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wab

[公共交通] 其实泉州是最需要地铁的城市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2-22 17:02:38 | 显示全部楼层
沈大叔 发表于 2017-12-22 14:42
强者恒强,看BAT、看美团头条滴滴,看华为OV。
tencent出一款王者荣耀,死了多少小游戏开发商。

互联网产业的一大特性就是赢者通吃。
泉州缺乏这样的土壤,干不过北上广深杭。
想要崛起,甚至弯道超车,集成电路就是潜力股,这在国内是新兴产业,市场又够大,政府也大力支持,就看泉州能不能玩得转了。
说实话,很多人把目光对准了福厦,这很短浅,放眼全国,福厦在人才吸引力上也是一般,尤其房价还这么高。
如果你所在的行业在省外有更好的发展,那肯定是留在省外发展更好。
等到将来有一天,泉州对你个人和职业发展更有利,那时候才应该考虑回来。
别被所谓的家乡情结给捆绑住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2-22 17:14:59 | 显示全部楼层
ivan0595 发表于 2017-12-22 15:54
改区与建地铁都是大事情, 牵涉多方利益, 要考虑的因素太多,绝非三言两语能捋清得失利弊; 也远超出如我这 ...

你所说的情况,恰如其分地反应出了现在泉州的尴尬和瓶颈。
这也就是我一直在说的,大而不强。
企业家从来都不会被所谓的感情所牵绊,他们最大的道德就是赚取利润,所以我才说,泉州如果不赶紧转型升级,等到将来不适合他们发展了,他们会用脚投票的。
事实上,现在很多企业都把劳动力密集环节都搬迁出了泉州,有的去东南亚,有的去了三明一带,有的则是去了江西。
要是在这个产业转移过程当中,中高端产业没跟上,但中低端产业却迁走,最后的结果就是产业空心化,转型升级失败。
泉州目前所面临的环境,简直就是中国整个经济环境的写照。
泉州的交通很便利,基本上不怎么堵车,哪怕是早晚高峰期,最主要的还是市政配套不完善,不仅是泉州,晋江也是如此,而这也不是建地铁就能解决的,毕竟地铁也就那一两条线路。
只能说,过去十几年落下的锅,只能慢慢补短板了。
我从来都没指望能说服任何人,事实上,这也不可能,可被人误解是很尴尬的一件事。
我这个人嘴欠,平时要么不说话,一说就带有攻击性,这是病,得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2-22 18:14:38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婆奴 发表于 2017-12-22 17:02
互联网产业的一大特性就是赢者通吃。
泉州缺乏这样的土壤,干不过北上广深杭。
想要崛起,甚至弯道超车 ...

不止是互联网有这个特性。城市其实也是。

集成电路是潜力股,但是实际上芯片设计产业现在大陆已经群雄割据到了细分领域。
电子产品,高端机基本用高通,三星有自己的,华为用自家海思,剩下的还有很多用MTK。

前阵子看了晋江有集成电路设计大赛,也在到处推广,是好事,都希望能做起来。
能做起来也要留得下来,并把成果落地转化成产品推广开来,培养企业。

怎么把本地人才留下来,招揽外地人才,泉州政府也做了很多事情。
这几年,很多好学生都不愿意来福建,福建的也在继续出走。省外不好招人,省内怎么跟其他城市抢人,情况也没那么乐观,怎么提升城市竞争力。

我只是希望大泉州能越来越好,大家在老家就能干着自己喜欢的工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2-22 18:19: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楼截止,大家语气已趋于平和。

讨论归讨论,希望此楼以下不要再出现过火的语言。

否则按版规处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2-23 01:44:0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也没有必要改区了。晋江石狮又不愿意,何必热脸贴冷屁股!!泉州管好自己一亩三分地就好了。也别说什么给不给资源的。全部留在市区吧。当然也许根本没有资源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2-23 02:38:0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先管好自己的市区吧 都没有向心力还改区 维持现状不是更好 反正我只知道晋江好我就好 晋江比泉州更令我感到骄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2-24 10:25:18 | 显示全部楼层
北极苍狼 发表于 2017-12-23 21:54
这个世界上没有低级的产业
关键看你怎么做
谁说做鞋子的产业就低级?耐克、阿迪低级嘛?一双鞋上千块, ...

