | 显示全部楼层
lushiqi 发表于 2016-3-9 11:15
你有很多观点比较狭隘和短见,
1、天河现在离市区远不代表永远离市区远,

是啊,这里没有市区的交通负担,规划相对容易的。要发展看问题,老火车站、垃圾处理厂都是建在郊区的,现在却成了市区的负担,像园博园那种处理是很少的机会。武汉目标应该是祖国立交桥,铁路建设资金也不能武汉自己出。至于换乘和进城怎么走,要人们的观念思维转变了,手机超过电脑,离不开各网络公司的支持引导,虽然不好接受,然而时代变化,需要宣传引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3-9 15:06:52 | 显示全部楼层
前面也有网友预想了,以后汉口武昌站的功能肯定会削弱,这点是非常赞同的;未来高铁车次应该都会疏解到沿三环外的武汉、武汉西和天河高铁站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3-9 15:31:23 | 显示全部楼层
boaking 发表于 2016-3-9 15:02
非常支持在天河设置高铁站,黑我爆尿的这个方案其实基本上兼顾了所有可能性,以后天河机场+天河高铁站对于 ...

武汉西站夹在三环线和四环线之间,那个绝对位置真的不算偏,只是大家一直觉得汉阳远而已,基本等同于武汉站的位置状态,但是天河是真的远啊....要是天河跟虹桥有一样的区位没有任何人反对的

再一个,如果能把高铁站直接建在现在交通中心的位置或者直接搞成地下站塞在T3B航站楼的位置,我举双手赞同。
但是现在明摆着天河设站不可能做到完美衔接,现有的机场线和交通中心也都没办法和火车站整合到一起去,还有跑道隔在中间,怎么都得隔个2KM左右的距离,步行过去是完全不可能的,人家虹桥两头只有600米,走过去都不难的,而且天河几个航站楼的规模也不小了,从火车站转到机场再跑来跑去,现在管理水平又比较有限,遇上个航班大面积延误或者铁路大面积延误,或者两种情况同时发生,那么多人滞留在枢纽,那不得乱成一坨

既然都不能完美无缝了,怎么地都得要通过交通工具转一道,那还真的不如把火车站分离出来,真的,建在机场南边有机场地线的地方就挺好,要不然这机场线没法直通火车站也是无比蛋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3-9 17:28:03 | 显示全部楼层
fangruiwei 发表于 2016-3-9 14:35
把这些复杂的交通留给天河枢纽内部解决,对武汉市区的干扰就小多了,比起分开设置处理起来应该也要简单。

在天河中心下面挖出一个地下天河高铁站(像深圳一样),对无缝换乘是最快捷的。

基于空铁无缝换乘和鄂州顺丰机场,在武汉江南机场的选址、定位、设计上还要多做工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3-9 18:02:4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dyy_21 发表于 2016-3-9 17:28
在天河中心下面挖出一个地下天河高铁站(像深圳一样),对无缝换乘是最快捷的。

基于空铁无缝换乘和鄂 ...

深圳福田地下高铁站真不错,高铁站就在CBD地下,五六条地铁接驳,一大堆出入口,好希望武汉核心区能有这样一个高铁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3-9 18:05:18 | 显示全部楼层
WHXZer 发表于 2016-3-9 17:43
航站楼交通中心下面是地铁站和汉孝城际铁路站,没地方再挖高铁站了。。。。

再往下面挖一层,或在T3B的下面实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3-9 18:17:31 | 显示全部楼层
宝宝! 发表于 2016-3-8 19:33
个人感觉预留的机场跑道数量还是少了,远期应该规划在5条以上。高铁站定在绕城东边比较理想~但应该是个远 ...

按照中国的规划习惯,当需要5条跑道才能满足发展需要的话,航站楼需求也得翻倍,就开始着手另建新的机场了。
北京机场都没有无休止地T4T5修下去,而是另建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3-9 18:23:38 | 显示全部楼层
redagni 发表于 2016-3-8 20:41
这设计起来真的是相当的不好处理.......火车站人流量一定是比机场高出很多的,但是火车站又不能和机场线直 ...

远景规划而已,到时候地铁也不一定是机场线一条了,未来还有7号线,31号线都会进机场,到时候地铁线到高铁站再到T3交通中心就行了,类似于上海的11号线,跑道左右地铁接驳,也不算复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3-9 18: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songliang0502 发表于 2016-3-9 18:23
远景规划而已,到时候地铁也不一定是机场线一条了,未来还有7号线,31号线都会进机场,到时候地铁线到高 ...

