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8-5-21 19:54:25
|
显示全部楼层
见证泉州湾中心大港的崛起!
郑华真,泉州太平洋码头公司装卸大队队长,2011年,在他手上组建了港赫赫有名的专业石材装卸班组——“石湖港小虎队”,在泉州太平洋码头公司,要问装卸的事,大家都说:“找郑队长,他熟悉生产各项流程,生产操作经验丰富。”
这其实还体现不了郑华真的特色,在石湖港,他还是资格最老的“三朝元老”。经历过石狮市政府与澳门宝盛集团暨石狮新发股份公司1996年合建开港,2000年泉州港务集团入主石湖港和2006年起央企中远海运控股。
“因为学校毕业后就到石狮新发股份,所以,1993年石湖港筹建时就代表新发股份参与前期筹备。”郑华真说。对于石湖港的前世今生,郑华真十分熟悉。上世纪20年代,蚶江内港航运衰落后,石湖港成为外海轮船往来泉州的主要寄泊锚地。到1993年,石湖港筹建万吨级多用途泊位码头,泊位长200米,年吞吐能力40万吨。1996年4月,由交通部三航局六公司承建,至1997年9月全部完成水上工程。
郑华真回忆,一开始业务量少,通过几年的发展,业务慢慢多起来,特别是2006年以后,吞吐量发展迅速。作为装卸队的队长,郑华真感触最深的就是荒料石装卸的安全与效率。与集装箱有标准规格和重量不同,荒料石没有一个统一规格,小的几吨重,大的几十吨重,而且,有的荒料石平面不整齐,不好堆码。虽然刚开始时也是靠机械起吊,但是机械化程度不高,操作工艺也较落后,经过不断改进工艺技术,购置先进设备,配套齐全工属具,安全保障和装卸效率有了很大的提高。现在,港口有12台桥吊,其中双箱吊具起重量为65吨,大梁外伸距55米,门机5台,最大起重量60吨,最大作业幅度为35米。郑华真说:“从装卸队看石湖港的变化,体现在安全和效率两个方面,如果说安全保障只有操作工人清楚,那么,过去一年装卸几十万吨用工五六十人,现在工人近200人,你可以查查吞吐量数据。”
根据石狮市统计局数据,2001年,石湖港货物吞吐量196.4万吨,2005年,货物吞吐量481.2万吨,2017年,货物吞吐量达到2828万吨。
“石湖港这几年发展真的很快,目前有5个泊位,包括2个5万吨级泊位和1个10万吨级泊位,可以说已经是泉州湾中心港区,等到5号、6号泊位建成,石湖港区10万吨级泊位长度将达到1600米,泊位总长达到2200米,石湖港区就真正是大型港口了。”说这话时,郑华真一脸憧憬。
点评:
石湖港从最初的建港,到历经两次重组,一跃成为泉州湾中心大港。从装卸队队长的视角,既看到了20年来的安全生产,又看到了效率与效益,这份见证,管中窥豹,真实可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