十分认同你的观点。
自古以来就有【皇权不下县】的说法。
县这个层级,在整个行政管理体制上,正在发挥越来越至关重要的作用,张五常就说,改革开放的成功就是县域经济的成功。
如果有留意新闻的话,就一定会发现,国家对县级也是越来越重视,并体现在一系列最高领导人参与的大会和举措上,【晋江经验】的推出也是有这一层面的意义。
现代化企业为了缩减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率,都在尽量压缩层级,实现扁平化管理机制,国家也是如此,所以才有简政放权,不断深入挖掘基层活力。
县域经济已经不需要多说了,镇级市也开始试点,晋江就有安海和金井这两个试点,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可能会看到安海市和金井市,这也是为了进一步刺激镇级经济活力,调动基层的积极性。
很多网友很容易就把政府想象成铁板一块,殊不知,欺上瞒下,阳奉阴违是常态。
那要如何避免这种情况?
切身的利益!
利益这个词是中性的,无所谓好坏,但每一个人都会关心自己的切身利益,所以领导者往往都是把利益当做一根胡萝卜,挂在驴子的面前,让他不断往前走(没任何恶意,衮衮诸公都是社会里的一头驴)。
例如以前GDP挂帅,招商引资,为了升官发财,市级县级领导都会趋之若鹜,现在则是变成了高质量发展,经济民生综合考虑,就是在调整这根胡萝卜。
县改区之所以有成功有失败,说到底就是利益得失,官员缺乏积极性导致。
但很多人往往觉得,改了区之后,晋江市政府变成了区政府,整个政府系统都还是会像现在这样充满积极性和活力,这是很盲目的。
例如,谁都知道,晋江和石狮的公务员待遇就比泉州市区好,改区之后,怎么办?
特殊对待?这真的好吗?考虑过鲤城和丰泽吗?
保持一致?那是要拉低晋江石狮,还是要拉高鲤城丰泽?前者就不用说了,后者就是加大整个市政府的财政支出,这可是一笔大数字啊。
当然,我所说的只是管中窥豹,冰山一角,但整个县改区所涉及到的问题实在太多太复杂了。
至于说到泉州的产业转型,我也基本认同你的看法,五五开,不好说。
举个例子,不知道大家听没听说过雅客这家企业?
十几年前,雅客从国外高价购买先进配方,推出了V9,请了周迅代言,电视台广告轰炸,风靡了全国(是不是典型的泉州企业?),在中国市场开辟了一条健康休闲食品的销路,利润也是相当惊人,我看过一些文章分析,这在当时业界真的是一道惊雷。
可就在所有人都以为雅客会继续朝着这一条路走下去的时候,结果雅客却没有集中资源继续开辟这块市场,而是东拉西扯,搞了一大堆,想要仿照V9成功的模式,开辟多条战线,结果都不算成功,反而浪费了几年时间,等雅客醒悟过来,再回头来看健康休闲食品这块市场,他们早已落后于他人,竞争者云集,雅客这家企业现在也早已不复当年之勇。
我们现在回过头去看,不难发现,V9的成功在于民营企业家的眼光和魄力,但雅客之后的种种举措,则是反应出了民营企业的局限性,找不准为什么V9会成功,以及成功之后要怎么继续往下走,找不准市场定位,自然也无所谓深耕市场。
这不仅是企业家的局限性,也是整个企业人才的局限性,更是整个泉州产业结构的局限性。
反观华为、比亚迪和大疆等深圳企业,他们从一开始就非常明确自己的市场定位,华为是把通信做到足够强大之后,开辟了手机等消费者领域,比亚迪是在电池做到足够大足够强后才转型汽车,大疆则是一直在深耕无人机领域,现在世界第一。
当然,这三家企业都是全国成功的佼佼者,不代表深圳的全部企业,而我举这个例子的意思是,他们的发展路径都很值得我们的政府和企业去思考。
所以我一直都觉得,政府需要适当引导和扶持,这不仅仅只资金和政策,还包括整个经营环境,包括人才(产业工人和技术型人才)供应。
很多人以为我们的企业把总部搬去厦门,是为了资金为了政策,但我却认为,最主要的还是人才这一块。
随着整个全国市场的开放,中西部省市的政府也都纷纷明白过来,例如三明和江西,他们也都开始在积极的招商引资,很多地方的人才供应并不输给泉州,当地还提供有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对企业充满了吸引力,在环保方面也不如泉州严苛,当地政府还提供各种各样的优惠政策,这对于很多产业链中低端的企业来说,那是相当有吸引力的。
留给泉州产业转型升级的时间并不宽裕,下一波经济周期到来之前,如果泉州还没能转型成功,还没能在中高端产业站稳脚跟,那将错过这一波周期,城市的竞争力将进一步下滑,对下一波的经济萧条的抵抗力就下降,转型升级难度将直线上升,至于下下波周期,天知道要等多少年?
中央政府掌控全局,对他们来说,是泉州转型成功,还是莆田、三明乃至其他省市的城市转型成功,都无所谓,对中国整个产业链条都一样,可对泉州来说呢?
东北的沉沦,不会阻碍中国继续发展的步伐,泉州乃至整个福建,也是如此。
可想而知,泉州的未来是挑战与机遇并存,必须步步为营,如履薄冰。
在这种情况下,提改区,合适吗?建地铁,真的必要吗?
对此我是持保留态度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2-24 13:52:57 | 显示全部楼层
北极苍狼 发表于 2017-12-23 21:54
这个世界上没有低级的产业
关键看你怎么做
谁说做鞋子的产业就低级?耐克、阿迪低级嘛?一双鞋上千块, ...