机场和高铁站距离太远仍然是硬伤,不可能走路过去........两边转只能靠轨道交通.......
既然只能靠轨道交通接驳,那为什么还非要把高铁站和机场强行搞在一起,
把高铁站修到汉口北部离三环线没那么远的地方,找个现有机场线边上有空地的地方,然后接驳好这不一样的么.....而且大家去高铁站还更便利,路上花的时间更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3-9 18:50:23 | 显示全部楼层
napoleonzhou 发表于 2016-3-9 13:56
当时没考虑空铁换乘,后来虹桥出来后怎么不考虑了?何况京广线修的时候石家庄也设了两个站别人怎么就能想 ...

虹桥当年也没有多么地高瞻远瞩地创造性地搞出来一个空铁联运吧
当年只是赶上了,上海在西部选址建高铁站,又恰好赶上虹桥要扩建,索性就正好一起搞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3-9 19:00:02 | 显示全部楼层
redagni 发表于 2016-3-9 18:34
机场和高铁站距离太远仍然是硬伤,不可能走路过去........两边转只能靠轨道交通.......
既然只能靠轨道 ...

确实是如你所说。但是从选址看,航站楼和火车站之间的距离和虹桥T1和火车站的距离相当,地铁也就是2站,和在选址金银湖做四五站地铁还是有区别的。

而且也不排除,火车站临近跑道,干脆就把T4修在火车站这一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3-9 19:09:36 | 显示全部楼层
枢纽就得为除了本地以外的人的考虑 光考虑自己慢慢的就没人愿意来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3-9 19:39:30 | 显示全部楼层
boaking 发表于 2016-3-9 15:02
非常支持在天河设置高铁站,黑我爆尿的这个方案其实基本上兼顾了所有可能性,以后天河机场+天河高铁站对于 ...

我也这么觉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3-9 20:54:17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放在高速公路东侧或许以后第三跑道边上还有空间建航站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3-9 21:42:29 | 显示全部楼层
WHXZer 发表于 2016-3-9 16:59
你说了这么多,可惜错误也很多:
1、天河机场不管离市区远不远,但永远比武昌站汉口站武汉站武汉西站( ...

在天河设立一个大规模,不,应该说在武汉现有格局下任何一个超大规模的车站我觉得都是浪费。应该是我没有说清楚自己的意思,这么说吧:枢纽站,按照武汉的想法,应该是武汉西站武汉站和可能的天河站各承接一些干线铁路如京广,西武,沪汉蓉等长距离的干线站,然后对于附近城市的城际线,更多的交给光谷武昌和汉口来分担,最后,把整个武汉市区的铁路网和地铁公路网利用起来联通武汉各站,把武汉的铁路运输改造成或升级成公交化运输。
我有这种想法不是空穴来风,主要是我们国家国情真的特殊,又有日本的人口密度和流量,又有欧洲美国的幅员和面积,再加上一年一度的人口大迁徙,势必要兼顾短距离铁路运输和长距离铁路运输的双高流量压力,很多其他的城市由于以往的格局很难打造多个大车站来进行有效分流,武汉本来就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不好好利用真的很亏。再加上长江大桥年事已高,不知道还能不能承受京广线和货运线的双重压力,这个时候武昌和汉口站真的不能再担负起枢纽站的重担了,武昌这边有武汉站承接武昌方向的干线,汉阳也有个武汉西站,那么汉口这里还缺一个向北方向的干线站,天河的确是个不错的地方。再说说我前面说的人流聚散中心,并不是说所有北方到武汉的必须在天河下车这种说法,而是说有了个更多的选择,比如就是在汉口或汉阳下的就没必要挤到汉口站或武汉站了,就在天河就下来再依靠环线高速或地铁直接在天河就完成一部分人的分流,那么到汉口站武汉站的人流压力将会小很多,我是这个意思,多个站肯定多个选择,多个分流点,而且这个分流点不用特别担心拥堵问题,至于交通方不方便,我想说没有不方便的交通,只有不方便的交通建设。而且天河附近本来就是要作为所谓航空港开发区建设的,再加上未来的堪家矶吴家山那两块,去天河站下肯定比从汉口站下更方便。
以上是我的本意,武汉目前来看,作为起始点和终点的作用是明显不如北上广深的,更多的就是做个中转站的作用,只不过说武汉自己也有不少客流始发和终到,但并不占绝大多数,因此有很必要考虑和带入“承接”这个中部中心的一大作用和因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5-5 05:39 , Processed in 0.045266 second(s), 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