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9-2-5 00:20:5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lushiqi 于 2019-2-5 00:33 编辑
国外有实验,在没有读秒的情况下,司机更倾向于保守估计,也就是说即便绿灯还有一会,司机也会在大脑里提前做好准备停车的意识。
而有了读秒了后,司机在看到读秒的情况下,即便时间已经不多了,也会倾向于加速赶上去。
以前的黄灯也是这么个道理,很多司机看到黄灯了第一反应不是踩刹减速,而是踩油门想跨过去,是后来交规定了黄灯越线也算闯红灯这才克制住,然而绿灯读秒成了新的“黄灯”。。。
而为何当年要规定黄灯不减速越线也算闯红灯呢?因为车速不一样,刹车距离不一样,对人造成的杀伤力也不一样,别小看那点一脚油门的差别,点一脚油门本身就是在加大刹车反应时间,再加上速度加起来了,本来只是撞到的程度可能会成为撞飞。本来一脚在刹车上,那么看到人闯过来也可以及时反应,但如果脚在油门上想加速,即便老司机动作快,那零点几秒的差距也是加大了碰撞冲力。
问题不在于通行效率问题,而在于隐患加大的问题和一个设施利用方向问题。比方说黄灯本意是叫你做好刹车准备,结果大多数司机反而当成了催跑令。
这好像是心理学的一个叫什么信息黑箱理论还是啥的,就是说在面对不可知的东西面前,人们更倾向于畏缩而不是向前,而一旦可知了,那么即便有机会风险,人们也会倾向于试探。
斑马线的行人交通灯是没读秒,这点是我疏忽了,因为中国人大多数都不看行人信号灯而看机动车信号灯,这点我是蛮惊奇的,很多路口,只要信号灯稍微复杂点,那就能看出问题来。绝大多数行人,只看机动车信号灯,红了就直接走的,根本不管这边的行人信号灯是不是绿的。
不过看地铁关门警报也能看出来,警报一响,是停下赶车脚步的乘客多还是立马加速往里面闯的乘客多?一样的道理。日本貌似现在大部分电车的关门警报都是和门同步的了,警报一响门立马关,而且警报声很轻。 |
|