并没有贬低其他产业的意思。

只是什么产业吸收什么样的人口,一家制造业企业跟一家科技企业的人员结构比例、成长性,单位上缴的税收,每个人潜意识里面应都有大概。就好比为什么要发展总部经济。

我并不反对发展这些产业,只是在这些产业之上,能不能培育其他产业并能吸收留住本土人才甚至是其他城市的人才,这才是我比较关心的。包括之前跟“老婆奴”争改不改区的事情,改弱县还是改强县,该不该增强市区实力的问题,我的一大愿景都是希望,从泉州走出去的人才,能够再回来,就像之前公众号里面推送的白岩松的那句话“这里适合起点,也适合做为终点”。

从我身边的情况看,确实很多人都在外面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2-24 14:44:44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婆奴 发表于 2017-12-24 10:25
十分认同你的观点。
自古以来就有【皇权不下县】的说法。
县这个层级,在整个行政管理体制上,正在发挥 ...

改区打击原公务员的积极性毋庸置疑, 多大程度影响经济发展要看晋江30多年来所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中公务员因素占多大权重.
做一个假设:
假设现在中央决定将晋江升级为设区市, 辖现晋江+石狮+南安, 是否基于同样的理由而反对石狮和南安改区及在辖区内建地铁; 如坚持不改区不扩大建成区面积/人口/经济总量, 在争取国家政策时如何应对其他城市竞争; 如不反对或不像现实中那么担心影响经济而不置可否, 是否认为晋江的领导班子有能力不使石狮和南安经济因改区而受影响...
以上纯属虾扯蛋, 不喜勿喷.

总体上对你暂不改区的理由表示理解; 对不建地铁, 仍然不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2-24 16:48:0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北极苍狼 发表于 2017-12-24 14:16
泉州和北上广深杭竞争科技人才,没有任何优势
不要说泉州没优势
就算福州、厦门都没有任何优势

泉州不改变没用的,企业培育大了照样搬到厦门去,研发设计这块也不太可能留在泉州或者晋江!就算能培育出耐克阿迪一样牛逼的企业能有怎么样?按你的说法他的土壤只适合加工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2-24 22:18:43 | 显示全部楼层
泉州修地铁,坐的人应该不会特别多!地铁的建造、运维成本特别高,政府赔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2-25 02:16:57 | 显示全部楼层
福建没出一个超级城市,最后会沦为别人的附庸,连崛起的机会都没有,福州现在不在先行,现阶段泉州比较适合,但在过几年了,泉州改区还有优势么????
就拿福建最强的晋江现在在县市的排名也只是多年在五六名之间晃荡,而且还是一些老牌强县退下来的结果,这有什么值得称耀

改区的效果是整合资源合理利用,做大做强中心城市,而晋石改区,比较符合这个原则,因为泉晋其实已经连成片,然道不需要一个统一规划,还是各建各的,让别人看起来就象个小城市,农村大杂汇?
留住人才,第一要素是收入与发展空间,这里可不是指高端的几个人,而是包括高中低端整个人流链,以泉州现阶段劳动密集型的改入,不改区不整合不升级,能支撑多少?  5000+  7000+  10000+ 还能再撑么?
要发展要做大,要引进第三产业,在中国行政等级是很重要的。

如果不改晋石,改惠安,南安其实也可以,但速度慢,等发展起来,已经是别人的小弟错过发展,到那时候,你觉得晋石能发展成大城市么? 能面对整合后的泉州吸血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2-25 10:52:54 | 显示全部楼层
ivan0595 发表于 2017-12-24 14:44
改区打击原公务员的积极性毋庸置疑, 多大程度影响经济发展要看晋江30多年来所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中公务员 ...

你还是没有理解我的意思。
举个例子,当晋江还是泉州一个县的时候,层级是:晋江—泉州—福建,层层递进,撤县设市之后,层级就变成了晋江—(泉州)—福建。
也就是说,撤县设市后,晋江要做很多事情都不需要再通过泉州这级政府,可以直接跟省政府对接,这中间的效率就提升了很多。
因为中间泉州这个层级被绕过去了,所以晋江设市后也就相对应地得到了很多原本属于泉州这个级别的行政权力。
撤县设市是如此,日后的镇级市也是如此,目的都在于简政放权,缩减层级,提高管理效率,刺激基层的活力。
我曾经看到过一则新闻,有专家提出,世界大多数国家的政府只有三个层级,中央—地方—基层,但在中国却有五级,中央—省/直辖市—地级市—区/县/县级市—乡镇/街道。
如果有兴趣的,可以通过谷歌地图看看国外发达国家的情况,往往都是一些小小的,感觉就跟我们的镇,甚至可能比我们的镇还要小的城市,星罗棋布地散落在核心城市的四周围。
以前,我们可以说是中国国土面积辽阔,人口众多,三级政府不符合中国的国情,但随着政府机构部门的臃肿,尸位素餐,人浮于事,改革已经是迫在眉睫,再加上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无纸化办公已经成为了常态,作为世界上信息产业最发达的国家之一,中国的政府利用国内信息产业优势,通过改善内部管理结构,削减层级,进一步提升自身的服务效率,进一步简政放权,这绝对是未来长远的发展趋势,也是目前中央正在大力推动的。
相信看到这里,你就应该明白我想要表达的意思了。
我认为,你的假设是不会出现的,也不符合目前政府的意愿,不管是泉州改晋江石狮,还是晋江改石狮南安,重组一个大城市,我都是不认同的。
当然,未来可能会出于产业结构调整之类的原因,进行资源有效整合,这就不是我所能够知道的了。
很多支持改区的网友都像你一样,有一种想法是,泉州把晋江石狮改了,做大中心城区,更有利于向国家要政策。
但我认为,政府的思路正在转变,从原来的单一城市,转变成现在的城市群。
例如闽南,漳州、厦门和泉州三座城市就是一个大的城市群;泉州市区、晋江、石狮、南安、惠安就是一个环泉州湾城市群。
发展单一城市的好处很明显,但劣势也同样存在,就是所谓的吸血,资源集聚、产业集聚和人口集聚,而发展城市群的好处就是由原来的一个点扩散到一个面,带动整片区域。
如果说,以前受限于交通物流和信息传递等方面的因素,不利于城市群发展的话,那么信息化时代的到来,高速轨道交通的实现,已经把这些问题都解决了。
我个人甚至认为,在以前那种发展单一城市的思维下,泉州这种县域发达,但却很分散的经济结构确实是很不利,但如果按照现在发展城市群的思维来看,这反而会成为泉州的巨大优势。
我甚至很期待将来看到德化、安溪、永春、惠安等县都纷纷撤县设市,在目前各县市的产业特色的基础上,进一步深挖,做大做强,打造一个环泉州湾城市群。
只要这个城市群的经济有活力有竞争力,做大做强,还需要担心跟国家要不到政策?
甚至退一万步说,泉州发展到今天,虽有政策因素,但却从不依赖于政策,不是吗?
这些都是我结合政府对县域经济的重视,以及对城市群的发展规划,自己琢磨出来的,纯属一家之言。
至于地铁,我也是很矛盾。
地铁是好玩意,但正如【tinkH】朋友所说,也是相当烧钱的,而泉州的交通拥堵指数在全国范围内都相当低,所以我所说的是,地铁不是当务之急。
如果可以让我选(废话,我就是屁,选个毛),我希望地铁先搁一搁,用建地铁的钱引进一两所高水平的综合大学,例如福建省前不久出文说要从台湾引进两所高校(台湾几所顶尖大学的水平还是非常牛,放到大陆也是第一流,尤其是在集成电路产业),我认为如果泉州把建地铁的钱拿去引进这两所高校,这更有利于城市的长远发展,也能够为接下来的集成电路产业培养足够多的人才供应。
而我相信,以台湾名牌高校的水平,对国内的大学生也还是很有吸引力的,还能吸引台湾大学生来就读,借着两岸同根同源的关系,进一步促进两岸交流和统一,甚至国家说不定还会多给一些政策。
以上都是我个人脑洞,贻笑大方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2-25 10:54:36 | 显示全部楼层
沈大叔 发表于 2017-12-22 18:14
不止是互联网有这个特性。城市其实也是。

集成电路是潜力股,但是实际上芯片设计产业现在大陆已经群雄 ...

晋江的集成电路就是按照引进整条产业链的模式来运作的。
晋华只是其中一环,还有矽品科技。
正好在网上看到一张图,分享一下。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2-25 12:16: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沈大叔 于 2017-12-25 12:36 编辑
a927758 发表于 2017-12-25 02:16
福建没出一个超级城市,最后会沦为别人的附庸,连崛起的机会都没有,福州现在不在先行,现阶段泉州比较适合 ...


认同。
面对省会跟特区,泉州更应该集中最有效的资源才能抗衡。(而且省管县算不算是另一种对地级市的吸血政策?)。
改弱县,还需要再培养,等培养好了,在省内可能就已经被建立起绝对优势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5-10 13:31 , Processed in 0.046515 second(s), 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